《超人》Superman
(1978年)
盡管影片上映距今已快40年,電影特技已經今非昔比,但好在它夠露巧藏拙。更重要的是,克里斯托弗·里夫的超人名不虛傳。再加上這部主要篇幅放在講述超人的出身上,里夫既英氣又親切的形象讓人一下子就認同了他就是超人。
《超人2 》Superman II
(1980年)
這部電影中最顯眼的莫過于來自克利頓星球的三位超人老鄉,他們憑借強大的能力幾乎統治地球,當然也給超人帶來了巨大麻煩。但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超人想做普通人的愿望和努力。這讓我們相信他也有著最普通的情感,但無奈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永遠與使命脫不了干系。
《超人3 》Superman III
(1983年)
故事相當有趣,“生病的”超人變壞了,隨著自己的性子做了很多惡作劇,結果分身為善惡兩人,最終善良的克拉克得勝。而當時炙手可熱的黑人喜劇巨匠理查德·普萊爾非常搶戲,幾乎與超人分庭抗禮。當年能想出“超級電腦擁有自我意識”的點子實在超前。問題在于反派都是單薄的小丑,無趣又虛假。
《超人4 》Superman IV:The Quest for Peace (1987年)
這是老《超人》四部曲中最差的一部,這次吉恩·哈克曼的盧瑟回歸了。超人被卷進人類的核競賽,辛辛苦苦把導彈都送到太空里,沒想到出了個核能人。可是以上世紀80年代末的眼光來看,不僅這個反派樣子設計得難看,水平也很低幼。
《超人歸來 》Superman Returns(2006年)
整個電影籌劃和制作過程超過10年,總投資超過2億6千萬美元。《X戰警》的布萊恩·辛格執導的群戲非常精湛,而指導單人戲卻單調得可憐。154分鐘的劇情冗長乏味,導演水準真是忽高忽低。
《超人:鋼鐵之軀》 Man of Steel(2013年)
橫沖直撞的打斗和破壞貫穿始終,毫無節制,速度快到看不清,視覺上很讓人不舒服。支離破碎的穿插回憶來反映超人的控制欲,倒不如平鋪直敘的講述來得痛快。克拉克的裝傻勁兒也消失了,最后變身記者的橋段莫名其妙。時代變遷,《超人》一次次在視效上進步了,但它的原始和純粹正在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