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如今,互聯網在年輕人的指尖下,成為實現各類服務的“萬能寶典”。“互聯網+”,你還有高招嗎?
8月18日,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互聯網創業咖集聚寧波北侖,2015年寧波(北侖)互聯網“新絲路”創業創新大賽決賽現場,十強項目進行終極火拼。
當美麗北侖港邂逅互聯網,這十個創意絕對驚艷你。十強項目有“海上鮮”海鮮B2B電商平臺、“集運之家”020集裝箱公路運輸、“快點”家電維修APP、“八音盒”社交工具APP,“卉策”社區教育平臺……其中3個出自寧波。
海上接單
東海生鮮上岸就上餐桌
臨近東海的寧波,這里的海鮮令全國各地的吃客們垂涎三尺。東海大黃魚、梭子蟹、刀魚墨魚……怎樣以最短的時間讓它們游上家家戶戶的餐桌,有人想到了互聯網。
于是,就有了“海上鮮”這家寧波本土的海鮮b2b電子商務平臺。簡單來說,就是在漁民和采購商之間作為中介方,為買賣雙方搭建起“海上互聯網移動平臺”,讓雙方在海上洽談,從而促成交易。
這樣一來,想要采購生猛海鮮的大小商家,就能隨時隨地在手機上跟蹤漁船的出海捕撈信息,并直接通過手機軟件下單;漁民們也可根據收攬的生意單進行捕撈。這就大大避免了盲目性采購,同時節約交付時間,最大程度保證海鮮的新鮮度。
然而,茫茫大海無移動網絡信號的覆蓋,怎么解決?公司總經理小葉聲稱毫無壓力,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曾在德國學習技術的海歸,因此公司擁有自身的技術體系優勢,包括整個交易平臺也是他們自主研發的。
路演環節,小葉頗顯自信地告訴大家,今年的禁漁期之前,光明,就已經輕松接下8筆訂單,進賬近50萬元。
像滴滴打車一樣修家電
一呼即來還能比價
把打車軟件用得不亦樂乎的你,有沒有想過,大夏天要是遇到空調罷工,也能像“uber”、“滴滴”一樣,手機一輸入需求,就有師傅接單回應,那該有多方便。
這個腦洞大開的服務由寧波的一支創業團隊提出設想,并就此打造了“快點”APP家電維修平臺。50多家已經注冊上線的授權售后維修網點,超過600名的維修師傅,在線等候你的呼叫。
相比以往,呼叫找品牌售后服務中心,再由公司下派維修訂單,再與接單師傅預約雙方的檔期,然后等待上門維修,起碼要花去三四天。而“快點”家電維修平臺,達到了省時、省錢,而且維修靠譜的效果。
在線的維修人員看到客戶需求后,會根據自己的技術狀況、地理位置等因素考慮要不要搶單,客戶也可以在線自行選擇一名搶單師傅,與其進行線上線下的溝通。一旦“你情我愿”,說不定不到一個小時,師傅就會按你家門鈴了。至于維修服務滿不滿意,客戶同樣可以在線上給師傅打分、評價。
項目創始人兼CEO班俊松賽后向記者介紹,料到市民都會質疑網上預約并下單售后服務,價格和品質怎么保障。對此,平臺要對入駐的維修網點和維修人員先進行資質把關,首先就得具有品牌授權,并與授權網點簽訂相關協議。各種零件的價格以及工本費等,還會在網上公開標價,任客戶貨比三家,看中意了再下單也無妨。
服務新立方
移動互聯網時代新模式
會場的創業熱景,賽過了北侖港的美景。最終,上海風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八音盒團隊獲得了一等獎,而蘇州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寧波市途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二等獎。
飛馬旅CEO、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表示,很多地方都在搞創新創業大賽,但是全國創業最活躍的地方,好項目比較多的地方一定能夠吸引大量創業者,比如北京。目前,在北京所有創業者中間,能夠拿到風投或者天使投資的創業者,97.4%來自于外地,在上海,拿到風投的98%以上是外地的,深圳更有趣,100%是外地的,因為深圳人都是外地人,今天大賽的參加者很多來自外地,這其實是一個特點,本地人創業沒有外地人刺激,有熱情。
浙商是中國創業群體中間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業群體,浙商的創業之所以能夠形成如此的規模,包括很多地方形成如此濃厚的文化,很重要一點是和浙江人的開放有關,像寧波的寧波幫,那么早寧波人就走出去了。當然,以前寧波人出去是生活所迫,美國考夫曼基金會是創業基金會,他們稱這種現象為生存性創業。美國的創業,80%是發展型創業,只有20%以下是生存性創業,中國和美國的區別是,47%是生存性創業,50%多是發展性創業。但是5年前的情況和現在發生了很大變化,5年前中國一年注冊新創業企業是90萬家,其中和互聯網相關的公司不到10%,去年中國注冊的新注冊企業是365萬家,平均一天1萬家,其中9%是非互聯網創業企業,其中91%是互聯網和互聯網相關企業,可見最近幾年,“互聯網+”正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