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軍
為了提升辦園水平,加強“一園一品”工作的實施,保障“一園一品”工作的順利進行,按照縣教育局打造特色學校,注重一品一校的發展思路,促進園所特色發展,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我園“一園一品”創建工作方案。
一、實施主題
借助區角,寓教于樂。
二、指導思想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樹立全面發展,注重個性特長發展的理念,以幼兒“我成長,我快樂”為宗旨,不斷提升保育和教育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三、實施理念
抓住幼兒好玩、好動、好奇、好問等天性,貫徹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
四、實施背景及意義
1.區角游戲及游戲區角。
區角游戲是幼兒在游戲區或稱活動角、活動區中所進行的某種特定活動。區角游戲是愉悅性與教育性的統一,前者為手段,后者為目的。即以適合于幼兒特點的方式進行教育,使教育順應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通過游戲實現教育促進發展的目的。幼兒園的活動區活動,幼兒喜歡,愛玩,同時在玩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游戲區角就是為幼兒游戲提供的場所和角落。
2.區角活動能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滿足活動的需要。
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表現的特別充分。孩子們在玩各種操作游戲等過程中,能用已掌握的知識進一步探索新的奧秘。在學做種類繁多的手工藝品時創造性的去實踐,豐富想象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水平,不僅要滿足幼兒好奇心,還組織幼兒動手動腦,并結合教學內容,利用故事、實驗、看錄像、參觀、郊游等各種手段,給幼兒創造體驗感受學習的機會,不僅括寬了幼兒的知識面,而且找到了許多有趣的科學答案,從而激發起再次發問的欲望和學習興趣。通過區角活動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幼兒的活動學習興趣越來越高,情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滿足了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需要,對培養幼兒平等意識、創造精神、交往、合作能力及自律習慣等方面有著較大作用,而這些正是幼兒教育主體性的重要表現。
3.區角游戲增加了幼兒自主活動的機會,促進了多種能力的發展。
區角游戲的形式是幼兒憑借自己的興趣自主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沒有教師過多的指導、組織、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教師為其準備的各種活動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進行體驗、感知、操作進行活動。有的幼兒在正規的教育活動中,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能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而有的幼兒,則問而不答。從表面上看前一種幼兒聰明、學習能力強,后一種幼兒則學習能力較差。通過開展區角游戲,每一個幼兒可從不同的區域去進行活動,此時幼兒可自由選擇活動內容,進行各種活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表現較差的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顯示出驚人的能力。在區角游戲中,對不同層次的幼兒可準備不同的內容和材料,這樣在幼兒的自主游戲中,各層次幼兒的能力都能得到促進和發展。
4.區角游戲能使教學活動得到延伸,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我們在對教學活動和區角游戲的進一步實踐中發現,課堂教學首先時間短,在內容上比較單一,知識面窄,問題的設置有一定范圍,其次在方法上受到集體活動這種形式的影響,由于幼兒人數多,在活動中參與操作、體驗、感知的機會相對減少,也不可能充分的進行觀察,所以不能滿足各個層次幼兒發展水平的需要,幼兒各方面能力也不能得到均衡發展。在材料上受內容的限制,教具、學具比較少,操作的范圍小,功能也較少。而區角游戲則充分體現了幼兒自主學習、平等參與的特點,首先在時間上幼兒的自主活動不受限制,在內容上更是體現了廣泛性、科學性,活動內容豐富、有趣,特點明顯,每個區角都可以去看一看、試一試、做一做,獲得直接經驗。其次,在活動方法上比較有特色,靈活性強,有整體、有目標,也可隨機教育,幼兒還可以根據已有經驗去想象和創造,玩出更多更好的游戲方法,有時區角間相互運作,活動水平也會明顯提高。在材料上更顯示出區角的優勢,區角多,每個區角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材料,幼兒在材料的使用上可根據原活動內容使用,也可以根據活動需要相互交替使用,使不同材料有不同用途,創造性的發揮了材料的作用。區角游戲這種自主性的游戲活動,顯示了游戲活動優勢,對各層次幼兒都有再次學習提高的機會。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學習階段(2014年10月—2015年4月)
主要任務:制定實施方案,成立創建領導小組,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設計規劃,上報申請。
第二階段:準備階段(2015年05月—2015年7月)
主要任務:建立各類游戲區角
第三階段:實施階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
主要任務:實踐各類區角游戲,及時總結反思,收集活動材料,及時改進。
第四階段:總結提高階段(2015年11月—2016年1月)
主要任務:收集實施材料,總結實施成果,申請驗收。
六、實施保障
1.成立以園長為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
2.保障經費投放。
3.重視激勵效應,調動教師的決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