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應用俄語專業本著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尊重個性、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程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分層次教學,既是解決學生俄語水平差異、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關鍵詞】俄語專業 ?分層次教學 ?研究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96-01
傳統高校“齊步走”的教學模式,表面上為學生提供“公平、民主”的學習機會,實質上很難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為貫徹面向全體的教學思想,力求使各個層次的學生互相促進,共同發展,使差生不差,優生更優,從課堂教學著手,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實行分層教學的嘗試,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注重工作細節,優化課教學過程,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本專業進行分層次教學既是解決學生俄語水平差異、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一、分層次教學的目的
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本著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尊重個性、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程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既有利于部分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又不阻礙落后的學生不斷進步。
二、分層次教學的原則
1.分層次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力求照顧到所有同學的需求,旨在使學生在校的學習更有效率和成果。
2.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動態化管理,以半個學期為周期,根據學生綜合表現和個人意愿,各班級內部進行人員更換和調整,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分層級過程中與部分有情緒的同學經常溝通交流,做好心理安慰,督促和鼓勵落后的學生學習,提高所有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增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能夠在祥和溫暖的學習氛圍中適應個性化教學和提高學生俄語綜合應用能力,實現分層次教學的目標。
三、實施過程
分層次教學的實施,要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做好分層次教學宣傳。新生入學教育時,向學生說明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和優勢,取得學生的配合。
2.第一學期結束后,記錄學生的學業成績,根據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教師評價和學生的個性需求等條件,采取“學生自愿、教師遴選”的原則將俄語專業分成A班和B班,A班適合俄語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B班適合俄語基礎一般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
3.針對不同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調整俄語教學的課時和安排,合理配備教師。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自尊心以及學習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級別班級的教學工作。
4.根據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級別動態調整。在俄語分層次教學中,每半個學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進行動態管理,成績進步的學生可以升到A班,成績退步的學生降到B班。這種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讓學生有危機感,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力。
分層次教學的培養目標如圖所示:
四、取得的成績
本專業分層次教學處在積極的探索研究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1.A班的同學作為第三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的志愿者,以其出色的表現高質量的完成了任務。2.A班的同學國際商務俄語中級考試的通過率達到100%,B班的同學國際商務俄語初級考試的通過率也達到100%。3.A班部分學生利用假期在旅行社工作,曾多次擔任俄羅斯旅游團的翻譯。B班部分學生擔任接機和送機工作。
五、總結
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格、習慣和智力的差異等因素,是我們分層教學中要不斷地了解和掌握的,俄語水平相當的學生組建的班級,奮斗目標一致,學習水平相似,教師的教學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對所學的內容消化吸收。通過分層次教學,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只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我們的教學就成功了。分層次教學模式體現的是教育針對性的理念,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和推進現代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秀麗.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探索[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5).
[2]尹欣宇.分層次教學模式初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作者簡介:
孫麗麗(1981-),女,山東日照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俄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