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琳

【摘要】彈簧問題是高考考查的熱點,通過一題多變把看似不同類型的彈簧問題進行整合,達到做一題通一類題目。
【關鍵詞】彈簧問題 ?變式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28-01
彈簧問題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在一道題目中往往考查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在解這類問題感到困難,甚至無從下手。本人在高三復習課中為學生設計了一堂習題課,通過這堂習題課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對看似不同類型的問題進行整合,從而達到對彈簧問題的應用,達到做一題通一類題目,也避免搞題海戰術,又能提高學習效率。
例:一彈簧秤秤盤的質量不計,盤內放一質量M=12 kg的物體P,輕彈簧的勁度系數k=800 N/m,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如圖1 所示。現給P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使P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在最初0.2 s內F是變化的,在0.2 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10 m/s2)
解 ?設初始時刻彈簧壓縮x0
kx0=Mg ? ? ①
對于0~0.2 s時間內P的運動有
x0=at2 ? ?②
聯立①②代入數據的a=7.5m/s2
在初始位置,拉力最小Fmin=Ma=90N
在彈簧原長,拉力最大Fmax=M(g+a)=210N
點評:本題由于秤盤不計質量,物體P與秤盤在彈簧原長分離。從題中可挖掘出在0.2s內F是變力,0.2s后是恒力,再利用運動學和牛頓第二定律求解。
變式1:一彈簧秤秤盤的質量m1=1.5kg,盤內放一質量m2=10.5kg的物體P,彈簧的質量不計,其勁度系數k=800N/m,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如圖1 所示?,F給P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使P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在最初0.2 s內F是變化的,在0.2 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10 m/s2)
解: 初始時刻彈簧的壓縮量為X0
kx0=(m1+m2)g ? ?①
設秤盤上升高度x時P與秤盤分離,分離時刻有
k(x0-x)-m1g=m1a ? ?②
對于0~0.2 s時間內P的運動有:
x=at2 ? ? ③
聯立①②③解得x=0.12m,a=6m/s2
故在初始位置處,拉力有最小值Fmin=(m1+m2)a=72N
分離時刻拉力達到最大值Fmax=m2(g+a)=168N
點評:本題的變式變在由于秤盤有質量,物體P與秤盤的分離點在彈簧的壓縮階段,要抓住分離的臨界點為物體P和秤盤的相互作用力為零。
變式2:如圖2所示,木塊A、B的質量分別為0.42kg和0.40kg,A、B疊放在豎直輕彈簧上,彈簧的勁度為k=100N/m。今對A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使A由靜止開始以0.50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勻加速運動(g=10m/s2)。求:⑴勻加速過程中拉力F的最大值。⑵如果已知從A開始運動到A與B分離過程,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為0.248J,那么此過程拉力F對木塊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設A、B疊放在彈簧上處于平衡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
kx=(mA+mB)g ? ?①
對A施加F,設A、B之間的彈力為N,彈簧壓縮xB
對A ?F+N-mAg=mAaA ? ? ? ②
對B ?kxB-N-mBg=mBaB ? ? ③
可知,當N≠0時,AB有共同加速度。由②式可知使A勻加速運動,隨N減小F增大。當N=0時,F取得了最大值Fm
即Fm=mA(g+aA)=4.41N
當N=0時,A、B開始分離,由③式知此時,
kxB-mBg=mBaB ? ④
AB共同速度v2=2aA(x-xB) ? ? ⑤
設F做功W,對這一過程應用動能定理
W+Ep-(mA+mB)g(x-xB)=(mA+mB)v2 ? ?⑥
聯立①④⑤⑥解得W=9.64×10-2J
點評:本題的變式變在增加用能量的觀點求力F做的功。
變式3 : 如圖3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塊A與直立輕彈簧的上端連接,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質量也為m的物塊B疊放在A的上面,A、B處于靜止狀態。若A、B粘連在一起,用一豎直向上的拉力緩慢上提B,當拉力的大小為時,A物塊上升的高度為L,此過程中,該拉力做功為W;若A、B不粘連,用一豎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B上,當A物塊上升的高度也為L時,A與B恰好分離。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求:
(1)恒力F的大小;
(2)A與B分離時的速度大小。
解:設彈簧勁度系數為k,A、B靜止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2mg=kx ? ?①A、B粘連在一起緩慢上移,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當拉力時+k(x-L)=2mg ? ?②
A、B不粘連,在恒力F作用下A、B恰好分離時,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k(x-L)-2mg=2ma ? ③
以B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g=ma ? ?④
聯立①②③④解得F=mg ? ?⑤
(2)A、B粘連在一起緩慢上移L,設彈簧彈力做功為W彈,根據動能定理
W+W彈-2mgL =0 ? ⑥
在恒力F作用下,設A、B分離時的速度為v,根據動能定理 FL+W彈-2mgL=2mv2 ? ?⑦
聯立⑤⑥⑦解得v=
點評:本題變式變在A、B兩物體存在粘連和不粘連兩個過程,針對兩個過程會綜合運用平衡知識,牛頓運動定律和功能關系進行求解。
從上面4個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看似不同的彈簧類習題中會出現相同的解題思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習題的講解,可以讓學生跳出題海,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由淺入深,在茫茫的題海中找到一些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