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丹
實施新課程以來,許多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形式悄悄發生了變化,課堂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各種教學思潮、教學理念涌現在我們面前?!吧窘逃崩砟畎橹挽愕拇猴L撲面而來,為廣大教師所熟知。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很多參加“生本教育”實驗的教師都在感慨,當我們真正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真正做到全面依靠學生時,我們看到了以前想也不曾想的、無窮的美景。原來,生本課堂竟是如此簡約美麗。
生本課堂讓教師退居幕后
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這樣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鄙窘逃獙崿F的,也正是這樣的理想。它從學生本位出發,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引領學生,在原有知識、情感的基礎上,邁向快樂的學習之旅,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教師做得多,是一種光榮的傳統,是服務充分的表現,教育質量會因此提高。然而,當我們把知識劃分得十分細密、又對學生提出十分細密的要求時,學生的思維就被局限住了。他們沒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來也就懶得想什么了,實際上這是學生對違背自然教育的報復。郭思樂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兒童的發展。”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郭教授對于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吧窘逃本褪且磺袨榱藢W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生本教育中教師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見自我”,他的核心任務,不是自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生本課堂就是讓教師退居幕后,為學生創造生機勃勃的、令教師“忘我”的課堂。老師在“前置性作業”上設計學習內容,學生是“前置性作業”的執行者,圍繞“前置性作業”進行學習,知道學習的目標,帶著強烈的心理預期和問題有備而來,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知識,增強自信心,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原來的老師變成了導師,師生在對話中以伙伴式的態度真誠、平等對話,師生關系更加緊密,溝通渠道更加個性化。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生本課堂讓學生張揚個性
“兒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作品,”郭思樂教授說,“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孩子,哪怕是數學才考了十多分,哪怕是還拖著鼻涕,哪怕是字寫得歪歪扭扭,他們都將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兒童潛力不可限量。”由此,生本教育強調兒童的學習天性。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地講個不停,學生們干巴巴地坐在那里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們本身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人之初,善本學,兒童生來就是學習者,兒童有自己的學習本能,并非成人所教。生本教育的課堂或者整個生本教育體系,正是把社會規范的要求與學生的天性統一起來,使得學生樂而忘返的活動恰好就是社會希望他們的:做班級游戲,做小課題研究,閱讀,尋找資料,寫自己最喜歡寫的東西,演課堂劇,創作小小說,編謎語,編兒歌,讀書會,講演會,小競賽,觀察實驗等等,這些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在互相爭執中激蕩著并燃燒著,所以他們的方法會特別多,而且別具一格。很多時候,學生的方法簡直令人大開眼界,我們根本沒有想到用這些方法去解決問題。誰說學生不如老師,有時候他還可以教你一招呢,讓你由衷地贊賞他們頭腦中迸出的各種各樣的方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在課堂上很放得開,學得很放松,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他們心靈得以釋放,對學習更加有興趣。生本教育強調尊重兒童的思維,看著他們那么積極地思考,也許,課堂最享受的時候就是這樣了。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以生為本”“有問題找學生”兩者都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與思考過程中,真正調動學生的主體性,讓生本課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
學習的發生之處是學生,任何時候,都要堅定地相信學生、依靠學生,這是“生本教育”理論的一個基點,也是“生本教育”實踐的一個出發點。
生本教育,讓課堂異彩紛呈
生本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生本課堂強調以生為本,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狀態或者心智發展為主要課堂狀態,師生之間教與學關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學生轉移。教學最大的資源是孩子本身,只有當他的潛能真正被激發,學習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在生本課堂中,教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為學生們創設學習交流探究的平臺,孩子們積極主動地面對學習內容,去探究、發現,在學生迷惑時教師適時引領,在學生疑難時教師加以釋疑、啟發。學生們所獲取的知識量、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通過交流而生發的創新以及延伸到課外的思考等得以充分展示,個性發展得到最充分的滿足。生本課堂“開放”和“溫暖”的話語環境,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由表達和展示的權利,個性完全釋放,學生有了隨時質疑和爭辯的權利,主動探究、大膽假設、積極求證、交流合作、創新生成,課堂上處處可以有質疑的聲音,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始終保持對話渠道的暢通,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實現無障礙溝通,交流形式多層次,自我交流、合作交流、小組交流等隨著學習任務的展開而自然生成。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不斷挑戰知識和思維的高度,有了自選內容和安排活動的權利,開始有意識地介入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因學生的個性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樣態和層次,打破老師的預設,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選擇與生成。作為教師,一定多鼓勵學生大膽參與,通過各種途徑去挖掘課外知識,博學知識的豐富才會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敢于舉起一只只小手,才會有孩子們一次次精彩的“唇槍舌戰”,才能展現孩子們一種種獨特的想法。在生本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和生存狀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把課外閱讀內容遷移到課內來,充分發揮他們的天性,把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直接接觸知識的本真和核心,由此學生的多元思維得以自由展示和碰撞,獨特性的學習體驗得到尊重,暫時性的學習錯誤得到寬容,學習個性得以體現和張揚,并帶著課堂上的熱情,把探究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用和美的眼光審視這個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
生本課堂中,學生富有個性的奇思異想,閃爍智慧火花的方法,激蕩活躍思維的爭辯和那堅持不懈的探究熱情,共同蕩起了課堂美妙的旋律,這旋律,見證著孩子們的茁壯成長,這樣的生本課堂定是異彩紛呈的。
課堂在變,在向學生精彩回歸,在向學生學習活動主體回歸,在向教學本真回歸,而這回歸的背后,是生本課堂實踐者富有創造性的努力。我們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依托生命而實現,生本課堂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和諧的結合。它拒絕冗繁,通過教育的生態保護,讓所有的人,享受為生命的神奇所氤氳著的美好的教育,生本課堂就是這樣簡約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