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麗 殷浩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生的活動領域越來越寬,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學生的安全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目前,社會治安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社會上還存在著違法犯罪現象,中小學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滋擾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使他們的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對中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關專家認為,通過教育和預防,80%的中小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關鍵詞】班級活動 ?生命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84-01
一、在初中班級活動中生命教育開展的必要性
(一)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4年頒布的《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正在豐富著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活動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成為社會公害;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等等。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給未成年人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渠道。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絡傳播,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這對于家庭、社會、國家和民族都是極為不利的。通過開展生命與安全教育,提升青少年尊重他人的生命、愛惜自己的生命,實現人與人和諧,是社會發展對他們的迫切要求。
(二)生命教育是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要深刻地理解“以人為本”必須關注人的生命世界。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載體。而現行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忽視了生命成長的內在規律和需要,忽略了生命意義的追求和生命價值的提升,造成了生命意識的消解。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心靈和個性,使學生知識的增長不以情感的盲目和責任感的喪失為代價,避免導致學生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懷疑、虛幻與破滅。確立以人的生命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知識技能的掌握,更應當是生命的整體生成,換言之,以“生命為本”的教學,才可能讓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精神的豐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長。
二、在初中班級活動中生命教育開展的做法
(一)理論教育法。就是在平時教育學生時,給學生講解有關安全教育的理論。例如:我國多數地區已經在生命教育方面做出很大的貢獻。總結出很多的關于生命教育方面的理論。通過教育,讓學生了解這些理論、理解這些理論,最后運用這些理論。是他們有理可依。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
(二)實例分析法。就是搜集因個人疏忽大意、不懂安全知識而釀成的災難的事例,通過觀看、解釋、分析等手段,讓學生明確安全的重要性。個人安全可以給家庭、單位、社會帶來同樣的幸福。讓學生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更加熱愛安全教育、接受安全教育,踐行安全教育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護和護它的能力。
(三)情感觸動法。就是在學生學習有關安全事故的事例時之后,在讓學生了解事故之后的遇難者的親人、親戚、朋友的反應。這一步主要是通過視頻的形式,生動形象的體現出來。使學生受到感動、震撼,形成思想共鳴。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之更加珍愛生命、注意安全。
(四)逆推法教育法。就是結合學生不以為然、容易大意的方面為突破口。讓學生說出種種優點。直至說道危險的來臨的必然性。然后讓學生頓悟,認識到事情的可怕性。以野浴為例,先讓學生說出野浴的好處:涼快、干凈、舒服。太涼快容易造成腿抽筋、溺水;水中的病蟲容易傳染疾病;舒服,就會大意、溺水等等。配合一相關的事例,使學生在愉快的討論中,不知不覺的感覺到危險的存在,遠離危險、遠離野浴。
(五)意識強調教育法。就是通過班級安全口號,讓學生多次齊讀、齊背、齊喊。時間長啦,口號的內容,就會改變他們的麻痹意識,提高安全意識。事項利用口號實現安全教育。
三、在初中班級活動中生命教育開展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安全教育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要求教師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即可以使學生學到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又可以耳濡目染,實現教育目的。
(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安全教育不能操之過急,學生安全意識不強的時候,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首先讓學生明確教育者的好意、接受教育者。然后才能接受教育者的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在實施安全教育的同時,一定要把理論與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掌握理論的同時,有實際事例做證實,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安全意識。達安全教育的目的。
總之,生命教育與班級活動相結合是必要而且重要的,教育者一定要很好地把生命教育與班級活動很好地進行結合,高效地完成安全教育活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