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偵 金偉林

【摘要】經管類校內仿真綜合實訓,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著重培養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所必備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基于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多年的教學實踐,以《ERP模擬演練》、《ERP軟件應用》、《綜合專業實訓》的課程性質與內容設計為基礎,對于經管類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架構,遵循層次性、全面性、系統性、一致性原則,對課程體系架構的總體教學要求以及具體要求進行研究。
【關鍵詞】經管類 ?校內仿真綜合實訓 ?課程體系架構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in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cus on training theory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the high leve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 along with the content design of the courses
【Key word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the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in the school; architecture of the course system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213-02
在全國各高校迫切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當前形勢下,為滿足現代企業對經管類人才專業性、復合性、創新性的要求,完成我院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技術型的人才培養目標, 以《ERP模擬演練》、《ERP軟件應用》、《綜合專業實訓》三門課程為基礎,以我院校內仿真綜合實訓的教學實踐為主要依據,對經管類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架構進行研究與探索。
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作為我院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以實驗實訓課程為基礎,通過將真實的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引入課堂,以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為主線,在仿真的、動態的、復雜的環境中進行能力和素質的訓練,著重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的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致力于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多維度、多面化、多方向地培養高層次經管類應用技術型人才。
一、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簡介
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通過校內仿真綜合實訓平臺的搭建,融合《ERP軟件應用》、《ERP模擬演練》和《綜合專業實訓》課程,面向所有經管類學生開設。基于實驗實訓課程性質,該體系以現代企業的真實情況為原型,以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為基礎,以制造型企業崗位角色、業務為載體,以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為主線,以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所必備的各項能力為核心,基于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通過讓學生擔任不同崗位,組建企業并模擬企業經營,強化團隊合作精神,進行不同課程內容的學習和能力、素質的訓練。
(一)《ERP軟件應用》簡介
本課程,以企業經營信息化為基礎,采用目前主流的企業管理軟件——用友U8系統,旨在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ERP軟件中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業務功能模塊的基本應用技術,培養學生在企業ERP實施中所需要的軟件運用、系統維護的基礎技能,提高學生ERP軟件的應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從事企業信息化環境下的經濟管理工作。
(二)《ERP模擬演練》簡介
本課程,通過對企業關鍵經營環節的抽取與提煉,向學生展示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包括戰略規劃、營銷策劃、生產運營、物流采購、財務管理等。通過讓學生擔任不同崗位,組建企業并模擬企業經營,以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形式,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典型問題,鍛煉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并通過樹立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企業經營的全局觀,致力于學生經營策劃能力的培養。
(三)《綜合專業實訓》簡介
本課程,主要是在校內仿真綜合實訓平臺的基礎上,營造一個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讓學生在仿真的政務環境、商務環境、市場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通過真實的制造型企業案例,結合教學設定的業務規則,根據企業業務內容、管理流程、單據,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將經營模擬與現實工作接軌[1]。本課程旨在鍛煉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使受訓學生形成較好的業務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統觀全局能力,培養懂業務、能應用、會管理的高潛質、有全局觀的實務型基層管理人員。
二、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架構基礎
《ERP模擬演練》、《ERP軟件應用》、《綜合專業實訓》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橫向協同性、縱向一致性,這為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架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三門課程在課程定位、課程屬性、課程目標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在課程定位上,三門課程主要面向我院經管類專業學生授課,為專業必修課或專業選修課,要求學生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背景,在課程教學中將相關理論知識融入實踐,在不同的崗位體驗和業務操作中,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并推進知識、能力、素養三個層次的提升。
在課程屬性上,三門課程同屬于實驗實訓課程,采用實驗、實訓的方法,通過動態仿真教學環境的搭建、真實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的引入、真實企業業務和單據的仿真,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崗位體驗等方式,融合理論與實踐于一體,進行校內仿真實訓。
在課程目標上,三門課程均以現代企業對專業性、復合性、創新性經管類人才的需求為基礎,以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為主線,三門課程著重培養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所必備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個人的綜合素養等。
(二)三門課程均以制造型企業內部運作和管理為教學基礎模型,但各有側重點。
三門課程,均以制造型企業的內部運作和管理為教學基礎模型,參照制造型企業典型的7個部門18個崗位的模式,設置符合各課程特性的企業崗位,并可采用相同的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對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進行不同的提取、加工,以適應各自不同的教學需求。
但基于不同的課程設計,各門課程教學的側重點不同。《ERP軟件應用》主要培養企業信息化所必需的ERP軟件應用能力,《ERP模擬演練》主要側重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企業經營戰略和決策的制定能力,《綜合專業實訓》則旨在鍛煉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職業崗位勝任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個人綜合素養等[2]。
(三)三門課程存在較為明顯的縱向關聯性。
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縱向關聯性,學習過《ERP模擬演練》和《ERP軟件應用》課程的學生,往往在《綜合專業實訓》課程中的表現更為優秀。
一方面,《ERP軟件應用》中的企業信息化經營操作技能,為《綜合專業實訓》企業自主經營信息化的實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ERP模擬演練》所涉及的企業經營戰略、企業決策,為《綜合專業實訓》企業自主經營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另一方面,《綜合專業實訓》在真實的企業背景下,本身就是對《ERP軟件應用》中企業信息化經營操作技能的實踐,以及對《ERP模擬演練》課程所制定的經營戰略、經營決策的落實,反向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ERP軟件、優化企業經營策略和決策。
三、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架構的總體教學要求
基于課程體系架構層次性、全面性、系統性的要求,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架構,以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所必備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職業崗位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為核心,基于實驗實訓教學的特性,其總體教學要求主要是:
(一)以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為核心,確保課程體系的層次性、全面性、系統性。
基于《ERP沙盤模擬演練》、《ERP軟件應用》、《綜合專業實訓》的課程設計,圍繞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所必備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能力,《ERP軟件應用》主要培養學生企業ERP實施中軟件應用的基礎技能,《ERP沙盤模擬演練》主要側重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企業經營戰略和決策的制定,《綜合專業實訓》則旨在鍛煉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形成了層次性、全面性、系統性的課程體系設計。
(二)以真實的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為載體,確保教學環境的仿真性、動態性、復雜性。
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隸屬于實驗實訓課程,有其相通之處,可采用相同的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對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進行不同的提取、加工,以適應各課程不同的教學需求。而以真實制造型企業為原型,以企業經營的真實業務為基礎,所開發的教學案例,完成了仿真性、動態性、復雜性的教學環境搭建[3] 。
(三)以現代企業發展的真實現狀為基礎,確保實訓教學的前沿性、同步性、一致性。
為了切實有效地避免課堂教學與社會實際的脫節,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以現代企業的真實情況、發展現狀為基礎,以教學案例為載體,將最新的企業管理理念、企業經營模式等引入課堂,所培養的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是滿足現代企業要求的,實現了校內實訓教學與社會實際的密切聯系,構建了前沿性、同步性、一致性的實訓教學內容。
四、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架構的具體要求
《ERP沙盤模擬演練》、《ERP軟件應用》和《綜合專業實訓》,作為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主要課程,為了更好地突出其整體性,在教學實踐中,在教學內容、教學案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具體要求,主要內容如下:
(一)教學內容的融合
從教學內容上來說,三門課程圍繞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現代企業對經管類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實際需求為基礎,以軟件應用、戰略制定、實際操作為基礎,分別以培養企業信息化所必需的ERP軟件應用能力、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與策劃能力,以及企業管理必備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為主要教學內容,其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滿足了現代企業對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全方位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案例的融合
三門課程,同屬于實驗實訓課程,有其相通之處,可采用相同的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對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進行不同的提取、加工,以適應各課程不同的教學需求。以童車制造企業為例,依據三門課程不同的教學需求,《ERP軟件應用》側重于供應鏈數據、財務數據的信息化,《ERP模擬演練》偏向于經營策略的制定,而《綜合專業實訓》則更注重對企業業務的全方位仿真,從童車制造企業的日常任務和非日常任務中選取關鍵業務,加以提煉、加工即可。
(三)習題作業的融合
校內仿真綜合實訓課程,以相同或相似的真實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為基礎,各門課程的習題作業設計,既要圍繞經管類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又要突出各個課程的側重點和特性。以企業月末的財務報表核算為例,《ERP軟件應用》通過該月企業經營中各項數據、信息的錄入,由系統通過預先設置的公式進行自動核算;《ERP模擬演練》則要求學生在制定企業經營戰略并實現的基礎上,填寫簡化報表即可;而《綜合專業實訓》通過對企業業務的全方位仿真,則要求學生在了解各財務科目具體內容的基礎上,由相關崗位人員自主核算報表的各項內容。
(四)師資團隊的有效整合
本課程體系中的《ERP沙盤模擬演練》、《ERP軟件應用》、《綜合專業實訓》課程,同屬于實驗實訓課程,都是基于真實的制造型企業教學案例,以制造型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為基礎,囊括了企業經營中企業管理、供應鏈、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等各部門的業務,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出發,以課程體系建設為契機,將目前各自獨立的課程融合在一起,也將各課程的師資力量凝聚起來。一方面,各模塊教師在各門課程之間打通使用,有利于提升教學師資的使用效率、促進師資團隊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流程上,團隊內部各模塊的教師可互相交流、切磋,更好地提升實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祝愛民,于麗娟,蔣文楊. 管理類跨專業綜合實驗體系構建與實施[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02:186-189.
[2]胡一波. 基于商科跨專業實驗教學團隊建設目標、任務與政策、措施的思考[J]. 山東紡織經濟. 2014,07:39-40.
[3]王逸遠. 基于企業平臺的VBSE實訓項目研究[J].財會通訊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3,1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