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杰 楊秋寧 張文博
【摘要】針對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問題,通過對三屆寧夏大學土木工程類畢業生,從選題環節、指導環節、答辯環節等方面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存在問題提出了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地方高校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及畢業設計管理模式,從實際應用結果來看,對于改善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設計質量具有良好的創新及示范指導意義。
【關鍵詞】土木工程 ?畢業設計 ?質量提升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sessions of the gradua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 including topic selection, guid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defens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me responses and management modes were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re eff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 and has a good demonstration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improve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227-02
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對本科四年所學專業知識的全面綜合,涉及課程多而廣。要求學生通過畢業設計,對土木工程的土建設計內容及過程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熟悉有關設計規范、規程、手冊和工具書,在掌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具有結構設計及計算機應用等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學生的創造能力,為今后獨立工作打下基礎。[1-3]畢業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提高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務實、細致、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
一、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質量現狀分析
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畢業設計改革方案已經連續實施了三年,通過對學院2012屆-2014屆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方向)471名畢業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的項目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發現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基礎知識及概念不清晰,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對結構計算及所采用的方法等沒有把握,如水平荷載采用何種方法計算?相應公式及方法有哪些限制條件及應用的范圍?學生在使用結構設計軟件時(PKPM等),僅是按步驟操作軟件,而對基本專業知識的掌握不足,對于計算參數多是機械性取值,不明白參數的概念和設計意義,參數變化對結果的影響范圍,對專業知識點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上。
(2)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綜合使用能力,畢業設計是對本科四年所學專業知識的全面綜合,涉及到多門課程。雖然學生在畢業設計之前,對相關基礎課和專業課進行了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并對建筑物的結構、構造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各門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多停留在單科范圍,未能把所學的知識較系統地組合起來。對畢業設計的整體思路沒有領會,缺乏條理性,完全依賴老師的指導,哪一步指導不到位,設計就停滯不前,影響計劃及質量。[4-5]
(3)畢業設計與實際工程脫節,學生對現行建筑結構設計規范、構造節點、標準圖集了解掌握不足。在設計中,總習慣翻閱教材套用有關資料,而不是仔細研讀設計規范中的相應條款,有些甚至不會使用設計規范、設計手冊,以至相當數量學生的設計成果“步驟完整設計錯誤”。這些問題給畢業設計的組織和進行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術生涯的發展。由此,要求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采取恰當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重視結構施工、工程經濟的概念,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
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在畢業設計這一最后的實踐教學環節,為提高畢業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使他們具備工程師應有的基本素質,完成從學生過渡到專業技能人才的準備,結合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從后敘的幾個方面著手,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畢業設計能力提升措施
(一)基于畢業設計項目庫的選題措施
為提高本科生畢業設計能力,學院以系為單位組織各系畢業生指導教師,按工程實踐、教師科研、模擬設計三種類型確立設計題目來源。學院統籌建立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項目庫》。要求所報題目緊密結合本專業培養方向,將畢業設計選題與專業知識密切結合起來,要求設計選題與當前施工技術水平發展相結合,滿足社會需求。確保選題的整體水平和深度與培養目標相一致。便于學生選擇畢業設計(論文)的方向,也為畢業設計長期管理積累了完備的資料。
(二)畢業指導教師指導能力提升措施
加強學院“雙師型”指導教師隊伍建設。針對目前學院師資力量不足,同時多數專業教師是從學校直接到學校,缺乏相應的實踐知識,指導能力有限的弊端,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鼓勵專業教師獲得相關領域工程師執業資格(如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檢測工程師、建造師)。鼓勵高校教師獲得教師職稱外的第二職稱(如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第二職稱)。另一方面,要求每位教師每年要全程跟蹤1項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或工程施工,累計跟蹤5個不同類型的工程,在每個單位工程實踐時間不少于30天。了解工程技術要點及難點,提升專業能力。在此過程中,使教師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時,增進對實用性新知識、新技術的認識了解。
組織實施專業教師指導本科畢業設計題目答辯計劃。學院制定了專業教師指導本科畢業設計項目必須本人首先答辯的規定,督促教師本人熟悉畢業設計內容,提高指導畢業設計能力。特別是對青年教師,要求指導本科畢業設計項目,必須本人親自實踐,親自設計,親自答辯。未通過答辯的教師,不得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此項規定實行了2年,效果較好。
(三)提高答辯環節質量的改革措施
結合學院畢業學生多,專業交叉存在的實際。近三年來,針對學生優秀畢業設計評選,制定了“自愿報名,教師推薦,集中答辯”的措施。要求申請優秀畢業設計的同學,經指導教師審查同意后,按每組一名,全體畢業生人數15%的比例,參加由各專業全體指導老師參加的集中答辯。淘汰5%后,評定優秀。按過程考核成績(10%)、指導教師評定成績(20%)、全體同行指導教師評定成績(20%)及現場答辯成績(50%)四部分成績進行量化評選。同時優秀畢業指導教師的評定與優秀畢業設計及指導人數掛鉤。充分調動了指導教師和畢業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畢業設計提升措施的效果評價
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方向)畢業設計質量提升措施已經連續實施了三年,涵蓋了學院該專業的所有學生,其中2012屆4個班級,共146名學生,2013屆4個班級,共157名學生,2014屆4個班級,共168名學生,在措施的實施過程中,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一)選題自主性和畢業設計主觀能動性
畢業設計完成質量、完成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能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確定畢業設計題目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設計興趣,采取“公布選題,雙向選擇”的做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院通過建立《畢業設計項目庫》,使同學在畢業選題時能夠結合未來就業方向,有針對性的自主選擇畢業設計內容及指導教師。同時實行師生雙向選擇,因此學生對畢業設計選題非常慎重。學生內心把畢業設計作為開啟下一段人生旅程的一個很關鍵的階段,從思想對畢業設計有了正確的認識,態度較為端正,杜絕了應付畢業的思想,在畢業設計過程中,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完成了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二)選題的針對性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由于選題是結合學生畢業去向完成的,完成內容又與下一步的工作或學習生活緊密相關,部分學生的選題完全是結合自己的畢業工作開展的(例如寧東能源基地渣場基坑設計、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設計、濕陷性粉土地基處理設計方案等各種類型的選題),所以學生的設計變成了“真題真做”,設計成果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6]
(三)畢業設計階段的過程控制
畢業設計階段的前期內容是大學所學知識的綜合,由于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已掌握了基礎知識并進行過課程設計,因此學生在完成前期內容時難度不大,基本能按任務書要求按時完成相應的設計內容。而后期內容是針對前期結果針對性設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這就杜絕了學生的“等、靠、抄”想法,學生自然會抓緊時間完成。另外,畢業設計過程中,學院建立了指導教師、指導小組和教研室組成的不同層次的畢業設計過程監控體系,能對每一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度隨時把握。將前期階段完成后的設計成果作為過程考核的主要依據,對三個月的畢業設計分成兩個階段的進行考核,由此很大程度的改變了以往畢業設計中“進入狀態慢、先松后緊、最后突擊”的現象。
(四)嚴格考核制度和畢業設計的成績評定
科學、客觀、公正的畢業設計考核機制和成績評定是對學生認真完成畢業設計很好的促進。[7-9]在畢業設計最后的成績評定中,過程考核小組(10%)、三名以上評閱教師(20%)、指導教師(20%)和答辯小組(50%)分別對學生的畢業設計完成情況進行評定,并且做到上述幾個成績相互獨立,“背靠背評定”,在最后答辯之前,前三部分成績已經形成并存檔,答辯完成后四個成績匯總后形成最后的設計總成績。在制度設計和執行上,嚴格按照以下四個基本做法:1.指導教師不評閱本人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2.每份設計需有三名以上同行教師進行評閱,成績取平均值;3.指導教師避開學生中期考核分組和畢業答辯分組;4.全體教師參加的答辯成績為最終的畢業設計成績。上述的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方法基本上能保證每個學生的成績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有效避免了成績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實踐證明,學生對畢業設計的最終成績從內心上認可,這對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過程中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解決了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普遍存在的師生比偏小的現實情況下學生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定的難題。[10-11]
由于畢業設計內容都是依據設計規范和設計手冊完成的,因此在滿足規范設計的前提下,如何探索積極鼓勵學生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等方面的創新能力培養,是在今后畢業設計中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12]
四、結論
針對國內高校普遍關注的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問題,通過對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方向)的畢業設計進行改革和實踐,創新性的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提出了基于項目庫的畢業設計選題思路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既達到了畢業設計和實際工程的有機結合,又實現了畢業設計對學生今后工作或學習的知識與能力儲備。2.通過指導教師指導能力提升措施,督促教師將實用性新知識、新技術引入畢業設計中,學生通過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學習掌握,不僅開闊了的視野,而且鍛煉了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為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3.制定了科學的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方法,對學生畢業設計在成果評定的基礎上強化了過程管理,避免了評價的簡單化和主觀性,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這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積極性。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本研僅是究僅是一個初步的探索和實踐。新形勢下,我們仍需進一步研究,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土木工程人才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薛剛,郭曉燕.土木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4增刊:244-246.
[2]胡文利.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49):141-142.
[3]陳啟元.對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方案”工作中幾個問題的認識[J].中國大學教學,2012(1):4-6.
[4]王國杰,柴敏.獨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117-121.
[5]杜文學,李長鳳,徐曉紅,等.基于“大德育、大實踐、大工程”人才培養目標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創新與實踐[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6):89-92.
[6]歐孝奪.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設計(論文)的實踐與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0增刊:16-19.
[7]董澤芳.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界定與要素解析[J].大學教育科學, 2012(3): 30-36.
[8]卞敬玲,張吾渝.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探析[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9(2):98-100.
[9]王英浩.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答辯成績評定標準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4增刊:38-39.
[10]崔新壯,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現狀調查與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05-108.
[11]盧紅琴,李雪紅,葉燕華,等.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實踐探索[J].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14增刊:251-252.
[12]相軍.提高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煤炭技術,2011, 30(12):246-247.
作者簡介:
毛明杰(1972-),男,漢族,江蘇泰州人,博士,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高等教育管理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