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人才培養模式使專業教學落到了實處,同時也解決了旅游企業周期性的臨時用工需求,是適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健全機制、融合校企文化、提升師資水平,可使該模式趨于優化。
【關鍵詞】淡進旺出 ?階段推進 ?工學耦合 ?優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229-02
武威職業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旅游管理專業是在建重點專業之一。根據學院教學改革的整體思路,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和行動導向教學法,旅游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實訓條件、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自2012年起實施“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的內涵
淡進旺出:“淡”和“旺”是因旅游業的季節性特點而存在的淡季和旺季兩個時段。“淡進”,即在旅游淡季,學生進入學校課堂,以在校學習為主;“旺出”,即在旅游旺季,學生走出校門,到旅游企業參加頂崗實踐學習。
階段推進:兩年學制以學期劃分階段,第一學期為起步階段,第二、三學期為成長階段,第四學期為成熟階段,各階段層層推進,相互制約。
工學耦合: “工”指學生在旅游企業頂崗實踐學習期間,作為企業員工頂崗工作,企業付給學生相應的勞動報酬。“學”涵蓋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在旅游企業接受頂崗實踐學習。“耦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相互依賴于對方的一個量度。“工學耦合”,即將學校學習和企業頂崗實踐相結合,將企業文化融入教學、實訓、管理和服務等各環節, 通過系統設計學習情境,采用行動導向教學,采取學校學習、企業見習、工作過程參與、頂崗實踐等方式,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
二、“淡進旺出、工學耦合”人才培養模式運行情況
武威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2012、2013、2014三級學生中實施了“淡進旺出、工學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該專業學制兩年。
起步階段,以“識崗”為目標,以學校基本素質學習領域、崗位基本領域課程為主,學習旅游體育訓練、普通話、導游基礎知識應用、旅游職業形象塑造等6門課程,夯實學習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成長階段,以“助崗”為目標,以學校學習為主,企業實踐為輔。在校主要進行崗位核心領域、素質拓展領域9門專業課程學習,在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等旅游旺季,根據合作企業需要,選拔優秀學生進入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踐鍛煉。部分實踐操作性強的課程,邀請企業兼職教師進課堂,或者組織學生進企業觀摩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成熟階段,以企業頂崗實習為主,組織學生到省內外旅行社、酒店、景區景點等旅游企業頂崗實習,以準員工身份獨立工作,全面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職業基礎。
三、“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人才培養模式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三年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旅游旺季安排學生到旅游企業頂崗實踐,“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使專業教學落到了實處,而且解決了旅游企業周期性的臨時用工需求;學生在旅游企業帶薪頂崗,真實體驗職場環境,履行崗位職責,在崗位實踐中不斷提高職業技能,及時發現自身不足,增強了旅游淡季回校學習的動力。這種模式實現了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的結合,是一種適應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經得起檢驗的模式。當然,這種模式在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校和企業之間雙贏目標的實現。
(一)運行機制
“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模式實施的前提是,有具備專業實訓條件的、愿意接納學生開展季節性專業實訓的旅游企業,且有健全的運行體制機制做保障。實踐中,具備實訓條件且有合作意向的旅游企業很多,但因受各種因素的制約,校企雙方的合作機制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淡進旺出”對學校、旅游企業的正常運行秩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旺出”滿足了旅游企業的季節性用工需求,但是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旺出”期間,旅游企業人員緊張,很難安排專人對學生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對學生缺乏有效的管理與監控;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在頂崗實踐中得以實踐檢驗,但個別學生專業技能不熟練,服務質量會打折扣,這會影響旅游企業的整體形象;學生不是旅游企業的正式員工,旅游企業不能將學生完全按照正式員工去管理,學生缺乏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二)價值取向
學校以培養人才為目標,兼顧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旅游企業則以經濟利益為目標。“淡進旺出、工學耦合”模式實施中,學校以鍛煉和提高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將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強調“教學做”一體化,倡導“學中做、做中學”。頂崗實習中,企業不能完全按照學校的實習計劃安排實習崗位開展輪崗輪訓,而是根據自身需要,安排單一的、技術含量低的崗位,學生只能算是廉價勞動力,很少被旅游企業真正接納。
(三)師資力量
“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模式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淡進”期間,學校教師要教授學生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以滿足“旺出”期間旅游企業對員工的技術和素質要求,使學生能立足崗位;“旺出”期間,所學為所用,指導教師也要適時指導學生,使專業操作技能規范化、標準化,使學生能站穩崗位。實踐中,學校大部分教師缺乏行業企業工作經歷,對崗位操作技能的實踐指導能力較弱,導致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水平欠缺,學生進入旅游企業后,不能很快勝任崗位工作。旅游企業指導教師工作技能熟練,能勝任實踐指導工作,但在工作時間,為完成崗位任務和工作效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指導工作中,企業師資的不足也很難保證學生在崗位實訓中的學習效果。
四、“淡進旺出、階段推進、工學耦合”模式的優化措施
(一)健全機制保障
校企雙方以人才培養、互惠共贏為出發點,轉變思想,通力合作,健全校企合作制度,落實并完善經費保障機制、質量監督機制。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明確校企雙方責、權、利。細化合作項目和內容,優勢互補,使校企合作落到實處。
(二)融合校企文化
1.在校園中融入企業文化元素。在校園宣傳欄中以展板形式展示旅游企業簡介、旅游企業優秀技術標兵、企業經營理念和經典語錄等,在教室文化營造中,張貼企業文化標語,營造企業文化環境,讓校園充溢企業優秀文化,讓學生在校園中能受到企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2.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邀請旅游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的制定工作;聘請旅游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承擔部分課程教學工作和實踐指導工作。充分利用旅游企業的資源、設備、技術、制度等優勢,定期組織學生到旅游企業開展短期專業見習和頂崗實訓;組織開展校企聯誼活動,讓學校師生和旅游企業員工之間近距離交流,實現校企文化融合。
3.在師資培養中融入企業文化。利用季節性的特點,在假期時間安排專業教師到旅行社、酒店掛職鍛煉,以旅游企業員工的身份在各崗位進行實踐學習,體驗企業文化,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在旅游淡季,邀請旅游行業企業精英來校開展講座或專題報告,豐富文化交流。此外,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開展面向企業員工的培訓和講座,提升企業員工素質,傳播高職教育理念和學校文化,實現校企文化融合和互惠共贏。
(三)提升師資水平
通過國培項目、聯盟培訓和行業培訓,派遣教師外出學習或頂崗實踐,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素養。派遣教師到旅游企業掛職鍛煉,提升教育教學理念和專業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能力和職業能力。積極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壯大師資隊伍和力量,開展校企師資傳、幫、帶,優化梯隊結構,以團隊力量促進個人發展,幫助教師在教學業務、實踐指導、教學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從而提升專業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曾憲明.論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激勵機制缺失的原因與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08(22):45—49.
[2]李海濤.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如何促進高職教師實踐.教學能力[J].職教論壇,2011,(09).
[3]劉曉明,楊如順.高職校企合作的現狀、問題及模式選擇[J].職教論壇,2013,(14):30-31.
作者簡介:
孔玉玲,女,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