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君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當一個班主任不容易,當好一個班主任,管好一個班集體就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一、“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班主任要想管好一個班集體,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以制度去管理學生外,要靠班主任去細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師的思想、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班主任,影響更為直接。所以,班主任應該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做起事來也得心應手。我覺得班主任想管好一個班級就應該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并且做得最好。這樣,才能影響和感染學生,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一剛接手我的班級,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工作,我都親自動手,學生深切感到了我對工作的細致入微。這種作風也感染了他們,以后的工作他們比我更細心。
二、“誠心”去捕捉每一顆心靈
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就應當首先了解學生,誠心與他們交朋友,用心去捕捉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想學生。特別是注重誠心與學生交朋友,要和他們談心,學生有缺點,批評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同時批評學生要因人而異,講究時機、地點與方法,不夸大、不諷刺、不挖苦,要誠心誠意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要求,不光要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更重要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多為學生出主意,讓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實意為他著想。要和學生平等相處,以誠相見,做到如師如友,亦師亦友。不要高高在上擺班主任的架子,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做個熱心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要積極主動,誠心解決好。只要教師用心去觀察了解學生,發現每個學生心靈深處的微妙變化,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告訴學生,坦誠相見,這比直接把結果告訴學生收效要好得多。
班里有個男同學生性好斗,就像小刺猬,總是在言語和行動上刺傷他人。后來我了解到他特殊的家庭環境,母親外出打工,一去不返,他的父親每天除了抽煙就是喝酒,而且脾氣暴躁,對小A同學非打即罵。后來,我用百分百的誠意和他談心,談家事,談班級,談未來,他深深的信任我,感激我,性格大變樣,成績也突飛猛進。
三、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應該用愛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無論對人對事都要公正、平等,特別是對待后進生要真心實意,不要給學生一種“老師做個樣子”的感覺。平等可以營造融洽,愛心可使枯木復蘇,耐心可以修好“破罐”。班主任雖然不可能將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時期平均分給每一個學生,但只要我們心中裝著全體學生,用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就一定能夠發現學生身上潛藏的智慧和創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農村中學的孩子,大多數留守兒童,周內靠學校,周末是孤兒,平時一句“天冷了,多加件衣服。”“往返途中注意安全。”……一句句不起眼的關心,讓他們體會到了暖暖的關懷和愛。這樣,也收買了他們的心,班級一片和諧。
四、“恒心”放手讓班干部管理班級
恒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證。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切忌忽冷忽熱、忽緊忽松,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班主任必須按自己的班級工作計劃做到善始善終。如每周的衛生、紀律、兩操、學習等都做到天天有紀錄,周周有小結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解決。對我們小學生來說,正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俗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話說:“每一個孩子,只要我們用心去做,都可以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每天始終如一,重復昨天的故事。
一個班幾十名學生,各人有各人的個性特點。這就需要班主任平時留意觀察、了解、掌握每位學生的脾性,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因材施教。當今時代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既要讓學生全面發展,又要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此,班主任平時要留意了解學生,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取得盡可能多的進步。
總之,作為班主任的應時時處處以自己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感化學生,誘導學生,教育學生,關心學生,鼓舞學生。讓他們的愛和嚴中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