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印
【摘要】本文擬從分析當前小學中學生的科學學習現狀及教師的教學方式,并從課堂導入、教學組織、教學評價、教學藝術等幾方面提出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的興趣策略。
【關鍵詞】科學;學習;興趣;策略
引言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是智能和心理發展的催化劑。它是一種強大的內趨力,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產生優勢興奮灶。優勢興奮灶可以將大腦皮層其他區域的興奮吸引過來,加強自己的興奮程度;同時也可使其他部分呈抑制狀態。處于興奮狀態的區域反應能力最好,條件反射最易形成,學習效率高[1]。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2]。因此只有激發學生學科學的激情,使學生樂學、好學,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即用學生感興趣的事例或現象,把他們帶入課堂知識主動建構的學習情境中。例如在向學生證明空氣占據空間時,事先準備好兩個氣球,和兩個礦泉水瓶,一個瓶底有洞,一個瓶底沒洞。然后將兩個氣球放進瓶里,并將氣球的口扣在瓶口上。在上課的時候,先請兩位學生上來吹瓶里的氣球,一位是班里公認的最有力的學生,一位是班里最弱小的學生。結果發現班里最有力的學生并沒有把氣球吹起來,反而瘦小的學生卻把氣球吹得脹滿了整個水瓶。在此時學生就會對此現象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及探究的欲望。教師則可以順勢拋出問題,引出今天的課題,會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從課內教學向課外自主探究教學
不要把學生束縛在教室這個太小的空間里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習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更廣闊的天地。比如說.種植飼養這一教學方法,就能大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學校都接觸過一些種植的知識,但只有這些聽到的知識而沒有經過實踐,很難形成真正的經驗。只有在真實的實踐探索中發展學生的經驗,才會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經驗的內化。皮亞杰認為:“認知的發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由外部教學支配的,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認知結構。”對于學生來說,探索 結果更為重要。當鳳仙花種下去開始不斷生長時,學生就被深深吸引了,他們每天去種植園地觀察、澆水、施肥,同時學會了做標記、觀察記錄,學會了實驗比較鳳仙花長變化,學會了測量溫度,學會了思考問題.,學會了與同伴合作與分享,等等。在持續探索的三個月里,學生用心記錄著鳳仙花生長的每一個變化,經歷著像科學家那樣的探究過程,體驗著科學學習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實的態度,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激勵性的評價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劑”
關于激勵,西方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不會把生命賣給你,但卻會為了一條彩色的綬帶把生命奉獻給你。可見,激勵的作用之大[5]。
教師在課堂中常善用評價激勵語,如:“X X同學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樣的!”“老師發現你不僅聽得仔細,說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創見,這非常可貴,請再熟練地做一遍!”“傾聽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學正在分享著大家的快樂,我相信他已經有了很多收獲!,'還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識真豐富!我們大家要向你學習!”
要適當采用負面的批評、懲罰、挫折體驗等手段進行“激”勵。誠然,正面的肯定性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但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有很多的時候,我們為了評價的準確性又不得不從反面做出否定性評價。比如:當有同學爭著回答,但答錯了時,用以下幾種評價用語效果不錯:“××同學雖然沒答對,但他是第一個站起來回答的,多勇敢啊!”“××同學,你已經很努力了,別急,自信點!”
現在很多教師認為激勵性評價就是不斷給予學生正面評價。因此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不敢做出否定的評價,害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當學生在參與學習時產生了錯誤的結果時,我們應該給出正確的評價“ 你錯了”,但同時,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又不能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這也是考驗教師的教育機智的時候。教師在對學生作出評價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從每個學生的回答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東西,找出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知道自己的錯誤點的同時,同樣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一種心理安慰,沖淡否定評價帶來的負面效應,維持科學學習的興趣。
四、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
教學幽默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幽默技巧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一種樂趣無窮而具有教育意義的智慧。[2]調查發現,學生學不好的原因大都怪罪于老師教得不好。其實原因并非完全是老師教得不好,而是不合他們的胃口或他們不喜歡老師而已。幽默是一門藝術,教學則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與幽默,教師語言應該體現哲理性的幽默。一個幽默的人總是能博得絕大多數人的喜歡。這對于天真活潑、好奇敏感的學生,效果尤其明顯。語言風趣,講解生動,使學生愿意聽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夠讓他們在較為輕松的語言環境中接受知識,這無疑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結語
科學學科的內容本身是十分生動有趣的,它包羅萬象。只要教師善于組織這些內容,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就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科學教學中,興趣是先導、是前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科學習慣,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認真觀察事物的態度和獻身于科學事業的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有利于學生學會關注社會問題,為社會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學前兒童衛生保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0
[2]伍新春.山香浙江省教師招聘考試用書—教育基礎知識[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1)
[3]朱旭榮.試談小學《科學》教學的體會—《科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 今日科苑.2007(10).
[4]林秋泓 .淺談小學科學課的興趣教學法[J]. 小學教學參考,2008(3):129.
[5]王霞. 讓激勵性評價成為小學生科學探究的動力源[J].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