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權
【摘要】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學中依據學生獨立自主獲取知識的一般規律,可以把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設計為“自主質疑、自主解答、自主測試”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既是以學生學習能力出發,又是以學生能力為歸宿。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閱讀;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們自學,發揮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教育界老前輩葉圣陶先生早就為我們指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教學觀,進行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研究。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自主”兩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學生的自學潛能?;谝陨险J識,根據學生獨立學習獲取知識的一般規律,我們把一個相對完整的閱讀教學過程(一般指一篇課文的教學,也可以是一個單元的教學)分成設疑、解答、測試三個基本步驟,為閱讀教學設計了“自主質疑──自主解答──自主測試”的“三自主”教學法。“三自主”教學模式每一個步驟的實施和完成都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既以發揮、利用其自學能力為依靠,又以發展、強化其自學能力為目的。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也同時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給學生自學“入門”介紹必要的知識,對每一個步驟中的自學活動作精心的組織和切實的指導,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一、自主質疑
自我質疑的基礎是發現問題。要質疑,首先必須發現問題,如果發現不了問題,質疑又從何談起?發現問題,表明學生的思維已進入了課文內容的深層。至于通過閱讀、鉆研,吸收大量的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知識信息,則自不待言。一般的教法都要在課堂上討論解決一系列課文中的問題,但問題(特別是重點討論的問題)的提出大多不是由學生完成,而是為教師所包辦。教師提出的問題未必符合學生的實際,很可能是學生不需要提出的問題,而要提出的問題卻未提出。更為不利的是,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機會被“剝奪”了,課后又很難得到補償。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養成“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工作”的習慣。如果相反,一開始便讓學生努力探索,發現問題,形成整個學習活動中的良好開端,這就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各環節中保持學習熱情,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自我質疑,就是從教學的基本環節入手,盡可能徹底地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著意培養他們獨立尋求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自主解答
這一個步驟是指組織學生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共同尋求“自我質疑”中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學生提出的問題,還是讓學生自己來分析、解答,這不僅能直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論辯是非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可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遇到難題找老師的依賴心理,增強他們獨立自主意識。自我解答也是最能體現課堂教學特征的一個步驟,因為課堂乃是師生集體從事教學活動的場所,課堂教學理所當然地要發揮其集體優勢。在這一點上,自我解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集體研討觀念、團結協作攻關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競互勉、民主求實的良好學習風氣。從廣義上說,自我解答在自我質疑時就開始了,質疑人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實際對解決問題已經做了十分艱辛的探索和力所能及的嘗試。
因此,一般質疑人自然也是第一解疑人,而到集體討論式的自我解答時,質疑人往往擔起第一發言人的任務。在進行自我解答階段,教師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組織安排,或直接開展全班性的大討論,或先小組討論,后篩選出質量較高的,再在全班大討論。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提倡各抒己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當好“參謀”,相機誘導。還要當好“裁判”,對討論的結果要拿出主導意見或作出可供學生參考的結論。有時,為了將問題引向深入,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作適當提示、誘導,讓學生在深層的探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自主測試
一篇課文或一個單元學完了,效果如何,需要及時檢查,若存在問題,就必須迅速地采取補救措施,并調整今后的學習。自我測試應打破了歷來考試為教師所包辦的傳統,而采取學生自我測試的方式,教師著重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組織和指導工作:
1、指導擬題。這一教學行為要通過常識介紹或舉例示范,使學生逐步掌握擬題的基本方法,并通過一定的訓練,使他們能擬出切實可用,具有較高效度的試題。
2、組織擬題。組織擬題工作可以這樣進行:1.容量大、難度高的試題的擬設可化整為零,分工到組。2.教師要對學生的擬題加以選擇,重新組合,必要時做一些修改或補充,以形成一份完整而小型的測試題,一般適用于五分鐘上下的測試。3.有時需要教師訂好試題的分值,以備學生自我評分之用。
3、組織、指導答題和評估。答題、評估通常采用對照法:教師逐一公布試題,學生跟著逐一答題,教師隨即公布備好的答案和分值,讓學生自我對照打分。其優點是組織起來井井有條,評估出的結果具體明確。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加強對學生思維訓練的深度和廣度,也可根據題型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如搶答法、論辯法等等,只要不妨礙學習效果的評估都可。對學生的答題,教師要及時予以評點。
總之,新課程下,教學模式必須從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轉化為“以生為主,全班探討”的學習模式。推進新課的實施,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自主學習”模式和導學方案。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