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鵬 張燕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電子化的普及,電子圖書正以自己獨特的優勢挑戰著傳統圖書。然而,我們通過分析電子圖書的特性可以看到,電子圖書有著比如閱讀不方便、讀者隱私權保護缺陷、作者的版權保護缺陷以及不利于收藏等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說明了傳統圖書的存在價值。也就是說,不論科技發展到什么程度,電子圖書與傳統圖書都將會并存發展。
【關鍵詞】電子圖書;傳統圖書;網絡;局限
傳統圖書指的是把具體文字在紙張上印刷,隨后進行裝訂,從而有利于人們的閱讀。而電子圖書則是利用電子版的形式在互聯網上發行、出版,以有線下載或者無線接收,這種下載或者接收是通過便攜式閱讀終端進行的,并且以網上支付為主要交換方式的一種書籍形式。目前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圖書受到了電子圖書極大的挑戰。
一、傳統圖書與電子圖書的并存
電子圖書出現不太長的時間里,在很多圖書館里就出現了傳統圖書和電子圖書同時存在的情形,究其原因,一般可總結為下面兩情形:一是首先存有傳統圖書,根據讀者的需求或者圖書館存放等原因,對于部分傳統圖書來說,就有了相對應的電子版本的需求,這便是我們所說的電子圖書。通常是通過計算機將傳統圖書處理后,把它變為電子圖書形式。二是因特網以及許多新科技的出現,很多圖書的作者直接在網絡上形成著作,即在其著作產生時即是電子圖書的形式,但是考慮讀者對其形式的要求以及市場的需求,又把電子圖書轉化成為傳統圖書的形式。
二、電子圖書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一)電子圖書閱讀的局限性
首先,電子圖書雖然是一種利用高科技而形成的圖書,但是其自身的局限性表現在閱讀方面就是讀起來不容易。讀者在讀這類圖書時,必須在電子屏幕上進行閱讀,就這種閱讀的方式而言,就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一是因為電子屏幕的清晰度往往不能達到輕松閱讀的程度。二是因為電子載體的屏幕往往較小,閱讀時間在超過兩個小時的情況下,讀者就可能感到頭暈腦脹,這時往往對于眼睛的損害也較大。
其次,電子圖書使用的隱私權保護起來也很困難。傳統圖書被購買了以后,讀者的閱讀地點,閱讀時間,任何人無從得知,這完全決定于讀者自己本人。因特網雖然是一個虛擬的環境,很多網絡用戶在網上的信息都是虛擬的,然而很多網絡接入服務商掌握著有關用戶的真實數據,這時電子圖書出版商就有可能將這些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其它的相關資料透露出去。
再次,電子圖書也不適用于社會中的那些特殊的讀者。眾所周知,電子圖書的閱讀方式有其局限性,這就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社會中的一部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電腦自身產生的輻射對人體也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對于特殊人群來說,就應該盡可能的不采用這種讀書方式。
最后,電子圖書不能滿足收藏圖書的愛好者的欲望。在中國這樣藏書歷史悠久的國家,歷來有著藏書的傳統,所以,在這樣的國家,對有著紙張的圖書的偏愛是不容易消失的,在這一方面,它有著電子圖書無法比擬的優勢。
(二)電子圖書在作者版權保護方面的局限
電子圖書的版權的保護難度很大,其主要原因是電子信息非常容易復制,人們通過計算機的幾個按鍵就可以做到對電子信息的復制,所以就產生了較多盜版的電子圖書。
在很多時候,電子圖書的出版沒有像傳統出版物所擁有的審查制度,致使網絡信息的真實性無從考證,讀者本人無法判斷所獲得的電子信息是否真實,致使電子出版物的真實性、科學性大打折扣。
三、傳統圖書的優勢仍然存在
傳統圖書的長時間存在并且還正在發展著,主要是由于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可以隨時進行閱讀,并不需要額外的載體。在閱讀過程中,它自身的清晰度以及閱讀視野很容易為讀者接受,從而適應了讀者在閱讀習慣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另外,傳統圖書對讀者隱私權的保護以及作者版權的保護有著很大的作用,同時,傳統圖書也滿足了圖書收藏愛好者的收藏欲望。在因特網發揮傳播大眾信息作用的時候,就電子圖書以及傳統圖書二者的關系而言,因為它們之間有著互惠互利的關系,或許兩者互相結合,充分發揮它們的優勢會是當前最好的方法。我們的社會正在往信息化社會邁進,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其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在不久的將來,相信信息化、電子化必將成為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術方面的手段。然而,電子圖書由于其技術性原因,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在心理上還不能接受這種電子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成果。再有網速以及網絡安全的問題,這些都導致了電子圖書不可能取代傳統圖書,而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傳統圖書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自身有著電子圖書永遠不可能取代的優勢,比如收藏價值。
結論
電子圖書要占據圖書市場的主流地位,并不是不可能的,這需要在社會高度的信息化、電子化之后。然而,即使這樣,基于讀者懷舊的心理,電子圖書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圖書。所以,在未來的圖書市場上,雙方應該發揮著各自的優勢,也只有通過相互借鑒,才能為人類的文化傳播作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石德萬.電子圖書的反思[J].圖書館論壇,2004,24(3):180-181.
[2]劉勇敏.試比較電子文獻和印刷型文獻的優劣[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3):44-46.
[3]孔令君.電子出版與傳統出版將在競爭中并存[J].電子出版,2001.
[4]薛享琛,丁麗,等.電子圖書的優勢及其發展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8):9-10.
[5]曾淑文.電子圖書與紙質圖書的并存與互補.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4).
[6]吳娟,李雪琴.電子圖書在高效圖書館利用狀況的調查與分析.當代圖書館,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