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很多企業由于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時有發生,本文將從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改善管理體系,加強監督三個方面來闡解決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監督
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除了要承擔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外的第三種責任,即對企業的相關利益者(包括員工,社會,環境等)要承擔的責任。事實情況是,我國大多數企業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反而出現了諸如“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些影響惡劣的案例。因此,在正確分析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上,更需要有具體的措施來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 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表現
1.1 對消費者正當權益的損害
“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溝油”等事件都表明一些企業為了謀求自身利益,不顧消費者身心健康,嚴重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1.2 對員工合法勞動權益的侵害
企業為了自己的效益,對公司員工的采取各種苛刻的措施,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肆意延長員工工作時間,拖欠員工工資的事件也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在一些采礦企業,工人的生命健康都不能得到保障。
1.3 企業很少參與慈善事業
企業的利潤取之于社會,而企業參加慈善捐助無疑是一種對社會的回饋,還能借此提高企業的聲譽。但是遺憾的是,好多企業并沒有主動加入到慈善的行列中來,由此可見,企業參與慈善事業的意識還有待提高。
1.4 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一些化工或工業型企業,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將本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直接排入大氣或河流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對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盡管國家已經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來很大努力,但結果并不令人十分滿意。
二 企業社會責任缺乏的主要原因
2.1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淡薄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要求企業注重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而對社會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夠重視,企業管理者只是認為承擔了相應的經濟和法律上的責任便可以了,至于社會責任,沒有明確的規定,自然也就不用承擔。
2.2 監督機制不夠健全
首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雖然在《公司法》中提到“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但并沒有就此項做進一步的深入解釋,對于企業的約束力自然不夠強大,而大部分企業認為只要不違法,便沒有什么特殊要做的,自然不去承擔社會責任了。
其次,社會輿論監督不夠,對于那些嚴重缺乏社會責任的企業,相關媒體或機構沒有及時徹底地進行披露、曝光,相應的企業也就不會有社會輿論壓力,繼續破壞環境,損害員工合法權益。
2.3 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
部分企業由于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導致會計秩序混亂,甚至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終導致企業管理的失敗,就更談不上企業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了。
三 增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對策
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既有企業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又有外部環境的原因,因此,要想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行為,也需要從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兩方面來思考。
從內部來看,企業應該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良好的企業內部文化,營造良好的控制環境。
通過對員工的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教育,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也就增強了企業的戰斗力,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奠定良好的基礎。
2.保證信息的通暢。
保證企業信息通暢,可以幫助外部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增強內外溝通,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
3.加強企業內部監管。
加強企業內部監管的含義既包括加強對普通員工的監管也包括對管理層的監管,對于員工的監管,可以通過各種獎懲機制實現,對于管理人員的監管,主要目的是防止他們做以權謀私或貪贓枉法的事。員工與管理層的互相監管,有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及時發現問題并改正。有了強有力的內部監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步伐便又邁進了一步。
4.增強企業社會責任風險管理水平
企業的風險可能發生在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增強企業的應對風險的管理水平在當今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資產流出企業,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種風險,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有利的。所以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風險管理水平很有必要。
從外部來看,應該從多個角度來督促企業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1.從政府層面來講,應該加強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獎懲制度。對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來說,政府要進行表彰,也可以在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鼓勵它們自覺的履行社會責任。對于不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來說,政府也應有所懲戒,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處以相應的懲罰,迫使它們履行應負的社會責任。
2.從社會層面來講,要充分運用社會輿論監督的功能。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對于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要進行徹底的披露,對它們施以輿論上的壓力;對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也要適時地進行宣揚鼓勵,在社會范圍內提倡一種履行社會責任的好風氣。
四 結論
目前我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失社會責任的行為。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便是企業只注重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視其應該對員工,環境等外部利益者承擔的社會責任。為了促使企業更好地履行其社會責任,應該從內外兩方面著手,既要要求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也要發揮政府和社會的監督作用,這樣才能保證我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行為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