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再宇

“我期望的是長期的合作關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叫合作,叫投機。長期合作就像價值回歸曲線,價格時高時低,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趨近于產品的實際價值,也就是合作雙方的價值。和騰訊視頻《Hi歌》的合作,就符合我們的期待。”——vivo副總裁馮磊
長著一張娃娃臉的vivo副總裁馮磊,戴著標志性的半框眼鏡出現在我們面前。文質彬彬、性情內斂是他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馮磊在IT行業浸淫十余年,曾擔任區域經理、產品經理、營銷部長、品牌部長和產品總監等職,從事過十幾個不同的崗位,從各方面了解到手機行業的特性與消費者需求。他經歷了中國手機從起步到爆發的全過程,這是一位曾在前線拼殺過的老兵,也是vivo營銷領域最有權威的“發言人”。
vivo之前一直以低調的形象出現,但近期卻屢以精準的創新營銷方式和大家見面。此前,vivo不僅與傳統媒體不斷傳出佳音,比如與《快樂大本營》、《我是歌手》等電視節目的合作,以及購買《人民日報》的“蒼白體”廣告等;也大膽嘗試新媒體傳播,包括微信朋友圈的第一條推廣,冠名騰訊視頻的自制節目《Hi歌》。雙拳出擊,拳拳到肉,vivo開始成為年輕人話題討論榜上的常客,被貼上“時尚”的標簽,走上“流行”的道路,與消費者真正地玩到了一起——這是多少品牌夢寐以求的事情。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對于未來又有著怎樣的構想?
2015年初夏,《新營銷》雜志帶著疑問走近馮磊,聽他講述那些轉型幕后的故事。
做手機,視頻平臺不容“放過”
對于年輕人來說,手機已經成為五官之外的第六器官。騰訊視頻《你正常嗎?》節目在官方微博調查發現:大多數年輕人一離開手機,狀態立馬不正常。手機幾乎成為現代人群在社交關系中定位自己的唯一移動入口。而音樂由于其短小易分享的特性,成為手機移動應用的重要功能之一。
vivo正是瞄準了音樂手機這塊市場,成功切入并打造了獨特的差異化定位。“vivo的定位是音樂手機,音樂就是vivo差異化的獨特價值。什么人會關注以音樂為標簽的手機?年輕人。再往下細分,就是喜歡音樂、追求樂趣、充滿活力、時尚的年輕群體。”馮磊說。
“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更可怕的是,他們已經不是被動接受新事物,而是一邊愉快地玩著,一邊成為改變產品、營銷方式的重要力量。微博、微信、在線視頻,甚至更多新生事物,最根本推動它們產生、發展的就是用戶,是生在互聯網、長在手機里的新一代,而正好,這些人也是vivo的目標用戶,我們在傳統的電視節目冠名之外,必須輔以新媒體的傳播手段,在移動時代找尋新的傳播方式,和這些年輕人群玩到一起。”正是出于這樣的市場洞察,vivo將目光瞄準了視頻媒體。
2014年,中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239.7億元,同比增長76.4%。目前,上升趨勢還在延續。而且,在線視頻移動端快速發展,用戶多終端、分時段、多場景觀看在線視頻的行為愈發普遍,2014年在線視頻移動端用戶規模超過3.1億人。
“移動端是什么?是pad,更是手機。vivo是做手機的,視頻平臺自然是不能放過、更不能錯過的重要渠道。對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來說,買個電視、安個機頂盒不如下個視頻軟件、弄個‘XX盒子,他們更愿意在網絡上看節目,而不是電視上。”馮磊說。
做營銷,強勢伙伴如虎添翼
vivo雖然征戰手機市場多年,但馮磊認為,vivo的品牌還很年輕,需要持續的聚焦,“我們不去拼多產品線,而去尋找強勢伙伴,單打獨斗或許能斬獲寡頭市場,但攜手并進更能縮短成功周期。”
基于此,他發現:騰訊視頻的受眾年輕、時尚,和vivo的用戶人群高度相符,“其背后是騰訊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活躍的微信,自制劇在年輕觀眾中也有一定口碑,這個平臺的實際價值讓我們心動。”
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雖然內容呈現大爆發的趨勢,但各種內容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用戶信息過載嚴重,同時優質內容卻仍處于稀缺狀態,能夠與觀眾互動的優質內容更是鳳毛麟角。“對于年輕觀眾來說,單純地在節目開頭大喊一通冠名商的名字已經‘一點都不酷了。”馮磊發現,舊有的冠名方式雖然省力,卻是性價比非常低的投放行為,“在不同的時代,他們需要不同的理由去記住一個品牌,去記住它的獨特價值,我們必須用創新的方式才能影響到用戶。”
強強聯手,自然能夠創造更多新鮮的玩法以及創造更大的營銷聲量。“相對于很多企業漫無目的全面鋪開,我們的投放要精準得多,聚焦得多,好玩得多。”馮磊笑說。
“vivo的品牌訴求是極致Hi-Fi音樂,而《Hi歌》不僅是檔音樂節目,更因節目中出現彈幕、網友互動選擇等環節,注定這又是檔年輕人的節目。”馮磊舉了個例子,“比如彈幕一出來,觀眾會覺得很好玩,覺得自己就在現場;在選歌階段,觀眾能進行自主選擇,并能真實地影響歌曲接下來的命運,這意味著觀眾就是這個節目的生產者,他對這個節目的情感因素會增強,會在無形中增多對節目和vivo的記憶點,并無意識地將節目專業、年輕、追逐夢想的調性,和vivo的品牌調性聯系起來,對vivo有更立體的認識。”
馮磊認為,營銷方式的轉變也是教育用戶的過程,“只不過,曾經的這種教育多是簡單粗暴地‘劈開腦海,通過某句經典廣告詞的不斷出現對用戶進行洗腦,現在則是通過相關聯的事物,讓用戶主動參與進來,從而讓品牌調性‘潛入大腦,潤物細無聲。”
對于節目觀眾來說,他們可能會討厭插播的廣告,但是不會討厭與自己一起玩耍的朋友。vivo與《Hi歌》的合作,正是通過參與游戲的方式,使品牌通過節目與觀眾(同時也是消費者)以新鮮有趣的方式玩到一起,在傳播自身品牌的同時,也增強了用戶的好感度。
做合作,長期投資優于短期投機
馮磊介紹說,vivo的營銷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將vivo和音樂緊密聯系,讓大家看到vivo就想到音樂,想追求音效就想到vivo;其次,讓大家認可vivo這個品牌和它的理念;最后就是讓用戶成為vivo的粉絲。現在我們還在第一階段的尾巴奮斗,要開始引導用戶感受vivo的理念、調性。”
對于未來的營銷趨勢以及vivo下一步的營銷規劃,馮磊認為,未來不會再有傳統企業、非傳統企業之分,“大家都生產產品,然后用最潮的渠道、方式向用戶傳播產品,傳播這個品牌。vivo是個做手機的,要在營銷、產品理念、說故事的方式上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做長久。現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微信、騰訊視頻等新媒體工具,持續聚焦目標客戶,用創新的傳播方式和用戶玩到一起,讓他們精準地感受到這個品牌。”
要實現長期的戰略規劃,所有的戰術選擇都必將服務于最終的營銷方向,這要求企業高層必須具有高瞻遠矚的系統思維和邏輯規劃,通過各種可得的資源服務于同一個目標,包括營銷合作的長期性、穩定性等。
對于馮磊來說,他認為合作更像一種長期的投資,“我期望的是長期的合作關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叫合作,叫投機。長期合作就像價值回歸曲線,價格時高時低,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趨近于產品的實際價值,也就是合作雙方的價值。和騰訊視頻《Hi歌》的合作,就符合我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