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二娃


多數和輻射相關的謠言是緣于對非電離輻射與電離輻射的區別不了解。根據前文的分類我們已經知道兩者的區別,電離輻射對人體有明確的危害。那么電磁場與非電離輻射對人體是否有健康上的影響呢。盡管有廣泛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可以確認低強度電磁場下的暴露對健康造成影響。
一、如果你暴露在了電磁場中會發生什么?
暴露在電磁場之中并不是新的現象。然而,快速發展的新技術和社交方式的改變造就了越來越多的人造電磁場來源,環境中人造電磁場下的暴露量不斷增加。每個人都暴露在以復雜的方式混合的微弱的電場和微弱的磁場之中。
即使在外界沒有電場的情況下,我們人體內也會有作為正常身體功能的一部分的化學反應產生的很微弱的電流。比如,神經會以發送電脈沖的形式傳遞信號。心臟的電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醫生可以用心電圖來記錄下它們。
低頻的磁場可以在人體中感應出環流的電流。電流的強度取決于外界磁場的強度。如果電流足夠大,會產生對人體神經和肌肉的刺激,或者影響其他的生理過程。電場和磁場都可以在人體中感應出電壓和電流,但是就算直接站在高壓電線的下方,身體中感應出的電流相比于可以產生電擊或者其他電效應的限值仍然是非常小的。
加熱是射頻電磁場的主要生理作用。在微波爐中,這一事實被用來加熱食物。人們平常接觸到的射頻電磁場的強度比可以產生明顯加熱效果的強度低得多。
到目前為止,低強度長時間暴露在射頻和工頻的電磁場下的負面健康影響并沒有得到確證,但是科學家也在積極地進一步研究這一領域。
二、國際電磁場項目
為了回應公眾日益增長的對于暴露在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的電磁場來源下可能產生的健康效應的擔憂,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6年啟動了這一大型的多學科的研究項目。國際電磁場項目整合了現有的知識與主要的國際、國家組織和科研機構可以利用的資源。
三、科學研究中的結論
在有關非電離性輻射的生物效應和醫學應用的領域,在過去30年中大約已經有25000篇論文發表。雖然部分人士認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是這一領域的科學知識廣度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的化學物質。根據最近一項對科學文獻的深入回顧,世界衛生組織做出結論,目前的證據不足以確認暴露在低強度下的電磁場會造成任何的健康后果。但是,對于生物效應認識上的一些分歧仍然存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對于健康的一般影響
一些社會公眾把眾多的癥狀都歸結于家中低強度電磁場下的暴露。報告的癥狀包括頭痛、焦慮、自殺和抑郁、惡心、疲勞和性欲減退。到目前為止,科學證據并不支持這些癥狀與電磁場中的暴露有任何聯系。至少這些健康問題中的一部分是由環境中噪音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或者由于心理上對新技術的焦慮而產生的。
2.懷孕
對于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很多不同來源的電磁場下的暴露,比如電腦屏幕、充水床墊和電熱毯、射頻的電焊機、電療設備和雷達,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的組織都進行過評估。總的結果顯示,暴露在正常環境的電磁場強度下,不會增加自然流產、胎兒畸形、低出生體重、先天性疾病等不良結果的風險。有少數的報告中,間接推測出的電磁場暴露與健康問題之間有關聯,像發現在電子行業工作的工人的子女有早熟和低出生體重的現象,但是這些結果沒有被科學界認為一定是電磁場輻射造成(要考慮到其他因素像接觸化學溶劑)。
3.白內障
在接觸高強度射頻和微波輻射的工人中,偶爾會有普通的眼部刺激和白內障的報告,但是動物的實驗結果并不支持在沒有達到加熱危險的電磁場強度下會產生這樣形式的眼部傷害。更沒有證據顯示這樣的效應會在大眾接觸到的電磁場強度下發生。(大眾接觸到的電磁場強度比工人職業的強度低很多)
4.癌癥
盡管已經進行了很多研究,電磁場是否會對癌癥的發生產生某些效應還是有很多的爭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電磁場對于癌癥真的有一定的效應,那么對于患癌風險的增加也是極其小的。目前的結果存在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對于成年人和兒童任何一種癌癥都沒有發現風險的明顯增加。
5.電磁場的超敏感性和情緒低落
一些人士報告對于電場或者磁場具有超敏感性,他們詢問身體疼痛,頭痛,情緒低落,嗜睡,睡眠失調,甚至抽搐,癲癇發作是否可能與電磁場的暴露之間有某種聯系。
幾乎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電磁場的超敏感性。最近斯堪的納維亞的研究證明這些人士在恰當控制的電磁場暴露實驗條件下沒有展示出同樣的反應。而且也沒有任何可以接受的生物機理來解釋超敏感性。在這一題目上的研究比較困難,因為不僅僅是電磁場單獨的直接效應,各種其他的主觀反應會摻雜其中。關于這一題目更多的研究也在進行之中。
6.手機
使用手機的長期健康效應是目前廣泛進行的研究題目。目前沒有發現暴露在低強度的射頻電磁場中會有明顯的有害效應。然而,面對公眾對于手機安全的擔憂,未來的研究主要針對在低強度的射頻電磁場中不明顯的有害效應是否會發生。
7.防輻射
傳說中的仙人球、防輻射背心、龍舌蘭、防輻射化妝品對于各類輻射都沒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