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中有很多精湛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描寫看似平淡無奇,卻令人感到意在言外,回味無窮。在塑造人物、塑造典型環境、展現社會主題和預示人物命運等方面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紅樓夢;細節描寫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部作品以其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登上了中國古典小說創作的最高峰。《紅樓夢》中的細節描寫在文章中看似閑筆或贅筆,可有可無,無關緊要,實際上卻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可謂是窺一斑而見“全豹”,“雖是微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1]。下面我就來談談細節描寫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一、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把人物性格寫得非常突出、非常豐滿,象雕塑似的承受著各種不同光線的照射,從而呈現著變態多姿而又統一的形象意義,這是曹雪芹塑造人物的最大特點。作者尤其善于用大量的細節描寫展示人物的性格.
在《紅樓夢》第五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中有這樣的描寫:“次日天未明,劉姥姥便起來梳洗了,又將板兒教訓了幾句。那板兒才五六歲,一無所知,聽見帶他進城逛去,便喜得無不應承。于是劉姥姥帶他進城,找至寧榮街。來到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且撣了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后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劉姥姥只得蹭上前來問道……。”
從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劉姥姥進榮國府前既激動又害怕的樣子。為了平靜自己的心情,她“撣了撣衣服”,并且“又教了板兒幾句話”,連用兩個“蹭”字把劉姥姥走路的情形勾勒得一清二楚,一系列的動作表現了劉姥姥此時緊張遲疑、小心翼翼的心理狀態,塑造出一個活脫脫的未經世面的農村老太婆的形象。再如告貸時的一段細節描寫:“只見周瑞家的回來,向鳳姐道:“太太說了,今日不得閑,二奶奶陪著便是一樣。多謝費心想著,白來逛逛呢便罷;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都是一樣。”一面說,一面遞眼色與劉姥姥。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的臉,欲不待說,今日又為何而來?只得忍恥說道:“論理今兒初次見姑太太,卻不該說,只是大老遠奔了你老這里來,也少不的說了。”……這里劉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說道:“今兒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沒得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你老來。”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里怎么叫你來?打發咱們作啥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這段細節描寫,抓住這姥姥先回“也沒甚說的”,接著“未語先飛紅的臉”,“忍恥說道”,“推板兒道”這樣一系列的動作表情,刻劃出劉姥姥貧困告貸,羞于啟口的窘迫之態,一筆不亂,絲絲入扣,再現出劉姥姥告貸時的情景,充分表現了求人之難,所以脂硯齋在此批道:“為求親告友者下一棒喝。”
二、塑造典型的環境,渲染人物心情
心理描寫是塑造典型的環境,渲染人物心情的重要手段。《紅樓夢》中常常通過一些具體細節的描寫,表現出人物在同一時刻同一動態下不同的心理狀態,將他們的精神世界表露出來,達到塑造形象表達主題的目的。一日,晚飯后黛玉去看寶玉,幾個丫頭沒聽出她的聲音,沒給她開門,使她悲泣嗚咽,哭得連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也不忍聽,“忒楞楞飛起遠避”。天人感應,悲得如此浪漫,如此美。黛玉對寶玉這一段情,也太脆弱了!愛得越深、越專一、越成為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的唯一寄托與唯一奉獻,就越發要求著、期待著對方的全部注意、全部感情、全身心的契合的歡欣,這樣的要求和期待既執著又敏銳,既強烈又脆弱,也許可以說這種感情是浪漫的,這種要求是不現實的,結果,這種感情要求必然變得十分挑剔、十分多心,不能容忍不能冷靜對待哪怕是最微小的一剎冷淡和疏失。這固然是黛玉處境的脆弱所造成的,卻也是少女的癡情所注定了的。
作者還善于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細節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里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且看五十五回如何描寫探春洗臉:……又有一個媳婦來回事。因探春才哭了,便有三四個小丫環捧了臉盆、巾帕、靶鏡等物來。此時探春因盤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環走至跟前,便雙膝跪下,高捧臉盆;那兩個丫環也都在旁屈膝捧著巾帕并靶鏡脂粉之類。平兒見侍書不在這里,便忙上前與探春挽袖卸鐲,又接過一條大手巾來,將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盆中盥沐。那媳婦便回道:“回奶奶、姑娘!家學里支環爺和蘭哥兒一年的公費。”平兒先道:“你忙什么?你睜著眼看見姑娘洗臉,你不出去伺候著,倒先說話來!二奶奶跟前,你也這樣沒眼色來著?姑娘雖然恩寬,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說你們眼里都沒姑娘,你們都吃了虧,可別怨我!”唬得那個媳婦忙陪笑說:“我粗心了。”一面說,一面忙退出去。
我們看見了“大家規矩”的一角;洗臉得有好幾個人侍候,而且把人當臉盆架,甚至還不如那站立著的臉盆架!這一細節描寫是對封建貴族無情的揭露。
三、表現深刻的社會主題
為了表現封建教育的崩潰,封建統治后繼無人,作者抓住了榮寧二府淫亂成風的一些細節:第六十六回,湘蓮跌足一叫:“這事不好,斷乎做不得了。你們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干凈,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我不做剩王八。”一席話罵盡了寧府。東府如此,西府亦然。賈赦雖然一大把年紀,又做大官,但仍漁色無度,“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放手了”。《紅樓夢》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暴露了封建地主貴族階級內部的腐敗,封建統治的黑暗,封建制度在經濟上政治上都到了崩潰的邊緣,走向滅亡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為了表現賈府經濟上的崩潰,作者抓住了第七十二回辦了一下老太太的生日,就用光了全部家當,竟然要偷出老太太的東西去當銀子用。為了應付一個太監二百兩銀子的索取,王熙鳳就要當去自己的項圈等細節。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賈府在經濟上已到了財源枯竭的地步,外面的架子雖未倒,內囊早就盡了上來,跟省親之時銀子花得象淌海水似的相比較,這是多么巨大的變化。所有這些,都說明了探春理家時執行的興利除弊、開源節流的改革措施,不能挽救賈府經濟上的崩潰。賈府如此,其他封建貴族又是如何呢?第五十三回領春祭恩賞時賈珍講了這樣一個細節:“除咱們這樣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襲窮官兒家,若不仗著這銀子,拿什么上供過年?”可知這些人家跟賈府相比又更加不如,連上供祖宗也要依靠皇上所賜。全部封建貴族都在經濟上走向崩潰,剩下一副搖搖欲倒的空架子。正是這些細節描寫的存在,深化了《紅樓夢》的主題,在寶黛的愛情悲劇之上增加了時代的社會的政治色彩。
四、預示人物的命運
《紅樓夢》在語言上帶有暗示性的特點,通過語言上的暗示來推動情節的發展,而語言上的這種暗示性又是通過一個個的細節描寫來達到目的的,因而這樣的暗示也就顯得非常自然,讓人讀過之后回味無窮。《紅樓夢》里賈雨村訪問甄士隱時,描寫甄家丫鬟有這樣一番心理活動:這丫鬟忙轉身回避,心下乃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說的什么賈雨村了,每有意幫助周濟,只是沒甚機會。我家并無這樣的貧窘親友,想定是此人無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固之人。如此想來,不免又回頭兩次。從字里行間看,甄家丫鬟因為欣賞賈雨村的“雄壯”相貌,存了濟貧扶困之心,本意只不過是惜貧助困而已。哪知,賈雨村將丫鬟的回頭看成是對自己有情,做官后將此丫鬟要去,最后成了正室夫人。甄家丫鬟“偶因一回首,便成人上人”,無他原因,其名“嬌杏”——僥幸。賈府里的四位小姐,系“金陵十二釵”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她們的名字依次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因“大小姐恰逢正月初一所生,故取名元春”,余者從其“春”字。“春”字通常被認為是“春紅香玉”四個艷字之一。賈府這樣一個大家族,鮮花著錦,把艷字“春”用在取名上,合情合理,并非故意顯現雍容華貴而選用的,算不上“落此俗道”。且在“春”字前加上了“元、迎、探、惜”,使四個字變的別致優雅,委婉清新。仔細聽來,四個字連起來恰是一句作者抒發無限深沉感慨之詞的“原應嘆息”的諧音。原應嘆息,深深表達了作者對四位小姐不幸的遭遇的嘆息和同情,也是作者對無命補天和對賈府之衰亡的嘆息與無奈。賈府里的四位小姐身處豪門望族,她們的首席丫鬟則以“琴棋書畫”四字來命名,分別是“抱琴、司棋、侍書、入畫”,這既符合大家小姐的風范,也符合她們的性情,甚至與她們的命運相聯系。這樣的取名簡直是天衣無縫。
五、結語
《紅樓夢》在細節描寫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吸取了其中有益的東西,加以綜合發展,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正是這些精彩的細節描寫使得紅樓夢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中國古代小說創作的頂峰。所以我說抽去了所有細節,也就沒有《紅樓夢》了。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
[2]周汝昌.紅樓藝術[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3]袁行霈.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姓名:刁曉丹,大學本科,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