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摘要:油畫的發展從寫實走向抽象,從單一形象發展成為多元繪畫技藝,從蛋彩畫發展形成世界繪畫的重要畫種之一,其繪畫發展難免走進誤區。經過超寫實和抽象的極端發展也有利于認清油畫藝術發展的方向,矯正油畫繪畫藝術的審美失落。
關鍵詞:油畫;超寫實;抽象藝術
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后經“油畫之父”Jan Van Eyck對繪畫材料進行改良后形成了西洋畫的主體畫種之一。油畫材料是用天然植物油和顏料等元素進行比例調和而成的,這種顏料不透明,覆蓋力強。經過這種顏料進行繪畫不僅可以表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色彩,而且畫面還不會變色,保持光亮同時油畫本體還具有層次感和立體感。但在反傳統思潮的影響下,油畫傳統審美觀念被顛覆,而作為走在反傳統最前沿的超寫實和抽象油畫,開始脫離審美這一美術藝術最重要的要素。
一、油畫藝術的審美特性
油畫藝術的形象是油畫藝術家想要表達給觀眾的一面情感鏡子,作品中的形象繪畫已經不是現實中的具體形象,而是融合了畫家內心的情感世界和思維方式,并將其形象表達來引發觀眾審美觀念和思想境界的共鳴。油畫藝術的形象性是通過現實世界到畫家情感世界,然后通過油畫藝術的形式表現形成油畫畫界,最后到達觀眾情感世界的形象表達形式。相當于鏡子對現實畫面的兩次折射變化和傳達。油畫藝術的形象性也是油畫審美的“第一印象”。比如弗拉戈納爾的《秋千》描繪的是當時社會放蕩的生活方式,畫家通過現實生活的形象刻畫,畫面中的青年紳士心花意亂,男女之間肆無忌憚的打情罵俏還有秋千上賣春少女的風情泄露都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形象寫照。通過這種畫面的表現形象,能引起觀眾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情感碰撞,使畫面產生了美麗的藝術表象,這也就體現了油畫審美藝術的形象性。
二、超寫實和抽象藝術審美的失落
油畫審美的失落是超寫實和抽象藝術極端化追求而導致的。在18世紀初期,由于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對油畫藝術發展影響、對個人主觀情感的宣泄和夸大表達導致油畫一度陷入盲區。油畫的形象、色彩和光感和諧都不再重要。“個性化”的繪畫追求和主觀情感的宣泄是當時油畫發展的主流思想。油畫繪畫從原本的“完形”歧化發展成為“變形”,最后打破了油畫中的所有繪畫技法,完成了從具象到抽象的蛻變,從而形成了“無形”的油畫繪畫面貌,油畫藝術也呈現了抽象極端發展的趨勢。
抽象油畫是憑借創作主體直覺和想象力的隨意發展為支撐點進行抽象創作的,否定傳統繪畫中任何具有象征性、說明性和文學性的表現手法。顛覆了傳統油畫繪畫中的審美觀念,極力避免、反叛傳統油畫中的東西。進行單方面情感的肆意宣泄,將個人情感毫無邏輯的揮灑在畫布上然后進行文字闡釋和情感想象。這種油畫的繪畫方式是完全以主觀為本體,沒有考慮欣賞者的審美觀念。繪畫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欣賞者帶來美學上的視覺享受和精神享受,這種不致力于欣賞者角度為創作的主觀臆斷形式是油畫藝術發展的誤區。當藝術作品逐步遞進發展成為“無形”并不是大象無形的繪畫境界,油畫的作用就是要通過色彩搭配來進行形象刻畫進而反映現實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一種藝術形式,如果脫離了這種形象美的審美意識的抽象畫充其量也就是一串沒有生機活力的繪畫符號。
超寫實油畫追求的是人物個性的刻畫而忽略了自然美的藝術表達。為了塑造典型的藝術作品形象,追求油畫對象的真實性和相似性,油畫創作常常另辟蹊徑,通過研究色彩比例、明暗、透視等色性、色度來豐富色彩搭配的多樣化追求。雖然超寫實將圖片繪畫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但是超寫實油畫下卻看不到一絲情感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交融與表達。蒼白的面孔,空洞的眼神,呆滯的動作每一個細節都被刻畫成了圖片,這種寫實的極端追求失去了審美價值和意義。傳統寫實主義是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具有層次性的情節,傳統寫實是將現實環境中的因素關系相互關聯來進行情感的表達和思考。超寫實違背了這種油畫藝術的情感追求,如果說超寫實還有一點值得肯定的話,那就是對寫實繪畫技藝的炫耀了吧。
三、超寫實和抽象藝術的正確審美
油畫憑借獨具特色的色彩魅力極大程度的豐富了人類的視覺享受和精神滿足,在自然美、形象美和理想美的探索描繪中達到了所有繪畫技術難以企及的審美境界。因此傳統繪畫的發展應該是以審美為根本宗旨進行發展探尋的。油畫的發展是相對緩慢的,繪畫所表現的精神世界各不相同,但是繪畫的技法和方式多種多樣,繪畫的發展應該是對繪畫技法進行挑戰來衡量畫面的美學感受。單一的追求片面化的藝術表達形式會導致油畫審美的失落和迷失。油畫在創造三維空間幻覺和自然對象的形象表達方面都超越了其他畫種,油畫中運用高潮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顏料對事物進行自然美學的創作能喚醒人的精神之美;在各種繪畫表達中,理想美是經過自然美提煉和創新形成了一種具備美好主觀愿望的畫質美,超寫實藝術也是片面追求理想化藝術形式下的物象刻畫才導致寫實技法的極端失落的;在油畫發展的后期主要是形式美學的探索和挖掘,也是油畫技術成熟期后的發展呈現姹紫嫣紅的姿態。
油畫藝術的審美特性揭示了藝術家的內心世界的藝術追求和情感變現。油畫景物的描寫都是通過意境來進行刻畫的,通過色調的感染和情感的表達來賦予油畫具有生命力的靈魂特征。比如《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再現了一群衣衫破爛的纖夫在烈日下艱難拉纖的情景,畫面的審美從具象表達的形象性,再到繪畫情景的再現性和創新性都具有巨大的張力和思想藝術空間,通過形神的表達刻畫似乎能夠產生出立體化的感同身受的錯覺體驗。優秀油畫作品的審美價值會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和震撼,并在心中產生深刻的油畫烙印。這種審美特性是不會隨著時間而抹去,這也充分表明了油畫審美觀念在油畫創作中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力。
四、結語
油畫在其發展中產生了很多繪畫技巧和畫風流派。在反傳統思潮的推動下,超寫實油畫藝術和抽象油畫藝術的極端發展造成油畫審美觀念的失落。超寫實手法和抽象技巧單一的追求油畫創作的主要因素,分別把具象和抽象兩種藝術形態推到了油畫藝術的兩個對立極端,這種油畫單一技法的主觀追求迷失了繪畫藝術的本質,同時也失去了超寫實油畫和抽象油畫的審美概念。
【參考文獻】
[1]涂海峰.淺談油畫風景中抽象化元素的存在及其審美特質[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3,(9):36.
[2]張旭.寫實油畫中的抽象因素探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