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慧
一、人文色彩是什么
人文色彩是哲學理論、世界觀。在歐洲歷史中,人文色彩用來描述14到16世紀之間比較先進的思想,在其間文化和社會上的變化叫文藝復興,教育上的變化稱為人文色彩。人文色彩在宗教中與宗教的信仰傳統結合,認為人有參加儀式和規則的需要,并組織團體來滿足人的這種需要, 在啟蒙運動中,它不靠宗教來回答道德問題,超自然解釋被忽略。人文色彩沒有統一的定義,許多個人稱自己或被稱為人文色彩者,而他們的世界觀很不相同,觀念也是非常矛盾。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和弗里德里?!は盏娜宋纳时环Q為歷史主義,威廉·馮·洪堡的人文色彩與啟蒙運動的也完全不同。人文色彩的定義是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改變的。
二、“人文色彩”的體現
在人類思想精神方面人文色彩也叫人文精神,是關心人以及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以及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其體現在美術創作上,重視描繪現實生活,重視對人倫關系及情感的表現,呼喚人性覺醒,對人的本質力量充分肯定。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也處處體現人文色彩的存在。中國現代教育文化對人文色彩的關注也很多,在居家生活中,以人為本設計,創造人性和諧生活環境,無不顯示濃郁的人文色彩。
三、版畫的創作題材
中國民間版畫在生活中是群眾經常能見到的藝術形式,以陳老蓮為代表的一些畫家親自參與木刻版畫并創作“水滸葉子”等作品,在中國木版畫創作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從而,形成中國木版年畫創作區域不同、各領風騷的藝術形式流傳至今。
歐洲版畫普及率較高,在中國卻屬于小眾文化,由版畫衍生出的“藏書票”更屬于小眾中的精品,叫小版畫或“版畫珍珠”。
創作性版畫是美術和印刷術相結合的結果.其創作題材不僅反映現實生活場景,還強調個人的情感傳達,探索多樣版畫語言。版畫創作題材不由畫家本人喜好決定,它應該受人文色彩生活的各個層面的影響。
四、人文色彩運用于版畫
中國版畫藝術創作還很年輕,創作版畫雖起源于西方,但中國有千年復制木刻的深厚積淀,尤其是人文色彩的應用。近代版畫由魯迅先生倡導作為獨立藝術創作引入中國,開啟版畫創作新時代,它不再是畫、刻、印分工明確的職業,而是成為了自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門藝術。版畫藝術家們將思想觀念朝向現實生活,用木刻藝術呈現中華民族人文色彩變遷,用作品來講述世間萬象。
五、現代人文思想的變化歷程
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現代,東西方人文思想有著豐富多彩的變化歷程,無論是強調人的可貴,提倡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還是以儒學為主要思想的人文主義無不體現著時代烙印。直到全球文化思想共融的今天,什么“人本位”、“個人觀念”、“自由觀念”等多種思想體現,處處反映了個人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多樣性。
六、延伸應用
到近現代中國版畫藝術家們從認識、研究外來文化到通過東西方文化的比較看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不朽魅力,達到了觀念上的日漸成熟。中國版畫藝術家開始發揚中國傳統藝術中的人文精華,展現民族人文色彩精神和自己的理想、追求。民間美術為什么擁有最多的參與者,是因為它是被大多數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帶著濃郁的人文色彩精神。藝術來自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版畫藝術創作也同樣需要人文色彩體現。
在中國國內版畫展覽中,版畫作品的尺寸越來越大,形式越來越多,體現著很強的西方現代構成意識,制作技術推陳出新,但當中大多作品晦澀難懂,與觀者距離拉大。藝術家都在談構成,講技法,可藝術不能閉門造車,版畫藝術更不能只顧著畫面好看,形式感強,而沒人文色彩的表達。我們活在這個時代,作品就應該顯示這個時代的烙印,這樣才會引起更多的共鳴,使版畫創作的藝術語言和形式更具有人文性和獨特性,它可不是對原有藝術形態的回歸。
參考文獻:
[1]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王伯敏.中國版畫通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
[3]世界版畫史[M].人民美術出版社.
*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人文色彩對版畫創作的重要性及其延伸應用》(項目編號CX2015SP276)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學生)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