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興 韓萬東
摘 要:本文主要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主要指導思想,結合內蒙古礦業經濟發展狀況,對內蒙古礦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策提出了建議,希望可以帶動內蒙古礦產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礦產經濟;循環經濟
礦產資源的開發直接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傳統開發模式在開采的時候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嚴重影響了生態自然環境,讓礦產資源的開采受到限制。在可持續經濟的發展基礎上,如何讓有限的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是礦產經濟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 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內蒙古礦產經濟的發展
可持續理論在長期發展的積累下形成,當全球環境污染嚴重時,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發布了《我們共未來》的文章,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首次提出,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會對后代的生存造成影響。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必須實現以人為本。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只有做到以人為本,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提出后,受到人們廣泛重視。21世紀,我國經濟呈現飛速增長狀態,人們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在礦產進展中,供求與需求存在了很大的矛盾。對地區性礦產資源進行探討可以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國民經濟穩定的增長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內蒙古礦產是我國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必須對地區礦業和經濟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尋找出一條適合經濟發展的路線,實現環境友好發展,讓社會資源環境達到協調發展。
2 內蒙古礦產的情況
內蒙古地下產業十分豐富,儲存的資源量十分大,根據不完全統計,內蒙古地下保守礦產價值可以達到13萬億元左右,對于開發具有重要價值。經過對內蒙古地下礦產的探索可以發現,內蒙古地下礦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礦產資源的儲存種類十分復雜:在全國礦產資源的探索中發現150多個品種,在內蒙古就能發現120多個品種,煤炭儲蓄量非常豐富,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比較充足。(2)煤炭和稀土是主要的支柱性資源:內蒙古煤炭層比較穩定,厚度比較大,埋藏淺,為大力發展電力提供了條件,承擔著比較重要的北煤南運和西電東輸的重大任務。資源的潛力十分巨大,具有世界市場潛力。(3)共生礦比較多:內蒙古地區的單一礦產少,生礦較多,生礦的生產可以提高礦產的綜合利用率。由于技術和設備等條件制約,導致內蒙古資源不能進行有效利用,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3 內蒙古礦業經濟在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內蒙古雖然在礦產資源上具有很大優勢,但是傳統資源開發已經讓很多資源造成了浪費,現如今,內蒙古產業在礦產資源的開采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資源勘測的程度比較低,內蒙古的礦產資源雖然非常復雜,但是石油、有色金屬的含量卻比較少,資源勘測能力對開采具有一定制約。(2)采用粗放型方式進行開采,造成了嚴重浪費;由于資金、設備和人力資源的限制,在資源開采的時候,絕大多數采用粗放型開采方式進行,存在大礦小開采、胡亂開采和資源浪費等現象出現。(3)礦產相關法制建立不健全,在內蒙古很多地方的法制不能建立,導致產權之間的關系不清楚,許多地方政府冒充版權主進行資源開采,讓無償開采和有償開采的關系非常紊亂,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比較嚴重。(4)區域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受經濟水平的制約,內蒙古在資源開發和投資方面受到限制,資源開采挖掘的力度不足夠,很多開采的機器都出現陳舊、半機械化等。內蒙古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單一的產業,特色石油、天然氣等稀有資源不能得到充分開采。(5)礦產的行政管理工作進展比較落后,礦產現在還沒有建立比較全面的管理制度,不能對礦產進行資源的規劃、整改和管理。政府在管理礦產方面依然存在欠缺,不能發揮政府的基本職能。
4 內蒙古礦產資源循環發展模式
隨著礦產資源的開采,內蒙古的經濟得到顯著進步,在經濟增長的時候,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內蒙古的長期發展。在經濟發展的時候,付出了嚴重的環境代價,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內蒙古必然的選擇。傳統資源開發模式主要以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為主要模式,進行單向經濟發展;循環經濟在發展的時候,主要以低投入、高利用和低排放為特征。可持續發展理念,主要使實現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生態經濟模式,主要實現清潔、生產和資源利用,可以進行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的協調。
5 內蒙古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雖然循環經濟已經在內蒙古地區的大型企業中實施,但是還有一些礦產企業存在礦產資源浪費現象,循環經濟對于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在進行改造的時候依然需要政府進行相應政策的指導,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建立礦產市場化觀念,讓政府和企業分開進行干預,依照市場化經濟的要求,對市場的經濟化要求進行一定的干預。
(2)按照市場經濟化運轉的情況,制定適合內蒙古地區發展的政策,對礦業的經濟系統和結構進行整合。國有礦產在發展的時候,必須建立挖-采-選一體化經營,讓產業化結構得到新升級。
(3)根據礦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礦產在開采管理系統得到完善,實現礦產信息化控制。
(4)完善資源開放和環境的保護策略,建立礦山企業準許進入政策、礦山用地恢復制度、礦山環境治理保護基金制度。
(5)實施防治化建設,對礦產開發和治理的管理體制進行改善,加強礦產資源管理,讓礦產資源利用合理化手段進行開發。
6 結語
內蒙古礦業資源十分豐富,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內蒙古礦產經濟的發展進行分析,對內蒙古礦產的情況和內蒙古礦業經濟在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闡述,針對性地提出內蒙古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促進內蒙古礦產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翠霞,蘇士杰.內蒙古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J].西部資源,2004,(3):34-35.
[2]耿林,彭潤民,劉曉玲.內蒙古礦產可持續開發存在的問題及戰略對策[J].礦產保護與利用,2006,(3):12-17.
(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