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隔代教育”是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我國是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對隔代教育如何看待,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隔代教育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每個人都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我們有選擇隔代教育的充分理由,但是,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筆者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隔代教育;存在問題;方法;措施
一、隔代教育的定義及背景
現代社會,年輕父母或者由于工作繁忙,或有由于離婚等原因,將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承擔起照顧第三代的責任,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歐美國家孩子很小就進幼兒園、托兒所,長到18歲就獨立成人,因此,基本上不存在隔代教育。有一項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城鎮(zhèn)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隔代教育現象只會愈來愈普遍。
當然,對隔代教育如何看待,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隔代教育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每個人都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顯而易見,我們有選擇隔代教育的充分理由:首先,祖輩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豐富,可以為教育孩子提供充足的資本和權威,祖輩豐富的人生經驗可以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少犯同樣的錯誤;其次,老人有豐富的育兒經驗,畢竟老人親親苦苦將自己的一代子女拉扯大,對于怎么教育孩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而且祖輩擁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相比年輕的父母,祖輩有更為充足的耐心;另外,由于血緣關系的存在,老人會本能的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從而使隔代教育的成功獲得了充足的心理基礎,多數祖輩有一種兒童心理,很容易和孫輩形成融洽的關系,可以為隔代教育提供寬松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上述理由,使隔代教育的成功成為可能。
二、隔代教育可能存在的問題分析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極盛教授認為,做家長的,特別是隔代家長們的素質遠遠落后于時代發(fā)展和孩子成長的要求。王極盛教授在數萬人中間做的一項調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長沒有學習過如何教育子女這門學問,其中,隔代家長的這個比例接近100%。因此,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會簡要的概括一下隔代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隔代教育容易形成祖輩對孫輩的溺愛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祖輩家長對孫輩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過度疼愛孩子而“護短”,致使孩子的弱點長期得不到矯正。這樣,讓孩子在溺愛中成長,容易將孩子培養(yǎng)成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社會生活的風浪。
(二)祖輩的教育思想陳舊,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
許多祖輩家長不顧時代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仍用老觀點要求孩子,教給孩子過多的老經驗,缺乏開創(chuàng)性精神和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王極盛教授在數萬人中間做的一項調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長沒有學習過如何教育子女這門學問,其中,隔代家長的這個比例接近100%。因此,隔代教育存在的顯著問題便是祖輩教育思想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
(三)孩子過多的與祖輩生活在一起,造成孩子與親生父母之間關系存在隔閡
孫輩長時間和祖輩在一起,和父母相處時難免產生隔閡。使其很難與父母產生良性互動。祖輩家長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造成孩子很難接受其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批評,還容易形成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難以進行。
(四)隔代教育有可能使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有一項資料顯示,中國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與隔代教育有關。有不少問題少年從小都是由祖輩家長帶大的。當前在研究青少年網絡成癮綜合癥時,結論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發(fā)狀態(tài)。這和孩子的隔代教育,沒有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很大的關系。年輕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權、撫養(yǎng)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三、隔代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針對隔代教育中可能存在和出現的問題,通過筆者的觀察和體會,筆者提出了以下幾條比較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措施。
(一)針對祖輩對孫輩容易形成溺愛的情形,孩子的父母應該和祖輩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對孩子教育形成統(tǒng)一的思想認識。孩子的家長要定期就孩子的教育問題與祖輩家長進行溝通,將自己對如何教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及時的向祖輩家長傳達。從而,使祖輩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中貫穿著孩子家長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時,要不斷傾聽祖輩家長關于孩子的教育思想,盡可能做到對孩子教育形成統(tǒng)一的思想認識。
(二)祖輩家長要積極學習接受新的思想,學習新知識,提高對現代社會的認識,盡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yǎng)教育孩子。祖輩家長由于成長的時代和年齡所限,對現代社會的高速變化認識不足,教育孩子的思想和觀念難免落后,因此,隔代教育對祖輩家長不斷學習的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想要將孫輩教育好,祖輩家長要不斷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不斷的解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認識社會的水平。接受新的知識,學習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yǎng)教育孫輩。
(三)孩子父母要盡可能多的抽出空余時間陪伴孩子,不要將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由祖輩掌握,應切實對孩子負起責任。只有孩子的家長切實抽出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切實負起責任,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我們80年代提出過一句話:再窮不能窮孩子。今天,筆者要說,在忙不能忙孩子。將自己空余的時間多交給孩子,培養(yǎng)良好健康的親子關系,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孩子以后在社會生活中才能開出燦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作者簡介:王征,河南商丘人,蘭州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與教育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