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中,“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命價值的體現”,班主任工作不僅是培育學生的工作,也是自我人格完善,提升生命價值的高級活動。
關鍵詞:愛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班主任工作
我們大多數老師都做過班主任,有的老師認為做班主任工作很辛苦,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覺得沒什么樂趣,我認為苦和樂是一種心境,樂生樂,苦生苦,人食五谷雜糧,不可能沒有煩惱。那么,結合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談談班主任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的三點做法。
一、愛生如己
愛生如已,就是教師要率先垂范,把學生當作自己,象愛自己一樣去關愛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處理事情。在德育工作方面,要“以學生為本”,決不能“高高在上”,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隨時從學生角度出發想想,“為什么會這樣”,多想想“假如我是學生會怎樣”,對待學生少苛求,多寬容,少埋怨,多理解,少指責,多尊重,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正確引導他們科學、健康發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無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時候,別急躁,想想:假如我是學生,我喜歡老師用什么方法授課?老師講些什么內容我才感興趣?在教育學生時,當學生屢勸不聽、屢教不改的時候,想想:假如我是學生,當我犯了錯誤,我希望別人怎么對我?當學生失去理智、頂撞冒犯你的時候,別發火,想想學生的苦衷,為什么會這樣?……把學生當作自己,象愛自己一樣去關愛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這樣,不但輕松解決了問題,還能使自己得到反思和提高的機會。因此,愛生如已可以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苦惱,多一份快樂。
二、教生如子
每個班集體都是一個大家庭,每一位學生就是家庭中的成員。班主任承載著“父母輩”的功能,“培養”和“教育”孩子,細心“呵護”,辛勤養育、全身心地投入,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是班主任的職責。班主任工作中,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自立和處理能力;嚴慈相濟、精心呵護,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識傳給學生,使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做人。學生生病了,老師擔心;學生學習進步了,老師開心;學生犯錯誤了,老師憂心,學生屢教不改,老師有足夠的容忍度。假如每一位老師教學生,就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樣,那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因此,班主任教育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般有耐心。
2013-2014學年,我擔任班主任的班有一個叫張穎的女生,她非常厭惡學習,厭惡家庭,在學校她對學習毫無興趣,認為課堂就是監獄,在家里時時埋怨母親啰嗦、封建,怪父親無情,視家如地獄。于是她的行為表現得極端反常,在校談戀愛,在外面以上網為主要活動,甚至有一次還因朋友的背叛而自殺過,她多次說過:“我從沒想過能活多久”。面對該生,我曾一度手足無措,一味叫她認真學習?這當然是行不通的,我想,假如她是我的女兒,我該怎么辦?我總不能把她放棄不管吧!于是我找她聊天,聊家庭,聊人生,聊網絡,盡量找她感興趣的話題聊,通過與她深入接觸,我發現她變成今天這樣,是因為缺少家庭的溫暖,于是我從日常生活出發,對她投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并通過日記、書信、電話等方式不斷與她溝通,提醒她多站在他人角度去想問題,讓她更多理解、體諒別人。她生病時,帶她去醫院看病,讓她感受到慈母般的溫暖的同時體會生命的可貴。平時多分配任務給她,讓她找回自我。另一方面,我又與她父母溝通,勸他們多站在其女角度處理問題,不再一味強調學習成績,動輒打罵孩子,在外要給孩子面子,在家里要給孩子溫情。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后,這名學生慢慢改變了學習的態度和對待家長的態度,放下了兒女私情,發奮學習,期末統考獲得了全班第五名的好成績。當知道成績后,她專門打電話向我表示感謝,感謝老師為培養自己成才而付出辛勤和汗水,電話那頭,我感受到學生真摯的情懷,同時也收獲了成功的快樂。
全國優秀班主任竇桂梅老師曾說過:“我深深地感謝十幾年的班主任實踐,也深深地感謝我的班級和我的學生,因為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著,我時時感受著這種成長的幸福和快樂。”“我常常慶幸自己這輩子當了老師,慶幸遇上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因為有了他們,我的生活和生命才更加充實。”如竇老師所言,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學生,看著學生慢慢地成長,做班主任的我們又哪會不快樂呢?
三、待生如友
如果教師能夠把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對待,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尊嚴,多給學生一份關愛和溫暖,那么師生關系肯定會融洽和諧。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老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共同學習、生活,共同進步,共同體會成功的喜悅。這種和諧、融洽、友好的班集體是最容易創造奇跡的。
老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引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動力,有了這種情感和動力,師生的目標才能一致。老師的愛是使學生產生自尊、自愛、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學生具備這種精神力量,師生關系才能提高到較高層次的水平。我們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就得讓學生喜歡你、親近你,愿意聽你的話。特別是對那些學得很苦、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我們更要經常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讓愛與關懷如春雨滋潤他們的心田。
總之,班主任工作雖然有苦有累,但在奉獻自己的火般熱情的同時,卻能收獲成功的喜悅。如果承認教育是師生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的話,我們就不能只看到教師的付出,也應該看到來自學生心靈的清泉對我們心靈的滋潤。班主任工作不僅是培育學生的工作,也是自我人格完善,提升生命價值的高級活動。工作中,如果我們能用愛關心呵護學生,如愛自己般愛學生,如教自己子女般去教學生,如對待朋友般對待學生,那么,我們在培養學生成長,給學生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創造快樂,使自己的生命價值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賴華強.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3]齊學紅.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優秀班主任成長之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張翌聚,1984年,男,中學歷史教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經濟方向。廣東省廉江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