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出現了幾例轟動全國的冤假錯案,例如“趙作海錯案”、“叔侄強奸錯案”案等等,每一例錯案都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不禁讓人質疑刑事訴訟程序到底發生了什么病變?公訴工作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又是檢察環節的最后一道關口,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因此,檢察機關首先要從檢察環節認真分析錯案形成的原因,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保障被告人合法權益,確保法律公平正義。
關鍵詞:冤假錯案;公訴工作;原因
刑事錯案的發生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損害。對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也相繼撰文,“一定要堅守防止冤假錯案的底線。”汲取錯案教訓,預防和糾正錯案必須把好案件訴訟中的每一個關口,保證辦案質量。
一、冤假錯案發生的原因
(一)執法理念落后
1.重視打擊犯罪,輕視人權保障。分析一些錯案的形成與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某些檢察人員執法理念的落后成為錯誤執法行為的原因,從而成為錯案的原因之一。這種理念的落后表現為打擊犯罪的理念很突出,但保障訴訟人權的理念微弱。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因為錯誤的司法行為而使人權遭受嚴重侵害不關心、不重視。在他們的觀念中首先關心的是讓犯罪嫌疑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沒有成為一種明確而深刻的理念。二是容忍程序非法行為對訴訟參與人人權的侵犯。
2.重視實體公正,輕視程序公正。不少檢察人員習慣地認為,只要沒有弄錯案件,只要法官最終作出有罪判決,即使違反法定程序,也不會影響公正。基于這樣的理念,偵查機關的程序違法行為得到檢察環節的容忍和默認。有時犯罪嫌疑人向檢察人員控告先前偵查階段上受到受到了刑訊或者騙供等不公正的對待,辦案人員也是聽而不聞,敷衍了事。
(二)缺乏對事實和法律負責的高度責任心。
1.工作粗疏以致案件事實和證據材料中的疑點難以被發現。凡是錯案,通常在案件事實和證據材料方面會存在疑點,但疑點只能被具有高度工作責任心的人發現。
2.發現錯案風險時抱僥幸心理。工作責任心不強的辦案人員不在排除疑點、解決矛盾上下大功夫,而是寄希望于法院在審判時同意和接受自己的觀點,寄希望于在出現爭議時與法官溝通或者請有關部門出面協調,以達到讓法院作出有罪判決的目的。
(三)定案證據存在重大瑕疵
從發生的幾起錯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定罪的證據不是存在相互矛盾,就是存在瑕疵,也就是證據達不到確實、充分的定罪要求。我國《刑事訴訟法》一直強調,審查起訴案件要達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標準,由于個別公檢法辦案人員法律素養不高,往往忽略定案證據存在的微小問題,錯過了取證最佳時機,從而使微小的問題逐漸發展為巨大漏洞,或者在無法收集到更為直接證據時,放松對證據的審查力度,降低審查標準,得過且過,草草定案。當然傳統錯誤的“疑罪系有罪”的司法觀念,也可能導致錯案的發生。
二、檢察機關冤假錯案的預防措施
加強案件管理、規范辦案程序,是提高公訴案件質量、維護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以完善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為重點,根據辦案流程建立公訴案件質量管理機制,使辦理案件的各個環節和全部活動都圍繞案件質量開展,以促進公訴案件質量的提高。
(一)牢固樹立現代執法理念,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
首先,要樹牢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理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端正執法思想,堅守執法為民的職業良知,把防止冤假錯案作為不可逾越的職業道德底線,摒棄那些過時的、錯誤的、不符合法治進步要求的思想和觀念。其次,筑牢杜絕冤假錯案的思想防線。堅決摒棄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重口供輕證據、重有罪證據輕無罪證據、重協調配合輕監督制約等陳舊觀念。再次,增強工作責任心和案件質量意識。把案件質量放在首位,從嚴、從細、從實審查每一起案件,絕放過任何可能出現問題的執法環節,確保懲治犯罪不枉不縱、不錯不漏。最后,牢固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執法理念。
(二)以確保案件質量為目標,強化辦案責任制
為確保公訴案件的質量,在公訴工作中實行主訴檢察官、部門負責人、分管檢察長分級負責制,圍繞提高案件質量這一目標,層層落實責任,分工明確,責任具體。首先,強化主訴檢察官的責任。堅持責、權、利統一的原則,通過向主訴檢察官充分放權,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訴檢察官的主導作用。其次,強化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制定了公訴科科長、副科長工作職責,規定部門負責人除負責公訴工作的宏觀把握和內外協調外。再次,強化主管領導的責任。
(三)通過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刑事訴訟專門機關之間訴訟關系錯位問題
我國刑事訴訟中公、檢、法三機關訴訟關系錯位,制約不足、配合有余是我國刑事冤假錯案多發的基本的體制性原因。現代刑事訴訟之所以要將偵查權、起訴權和審判權交由不同的國家專門機關行使,基本的制度設置初衷就是通過分權達到互相制約、互相監督,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司法公正目的。
(四)建立精英化的檢察官隊伍,注重檢察人員的素質,提高辦案水平,防范冤假錯案的發生
人是訴訟的根本,也是防范冤假錯案的基本主體。沒有精英化的司法官隊伍,即使法律制定得再精良、嚴密,要有效地防范冤假錯案恐怕也只能是一句空話。從檢察機關的角度而言,精英化的檢察官隊伍建設無疑是檢察機關防范冤假錯案的根本,這也是檢察機關防范冤假錯案的努力方向。
在現代社會,懲罰一個無罪的人帶來的危害要比懲罰一個有罪的人帶來的危害要大得多,因此在司法信任危機比較嚴重的當下,嚴防冤假錯案的發生已經刻不容緩。保證案件質量是正確履行公訴職能的基礎,是維護司法公正的保障,也是公訴工作永恒的追求。公訴人在實踐中要積極探索建立案件質量保障機制,努力提高公訴案件質量、防止錯案的發生,確保在公訴環節的公平、正義,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趙秉志.防范冤錯案件中法治理念的重塑[N].法制日報.2013 -07-17.
[2]陳國慶,李昊昕.健全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工作機制[N].檢察日報,2013-9-16.
[3]宋英輝.刑事訴訟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錢姿彤,陜西省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