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戲夢人生》開始,這已經是侯孝賢22年來第7次戛納之旅,此次終于正式封神。《刺客聶隱娘》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能讓侯孝賢以大師的高度征服戛納評審委員會?
詞少而精
全片臺詞極少,女一號舒淇說她把自己的對白數了一下,只有16句話。電影里的每一句對白都是經過精心琢磨的,堪稱少而精——
“以后遇此輩,先殺其所愛,然后殺之。”
“劍道無親,不與圣人同憂。汝劍術已成,卻不能斬絕人倫之親!”
“罽賓國國王得一青鸞,三年不鳴,有人謂,鸞見同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青鸞見影悲鳴,對鏡終宵舞鏡而死。”
“我跟師父學劍,第一年,劍長二尺,刀鋒利可刃毛。第三年,能刺猿狖,百無一失。第五年,能躍空騰枝,刺鷹隼,沒有不中,劍長五寸,飛禽遇見,不知何所來。第七年,劍三寸,刺賊于光天化日市集里,無人能察覺。”
“師父教導我,凡鳥獸一定藏匿形影,所以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鷹色隨樹,同化于物類之中,冥然忘形。影無形,響應聲,無形則無影,無聲則無響,是謂隱劍。”
打斗不復雜
約兩小時的電影里,打斗戲不超過十場,每場短則數秒,長則一分鐘左右,總共加起來不到十分鐘。而且,對于打的動作也并沒有過多展示。比如開場,聶隱娘用羊角短刀殺騎在馬上的官員,只是一瞬間的事兒,并不渲染。比如,“聶隱娘”舒淇和“田季安”張震在屋頂上對打,只來回三五回合,并沒有騰空起飛,輕功傍身的瀟灑飄逸,而是以近身殺、躲為主,看起來鈍而實用。比如發生在野外敵對雙方的一場群戲,侯孝賢用了大遠景,只能透過樹叢看到,一群人在左沖右突,具體怎么打,完全不知道。
畫面很中國
影片穿插了很多空鏡頭,大部分都是湖光山色,用大全景交待,人在景中走。比如被發配的官差行走在武當山下、刺客穿梭在白樺林間,還有時而暖色、時而冷色的湖面、仰拍的樹林,云海。這些中華的美景穿插在故事之中,構成了電影呼吸的節奏。這些自然之景,和景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人,就像是吳道子、王維或者宋朝郭熙的水墨畫一樣,大的是山水,小的是房屋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