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的美術色彩具有干凈、簡潔、明亮的特點,對比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通過顏色的冷暖對比從而對人們的內心活動做出最強烈的反應。設計師只有從傳統美術色彩中汲取符合大眾審美要求的色彩,并加以巧妙地改變和運用,這樣才能夠使自己設計的創意與傳統藝術之間產生必要的藝術碰撞,從而激發自己的創作思路與靈感,使得傳統民間色彩在現代設計流行色中重新煥發光彩,擁有更加強悍的生命力。
關鍵詞:民間美術色彩;現代設計流行色;相互關系
由于色彩是用來直接傳達視覺感覺的,所以色彩與公眾的心理與生理方面會有相應的反應或者關聯,而公眾對于設計的好壞判斷首先取決于色彩搭配的適當與否。在我們表達強烈沖擊力的視覺創意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創意進行重新思考。由于民間美術色彩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是對廣大人民群眾審美觀念的具體體現。
盡管當代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人們的審美素養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中國民間傳統的色彩已經深深地根植于每個傳統中國人的靈魂深處,在經歷了幾千年文化的不斷變遷和歲月的不停更迭,人們也在不斷地追求著讓人產生愉悅之情的藝術設計,這不僅充滿著浪漫色彩的主觀追求,也是設計色彩中具有的共同追求。
一、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對于現代設計色彩的影響
由于設計作品的欣賞人群是面向大眾的,同時,民間美術色彩的欣賞主題也是面向大眾的。盡管歷史發展到現代,所謂的一些寓意和彩頭都發生了改變,但是從古至今,人們對于彩頭和寓意的追求從未停止過。無論什么樣的現代設計流行色彩都能夠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好彩頭的不斷追求和美好愿望。人們對于藝術在某種程度上進行著不斷的追求,主要是為了表現藝術的相通性。民間美術能夠與現代設計的流行色產生相互融合的影響。在我國傳統文化標志中最具代表性的色彩是紅色,不僅在民間色彩中廣泛運用,在現代設計中也被越來越重視。民間美術色彩對于現代色彩的創意產生的作用也逐漸增強。盡管在傳統的審美觀念中人的欣賞水平具有強烈的主觀性質,但人們在傳統文化作用之下對于現代審美觀念也具有強烈的表現了。例如“中國紅”經常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客觀地體現人內心的主觀感受,在吉慶歡樂的日子中人們也會運用“中國紅”來表達人們內心的喜悅。可以說人類最早使用的顏色就是紅色。自古以來,我國各個朝代都以紅色作為“國色”進行使用,尤其是在正式場合中,紅色必不可少,無論是振興國運的祭奠還是重大節日的慶祝,都運用紅色來體現國威。在民間所舉行的各種典禮都以紅色作為“吉祥”的象征。人們用紅燈籠、紅蓋頭、紅包等象征性物品來表達最美好的祝愿。傳統節日中的春節更是紅色的海洋,紅色所表達的情感通常是積極的情感,所以通常用于表現積極主動的色彩和設計,所以我國許多的現代設計作品通常都會運用紅色來進行創作,一方面是為了體現設計者本身對于自己愛國情懷的表達,希望充分表現愛國主義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們對于紅色的認知能力要明顯強于其他顏色的事實因素,可以說紅色已經深深根植于我們的腦海中,人們對于認知心理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紅色;另外,紅色能夠給人們帶來熱情、奔放、歡快、喜慶等心理感受,所以設計者用紅色迅速拉近人民群眾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在傳統意義上,紅色是正能量的體現,所以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紅色能夠充分地使人飽含力量,而在現代設計中,設計師通常運用大量的紅色用來表達設計作品所展現的使人充滿力量、沖勁的氣勢。在傳統國粹中的京劇臉譜通常情況下都會大量運用民間的圖形、民間美術色彩等方式進行演繹,不僅能夠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與支持,更能夠使這門藝術發揚光大。
二、民間美術色彩具有的裝飾性和豐富性
民間的美術色彩具有干凈、簡潔、明亮的特點,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經常會被設計師進行反復地運用和改造。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產生特殊的情感變化,還能夠使人們對于傳統的色彩進行直觀的反應,對于服裝的使用者和欣賞者產生最強烈的視覺沖擊。如張馨予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上一襲東北紅花大棉襖的傳統色彩使人眼前一亮。這不僅能夠在欣賞者心中產生認同感和共鳴感,還能夠在欣賞者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民間美術中的京劇臉譜對于傳統色彩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僅能夠反映傳統色彩文化的特殊表現方式,還是傳統色彩文化的強有力的代言。中國京劇的臉譜制作通常采用五色法,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充分地利用色相所帶來裝飾效果,更能體現中華民族對于傳統色彩所包含的深厚感情。通過傳統色彩與傳統文化的相互結合,既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大趨勢,又能夠帶動傳統色彩在現代設計中的流行趨勢。
三、民間美術中色彩的對比
在民間色彩中,對比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通過顏色的冷暖對比從而對人們的內心活動做出最強烈的反應。在色彩心理學中,橘紅色是最暖色,天藍色是最冷色。于是對于趨近橘紅色的顏色中我們稱之為暖色,趨近于天藍色的顏色稱之為冷色。根據顏色的冷暖變所形成的反差所造成的色彩沖突就是冷顏色對比。在民間手工藝中,風箏的制作通常采用冷暖對比的藝術手法。運用冷暖對比法所制作的風箏通常情況下色彩絢麗多彩,圖案靈動飄逸。在現代設計中,色彩對比的運用也是十分常見。比如對于家居進行裝潢設計時,如果墻壁和櫥窗采用暖色為主的色調,那么電視柜通常使用藍色燈光進行冷暖顏色的協調,充分進行調和,從而使整個室內裝潢達到冷暖互補。
四、民間美術色彩聯想
民間的傳統美術色彩根據廣大人民群眾長時間的使用和交流,就會在原本顏色的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聯想。這樣的聯想是根據人們所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民俗文化所產生變化的。人們根據色彩的聯想,充分的對于傳統色彩進行利用,從而表達出適合現代設計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對于餐廳的設計主要以暖色調為主,這樣不僅能夠使人心情愉悅,還能夠令人胃口大開。
(一)紅色
紅色比較穩重,個性強烈,色彩表現力十分夸張,紅色既不夸張又不過于溫柔,能夠散發出成熟男人和女性都具有的吸引力。
(二)橙色
橙色是收獲的象征,是秋天的代表顏色。橙色介于紅色與土色之間,從而保證自然色調的平緩過渡,橙色的運用通常能夠使人印象深刻,使人更加自信。
(三)黃色
黃色是暖色調,通常所表達的情感包括陽光、沙灘等能使人放松的自然環境,黃色是三原色之一,所以黃色極具包容性。黃色使人產生溫暖、愜意心情的同時,還能夠增添人的個性魅力,使人對于大自然充滿著無窮的想象力。
(四)綠色
綠色包含著怡人的情感,使人產生舒緩的感覺,是所有顏色中最讓人舒服的顏色。綠色代表著希望和生機,是健康與生命的象征,綠色的大面積運用使人心情舒暢,更能體現人們對于健康生活的不斷追求,還能提高人的生活品質,梳理健康的生活觀念,不斷地思考、探尋健康的人生。
(五)藍色
藍色是天空的顏色、也是大海的顏色。藍色不僅寓意著無限的廣闊空間,還表達著人們對于自由的追求與向往。藍色還能夠舒緩人們的心情,消除緊張的情緒,使人心態平和,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
(六)紫色
紫色源于生活中的顏色,使人聯想到豐收的葡萄、漿果等具有十分飽滿的顏色,讓人產生高貴冷艷的感覺。紫色能夠讓人產生尊重的態度,使人充分地表現自我,滿足于對高貴生活的不斷追求。
(七)冷色
真正的中性冷色是黑色、灰色等,這樣的顏色充滿著溫柔和安靜。中性冷色與其他任何的顏色都可以形成鮮明且優雅的對比,彌漫著溫暖與自然材料之間的質感。但是卻能夠恰到好處地使人感到干凈、肅然的感覺。
主觀性的色彩搭配包含著傳統意義上的色彩觀念和對于大眾的精神需求,給我們太多靈感上的啟迪與指導。可以發現,在最近幾年的現代設計流行色中,無論是色彩還是創意都在潛移默化并且熟練地運用到傳統色彩,從而對大眾審美觀念進行逐漸滲透。成功的色彩表現力能夠對大眾審美心理進行精準的定位,并且能夠做到信手拈來。民間色彩與現代色彩進行融合的過程中,設計師必須具備創新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設計的作品不拘泥于傳統。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創意源源不斷,始終處于創新的前列。
被傳統文化的色彩強大的生命力限制著我們的創意和靈感以及表現力。設計師只有從傳統美術色彩中汲取符合大眾審美要求的色彩,并加以巧妙地改變和運用,這樣才能夠使自己設計的創意與傳統藝術之間產生必要的藝術碰撞,從而激發自己的創作思路與靈感,使得傳統民間色彩在現代設計流行色中重新煥發光彩,擁有更加強悍的生命力。
設計的本質是更好地服務大眾,在現代設計過程中,能夠巧妙地借鑒傳統美術色彩并加以改造,使之包含更加符合現代審美的新內涵,形成更加高層次的色彩偏差,使得每一個作品都具有獨特的創意和特殊的表現力。每一個國家、民族、時代都擁有自己的色彩文化組合,所表達出的不同民族與時代特征,通過時間的過濾和沉淀,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得典型的色彩組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獨特的色彩組合,成為一個民族標志。
五、結語
我國民間的美術色彩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它曾無比輝煌并且還會一直輝煌下去,具有永恒的民族魅力。我們應該在把握民間美術色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地對其加以利用和改造,大膽地運用現代流行色的新思維對其進行創作,不斷豐富并且提升現代色彩的表現力,使其符合現代設計,符合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保證現代設計色彩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尹定邦.五大構成[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
[2]邱斌,鄭鋼.色彩構成藝術[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0.
[3]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上海:東方出版社,1985.
[4]田小杭.民間手工藝[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5]裴衛建.色彩運用芻議[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2):107-109.
[6]戚序.論藝術設計的色彩內涵及特征[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1):108-112.
[7]朱曉紅.色彩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南都學壇,2000,(01):107-108.
作者單位:
陳思,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