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青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從這一個理念出發:學校的課堂教學應該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流進英語教學的“半畝方塘”。
【關鍵詞】初中英語 生活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94-02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運用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教學內容是教學之本,新目標英語教材每個Unit的話題都貼近生活,以生活為話題。下面我從詞匯、語法、閱讀三方面來闡述教學內容生活化。
(一)在詞匯教學中體現生活化
詞匯的學習一直以來都是學生較頭疼的問題,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背單詞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因此每次在教學單詞時,我總會以此為切入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名詞變復數時,以o結尾的名詞,有的加s,有的加es,我告訴學生:只要把加es的名詞記住就行了。可以這樣記:“Negeroes,Heroes,tomatoes,potatoes”可以記成“黑人英雄在西紅柿地里吃土豆”同學們聽了哈哈大笑,想忘也忘不了。可見用有趣的生活化語言或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語法教學中體現生活化
語法教學的生動性一直是作為英語老師的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上語法課,教師應重視把語言知識點與真實生活中語言的使用相聯系,讓學生體驗和感知,獲得語感,而不是機械地講解。
在教不定式這一語法時,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ask sb to do和ask sb not to do。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活動:假設你現在是班主任,要求你用英語來制定班規,句型為:Miss zhang asked us to do…和Miss zhang asked us not to do…,此話一出,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想到能夠體會一下做班主任來制定班規,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并像模像樣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班規,如:
Miss zhang asked us to get to school early
Miss zhang asked us not to be late.
Miss zhang asked us to study hard.
Miss zhang asked us not to sleep in the class......
由此可見,生活化的語法教學打破常規語法課堂模式,通過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在掌握語法的同時還得到了情感教育,大家都對遵守班規有了更深一層次的了解,自己制定的班規自己遵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了集體榮譽感。
(三)在閱讀教學中體現生活化
新課標下的Reading仍然是整個單元的學習重點,閱讀旨在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獲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領悟文章的內涵等等。教師如果能夠把這一塊內容與生活化教學聯系起來,對閱讀中的話題作進一步的深究,讓學生對Reading有更深的理解,那么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
在教學旅游話題單元時,在上課過程中,我設計了如下的活動形式:
1.Groupwork:組內成員分工進行搜集資料。
2.Single:將收集的資料整合。
3.Groupwork:組員可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將所收集資料歸類,整合。
4.Show:各組派代表進行成果展示。
從生活化閱讀中可以看出,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真正地以生活中的英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教學環境生活化,使學生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下學習
環境對語言獲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語言是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尤其在與人們語言交流中,在認知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那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聽說氛圍和語言環境,對于英語學習就至關重要。學生是課堂的中心,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我們教師就應致力于一個民主和諧的生活化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很輕松,從而能發揮他們的最大潛能;每天課堂前的問候雖然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學生已熟練掌握的口語交際,但是我認為每堂課前這樣的課前熱身是不可缺少的。如:
“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
“Im fine.Thank you .Im…Im…,Im…他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你一言,我一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為這堂英語課的進行奠定了良好的語言氛圍基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走出教科書,走進生活。
三、課堂教學形式生活化,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英語
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生氛圍的營造,學習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用英語,邊學習,邊實踐,以用促學,學以致用。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感受英語的魅力。新課標下的英語教材都有適合學生活動表演的話題。課堂上,讓學生親自進行各種生活化的活動表演,學生們認真扮演角色,使本來比較枯燥的語言內容成為學生樂于表演的劇本,寓教于樂。
我們應以《新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交際性原則,充分調動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和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中學習、使用語言,為他們將來更好地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絢麗多彩的生活中學英語、用英語。使英語真正走進每一個學生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愛上英語。讓生活的活水流進我們課堂教學的半畝方塘……
We are sure:
We can do it, we can do it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