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
2006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領導小組成立,并在北京香山舉行第一次年會,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當年對非漢語地區的版權輸出只有7種,截至2014年12月,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對外輸出版權達到240種,涉及20多個語種,3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開拓非洲圖書市場、與非洲出版界合作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在2014年5月召開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年會上,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做了對非出版合作的典型案例介紹。2014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100種圖書得到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等政府工程資助,資助品種在全國名列前茅,近兩年實施絲路書香工程開局良好,形勢喜人。
十年的碩果不負耕耘,這個時期,也正是國家對“走出去”倡導和支持力度最大的十年,真正做到了雷聲大,雨點也大。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這句話也辯證地解釋了為什么這十年全國出版界“走出去”處處風生水起,亮點紛呈。在全國出版“走出去”的大平臺上,十年來,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的“走出去”工作有哪些可圈可點?
一、開創“走進非洲”的“走出去”模式
細數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的“走出去”工作,開創“走進非洲”的模式是最能引起業內關注的話題。2009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在馬里嘗試合作出版非洲農業和保健兩類系列圖書,隨后與馬里、納米比亞、坦桑尼亞、肯尼亞等12個國家有過出版合作,翻譯出版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斯瓦希里語等四個語種的圖書。其中,2014年下半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與我國駐加蓬使館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推出的《非洲常見病防治》(中西非版)得到中西非國家的強烈反響和高度評價,為配合埃博拉疫病的防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得到西非疫情國家和讀者、政府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國務院新聞辦緊急采購空運8000冊到非洲加蓬、剛果等國。為此,國務院新聞辦主要領導專門批示肯定,新華社總社發了宣傳通稿,外交部新聞司同時也向非洲各使館做了宣傳推薦,加蓬衛生部、教育部領導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該書還成為加蓬衛生系統、教育系統防治埃博拉疫病的防治教材。另外一個重點輸出就是“非洲農業技術叢書”,該叢書得到多專業、多地區、多語種推進,形成了一定規模,為我國農業援非做出了貢獻。
經過多年的努力,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現今的對非合作項目已經開始向日用生活、漢語學習、文學讀物等類別有序推進。其中,“中國三十年叢書”進入翻譯階段;《媳婦的美好時代》(斯瓦西里語)和《鉆石奇案》(斯瓦西里語)兩部小說分別在國家領導人李源潮訪問坦桑尼亞和坦桑尼亞總統訪問中國期間作為禮品贈送給坦桑尼亞貴賓;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非洲研究文庫”第一批25種圖書在2015年內可基本完成出版;與馬里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非洲法語版《小學數學課本》已翻譯過半。
二、整合本土資源,開拓海外市場
近十年來,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注重整合本土資源,通過在海外落地建立出版機構和書店,開拓了海外市場,向海外輸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圖書,并架構起在東歐、東南亞、南美等區域的市場網絡。
第一,實施海外出版本土化戰略。早在2010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就制定了海外出版本土化戰略,并率先與《歐洲時報》在法國合資建立了東方書局出版公司。截至2015年5月,東方書局出版公司已經出版40多種圖書,并初步形成以藝術和少兒出版為特色的路徑。其中,東方書局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繪本圖書系列”“當代中國美術叢書”“中國民間博物館系列”等系列圖書備受歐洲讀者的青睞。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中,東方書局出版公司將于2015年年底成立東方書局英國分公司,這無疑是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海外出版本土化戰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除此之外,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東京分社承擔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兩個重點翻譯工程《當代中國美術叢書》(日文版)和《中日文化交流史叢書》(日文版);博庫書城海外網站建設和連鎖經營項目在美國和臺灣建立了網站和連鎖店,并將在更多的國家落地生根;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在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本土化出版發行機構投資建設也正在加快推進。
第二,推進絲路書香工程。2014年,中宣部批準絲路書香工程立項,并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實施,這是新聞出版業唯一進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項目。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根據自己的發展定位,目前已經與羅馬尼亞、匈牙利、塞爾維亞、波黑、斯里蘭卡等絲路重點國家出版界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已有一批合作成果問世。2014年9月,作為主賓國的中國在斯里蘭卡國際書展閃亮登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同樣有重要的收獲。書展期間,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與斯里蘭卡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國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僧加羅語版)新書舉行了首發式,同時簽約《中國文化叢書》(僧加羅語版)合作出版項目,開始了與南亞絲路國家的破冰之旅。引人矚目的是,在斯里蘭卡國際書展上,時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蔣建國書記向出席書展的斯里蘭卡外交部部長和文化部長等嘉賓分別贈送了《中國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和《之江新語》。2014年10月,中國成為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主賓國,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舉辦了“茶與酒的對話——中塞文化交流論壇”,并與塞爾維亞契戈亞出版社簽約合作出版“中國文化叢書”(塞爾維亞語版)和《中塞交流史話》(塞爾維亞語版),還舉行了王旭烽《茶的故事》(塞爾維亞語版)新書首發式。目前,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正在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合作出版尼泊爾語、泰米爾語、印地語、土耳其語、希伯來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捷克語、吉爾吉斯語等絲路國家小語種圖書。2015年4月,“浙江出版絲路行——走進馬來西亞”系列活動在吉隆坡舉行,活動期間舉辦了大型浙江圖書文化展,簽約版權輸出和合作出版項目50多種,與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馬來西亞城市書苑等國家級出版機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與馬來西亞大中小學共建“新絲路書屋”得到好評。
三、轉型升級,尋求突破
十年來,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的“走出去”工作幾乎從無到有,快速增長,成績喜人。面對挑戰和機遇,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注重優化和調整結構開展“走出去”工作,在實踐中不停地轉變思路,尋求更大的突破。
第一,版權輸出的方式轉變。版權輸出向歐美名社和絲路國家、新興國家拓展,國內市場的暢銷書和重點書逐步向海外市場嫁接延伸,中國的主流話語通過出版進入海外主流社會。例如,以胡鞍鋼的“中國國情和中國道路系列”等為代表的“中國標準”和“中國模式”的經典作品版權,已經輸出到德國斯普林格等全球一流出版機構;《中國文化讀本》和《中國書法藝術》等漢語學習圖書進入麥格勞希爾全球發行網;《這就是馬云》《中華史》《沈石溪動物故事》等國內超級暢銷書也都有了海外版;代表中國藝術發展的“當代中國美術叢書”同樣輸出了英語、法語和日語三個版本。
第二,量身制作的出版模式。為了贏得世界各國出版社的青睞,一直以來,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在“走出去”工作中堅持量身制作的戰略方針,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量身制作“走出去”合作教材。目前,教材“走出去”是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走出去”工作的新生重要板塊。繼《中學科學教材》走進馬來西亞,小學數學課本走進馬里等非洲國家,中學數學教材進入港澳地區后,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正在積極推進小學數學課本走進英國,高中文理科教材整體進入馬來西亞全日制華文獨立中學。二是,邀請國外作者到中國創作。目前,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邀請國外作者到中國創作的《世界第一大市場——一個美國學者眼中的義烏》(英語版)和《新馬可波羅——浙江游記》(德語版)即將出版。與此同時,包括法語、韓語、日語、西班牙語等不同語種不同國家作者創作的中國題材和浙江文化選題的圖書也已進入準備工作,有望在近兩三年完成出版,并輸出到海外。
第三,推進浙籍作家的全球推廣計劃。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作協和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共同實施的“經典浙江譯介工程”將全面推動浙江作家作品“走出去”。其中,自2014年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開始實施“麥家作品全球推廣計劃”以來,創造了中國作家在海外前所未有的影響,一年內輸出31個版權,購買版權的全部是海外頂尖的出版機構,從而開辟了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新道路。目前,“麥家作品全球推廣計劃”已經完成西班牙語和塞爾維亞語兩個階段推廣,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西班牙、阿根廷和塞爾維亞,麥家作品都在當地圖書綜合排行榜和書展銷售排行榜名列前茅,同時,在亞馬遜網全球排行榜也創造了中國作家海外排行的最好成績。《解密》(英語版)在全球圖書館收藏數據的CLC排名已經超過莫言的《紅高粱》,位列第一。除此之外,浙江作家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的英語版和俄語版,將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別出版;2014年4月,浙籍作家王麗萍的《媳婦的美好時代》(斯瓦希里語版)在坦桑尼亞出版,并作為了中坦建交50周年的文化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