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圖書作為最傳統、最廣泛、最普遍的文化載體和溝通橋梁,可以讓各國讀者更完整、更真實地了解和認識中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正是中國政府基于此宗旨,通過資助出版中國的圖書和向國外圖書館贈送圖書,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而采取的一項舉措。“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始于2004年,隨著計劃的持續推進,中國出版、中國主題圖書在海外的“走出去”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歷經十年風雨,值得我們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
2003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原新聞出版總署經過多次調研,決定改變版權贈送,采取資助翻譯費的方式,向海外推廣中國圖書。于是,其利用“中法文化年”精選了300種優秀圖書,推薦給法國出版社。2004年3月,首批接受翻譯費資助的70種法文版中國圖書在第24屆法國沙龍期間與讀者見面,受到法國公眾的歡迎。
基于上述資助模式的成功,2004年下半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原新聞出版總署在此基礎上全面啟動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引起了國內外出版界的關注。
2005年,中國與英國、法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的10余家出版機構簽署了資助300多萬元人民幣、出版170多種圖書的協議,并向64個國家的100家圖書館贈11594冊圖書。
企鵝集團作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合作伙伴,2005年首次選定了姜戎的長篇小說《狼圖騰》,2007年年底全球同步出版并大獲成功。
2006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原新聞出版總署在北京聯合成立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實行議事辦事合一的工作機制,辦公室設在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中國科學出版集團、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廣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出版集團、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遼寧出版集團、重慶出版集團、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四川出版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吉林出版集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五洲傳播出版社、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等國內知名出版機構。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通過與中國翻譯家協會等機構合作,建立翻譯人才庫,整合國內翻譯力量。在廣泛征求國內外出版界意見的基礎上,籌建國內外專家顧問團,一批來自英國、美國、德國等國的專家進入“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的視野。
2006年中國向63個國家的100家知名圖書館贈34743冊圖書,其中有10個館開設了“中國之窗”專架或專室,所有贈書全部制作了marc21數據,以利于陳列和借閱中國圖書。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門戶網站“中國圖書對外推廣網”正式開通。該網站是中國第一個以向國外推廣中國圖書為主要目的的中英文雙語網站,通過報道中國出版業發展狀況,宣傳國家相關政策、提供圖書信息等方式實現國內信息交流、與海外形成互動,以促進中國版權輸出和實物出口,構建中國圖書與世界溝通的平臺。
2007年3月,英文雜志《CHINA BOOK INTERNATIONAL》正式創刊。雜志的主要內容是推介優秀的中國圖書、介紹“走出去”的相關扶持政策以及“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成員單位的相關情況。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聘請了由10位外國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其中既包括著名出版集團的主席或首席執行官,又有經驗豐富的資深編輯,還有出版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們給予“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專業的意見和建議。
中國成為莫斯科國際書展主賓國。
2008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進一步落實“走出去”扶持政策,從四方面予以保障:一是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投入,對列入國家涉外計劃的重大出版工程和戰略性投資項目給予重點支持;二是落實和完善對赴海外經營的出版企業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三是加強與海關、銀行等相關部門的協調,簡化出版物出口報關、退稅等手續,協調國內金融機構為外向型出版企業、工程項目的加快發展提供信貸支持,為出口企業做好服務;四是對所得稅實行先征后返,將返回的所得稅用于建立對外出版基金。
首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外國專家座談會召開。人民衛生出版社獲準加入推廣計劃工作小組,成員單位擴至29家。
2008年4月,“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對4家2007年版權輸出先進單位進行獎勵。其中包括中國國際出版集團、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出版集團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在第五次會議上推出“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這是“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升級版、加強版,是加快中國圖書走出去步伐的重要舉措。“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以資助系列產品為主,不僅可資助翻譯費,還可資助圖書的出版及推廣費用。
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共資助46個國家246家出版機構的1350個合作項目,涉及1950種圖書,26個文版。
中國成為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
2010年,參與“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出版機構共向海外輸出版權2450項,同比增長17%,創下歷史新高。而中外合作出版也成績喜人,多家中國出版企業“走出去”,在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開設了分支機構,開展本土化運作。
作為推動中國出版“走出去”的領頭羊項目,“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實施已有5年,累計助推近2000種圖書走向海外。
中國成為希臘薩洛尼卡國際書展主賓國。
2011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共與29個國家的124家出版機構簽訂了240項資助協議,涉及項目240個,文版20個,資助金額超過1500萬元;全年共向海外輸出版權3236項(不含港澳臺地區),比2010年增長25%,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2011年共與8個國家的16家出版機構簽訂了18項資助協議,涉及文版5個,資助金額超過3600萬元。
2011年,原新聞出版總署出臺了《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走出去發展規劃》。2011年至“十二五”期間,“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會繼續推動中國的數字出版“走出去”,加快推進優秀出版物通過數字出版方式進入國際市場,鼓勵有實力的出版企業開發海外陣地。
中國成為埃及開羅書展主賓國。
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共與61個國家的486家出版機構簽署了1095項資助協議,涉及38個語種的2201種圖書。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所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山楂樹之戀》輸出到挪威、瑞典、韓國、泰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七國。至此,該書版權已累計輸出13種。值得一提的是,該書版權輸出到對圖書作品甚為挑剔的北歐國家,創下國內文學圖書版權輸出的新業績。
中國作協副主席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學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2012年中國成為全球四大書展之一的倫敦書展主賓國。
2013年,全國出版物版權引進與輸出比約為1.76∶1,版權貿易逆差逐年縮小。2013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全年共向國外輸出版權3754種,創“兩個工程”實施以來歷史新高。“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共與28個國家40家出版機構達成資助協議78項,涉及19個文版。“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與8家海外出版機構達成資助協議8項,涉及5個文版。同時,“絲路書香工程”也將啟動。
2014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已實施10年。10年來,在提高中國圖書版權輸出的數量和質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內容建設,提高新聞出版業國際競爭力、傳播力、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推動“兩個工程”的順利實施,“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聘請了33位國外出版界資深人士(其中包括國外著名出版集團的主席或首席執行官、資深編輯、出版領域的著名學者)作為“推廣計劃”外國專家。
包括《狼圖騰》《山楂樹之戀》《關注中國——41位駐華官員談中國共產黨》等一批優秀圖書以版權輸出和出版合作的方式,進入國外主流發行渠道。
閻連科獲得捷克第14屆卡夫卡文學獎,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卡夫卡文學獎,是繼村上春樹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作家麥家登上《紐約時報》等海外媒體,引起轟動。莫言、麥家、閻連科等作家的作品在海外翻譯出版,將引領海外對中國文學、中國作品的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