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

19世紀中葉的美國建筑師劉易斯·沙利文,被認為是建筑上的“現代主義之父”。他最著名的就是“形式追隨功能”這句格言——建筑的首要目標在于它的功能,而非它的外形。一間房子要是連讓人舒適安居的基本條件都做不到,就算它裝潢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同理,目前市場上女性手機、自拍手機、青年手機等特殊機型眾多,究竟有沒有存在的意義?
特殊機型之所以層出不窮,一方面是手機廠商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下不斷在細分領域發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現在消費者更注重自己的個性需求。但從市場反應效果看,由人群細分蛻變而來的各種手機類型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銷售狀況。
手機廠商和細分人群對立的根源在于二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國內手機廠商基本是按照自己對市場的預判憑空制造一款機型,并通過互聯網營銷手段使之成為新的熱點,將自己當成市場流行趨勢的引導者。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手機功能、外形在滿足基本的通信、娛樂、工作、生活需求之上,再追求個性化或者說特殊需求的進化。縱觀目前很多以女性、自拍等為噱頭的特殊手機,有的是基本的系統優化都沒有做好,有的搭載不是主流的硬件配置,有的獅子大開口要高價,有的干脆就是將普通機型換了張皮……這樣缺陷多多的特殊機型,如何能讓消費者滿意?
不可否認的是,未來特殊機型將繼續增多。手機最終還是要適合單獨個體消費者的個性需求——目前千姿百態的手機殼等就是最好的佐證。要想活到手機不再拼價格、堆硬件,只講求量身定制的時刻,手機廠商必須做到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堅持不懈地推出特殊機型系列,強化細分人群的認知。另一方面,特殊機型必須要比普通機型在基本功能、外形等方面更為完善。它不是普通機型的簡單補充,而是超越普通機型之上,為細分群體的特殊需求而存在。只有做到這兩點,特殊機型才有未來可期。(康斯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