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大眾審美角度來看,觀眾需要形式感強烈并帶有一定的新鮮感元素,需要圖像傳達的意圖準確到位,韻律明顯等等,觀眾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這就對動畫光效在自身的控制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對光線布局和冷暖光控制方面更加細膩化。
關鍵詞:大眾審美;動畫電影;光效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生活極其富足的同時也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動畫電影光效的創作手法是應對觀眾的精神需求而呈現的,人們早已不再滿足簡單的場景設置和簡單的畫面,在視覺文化的熏陶下,大眾欣賞水平在不斷提高,不斷的要求視覺刺激強烈的夢幻知覺感受,這是因為動畫電影與文學是不同的,文學中的場面描述是間接地,而動畫電影卻在用最直觀的視覺接觸,在觀眾腦海中留下印記,并從氣氛效果中獲得有利評價。從大眾審美角度來看,觀眾需要形式感強烈的視覺轟炸,并帶有一定新鮮感元素,需要圖像傳達的意圖準確到位,韻律明顯等等,觀眾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這就對動畫光效在自身的控制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對光線布局和冷暖光控制方面更加細膩化。
(1)觀眾需要視覺形態上的突破
光效從傳統二維當中效仿的戲劇舞臺光用法,到現代三維動畫電影中模擬的真實環境,光線更加自然、可信,同時又具備好萊塢戲劇性光效的用法,這樣可以把角色刻畫成既具有氣質內涵,又擁有夢幻般容顏的完美形象,場景塑造的既真切又美觀,這在觀眾的視覺形態上具有侵略性,而現代觀眾恰恰需要這樣具有“暴力性”的視覺感受。舉例來說,在《海底總動員》中,模擬出來的海底世界與電影記錄片中的視覺感受相比,更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從海面投射進來的陽光輕柔的撫摸著海底的珊瑚,混雜著各種色彩的反光,這就比平日里真實環境中的海底世界更加夸張和豐富,再加上動態光線的變化,無與倫比的視覺形象便會在觀眾心中留下烙印。
對于視覺形態的突破不僅可以基于現實基礎上創造,有時違反現實規律也可以得到同樣效果,甚至可以更加強烈和深刻,在動畫電影《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中便有這樣例子,此片力求突破視覺形態以得到觀眾的青睞。剛開場時月亮升起的畫面就用到了極富夸張的手法,在黑夜星空的籠蓋下,一輪明月逐漸升起,巨大的光輝堪比日光,散發出的光線完全沒有平日里月影婆娑的狀態,而是類似夏日的太陽般灼熱。光芒四射的月光與四周靜謐廣袤的森林和繁星點點的夜空形成了具有詩情畫意般的美妙。
這同時也說明了,在動畫電影中既可以結合現實光效創造光源,又可以依照劇情單純的用舞臺戲劇創造奇異效果,光效在富有想象力的動畫電影中得到了充分發揮與肯定,在觀眾需要的視覺形態上又能不斷跨越限制,創造迷人的景象。動畫光效除了對景色的視覺形態上作突破之外,對于角色的塑造上也不停地進行著細節的調整。現代動畫電影中并不是所有反方角色形象都是丑陋無比,歸屬于黑暗王國,并且一襲黑色服裝幫助邪惡形象的成功塑造,有時反方角色也需要妖嬈與美麗,同樣在《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中,正義的國王擁有著潔白無比的羽毛,通常白色象征著和平正義與高貴,但在邪惡王國里泰圖妻子的造型也被打造成白色羽毛,但畢竟屬于正反兩方,在對奈拉的光照方面采用了底光照射,用仰角呈現畫面,使它眼內反射出的光芒更加兇狠;而對于正義的國王而言,用了與之相反的光線來源,強烈的頂光把國王與王后的輪廓照射的相當明顯,同樣處于仰角的狀態,深黑的眸子所透出的誠信感使人信服。
對于現代的動畫電影工作者而言,視覺形態的構成顯然已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在光線的選擇上也不會過于模式化,在基本的視覺形態上不斷突破傳統,加以新鮮的視覺內容,這也正好迎合大眾的審美角度,在戲劇情節上不斷創造夸張效果,但細節也在不斷豐富。
(2)觀眾需要視覺的節奏變化
節奏的變化是動畫電影中至關重要的元素,因為可以使歌曲參與其中,這就類似一場大型歌舞劇,或是一首長篇MV,因此它具備音樂中的韻律。只要能夠使視覺節奏有所變化,創作者不惜運用光線,色彩,景別,剪輯等手法去創造,因為觀眾需要這種起伏感,寧靜后的爆發是嚇人的,黎明前的天空是最黑暗的,這些老套的手法被動畫電影運用了無數次,可依舊會贏得觀眾喜愛,正是因為他們享受這種視覺節奏的變化,所以創作者會不遺余力的去營造。為了配合劇情的輕重緩急,光效也需要用視覺刺激與平靜相調和,《美女與野獸》中,當貝爾自愿與父親進行交換后,情緒一度低落,茶不思飯不想,基于動畫電影的娛樂性,不能使悲傷的情緒過度發揮,所以馬上創造了一場音樂式的豐盛晚餐進行調節,色彩與光效把本次晚餐打造成了一場華麗的音樂劇,使原本低迷的情緒一掃而光,并且結合各種色調,使視覺節奏馬上有了張弛的變化。視覺節奏變化還包括快慢的對比,影片不能始終處于高強度的視覺刺激,要有曲線的變化才是最完美的,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目的,可以減短動作,加快節奏,包括兩極鏡頭的使用,當然不管使用任何手段和方法,視覺的節奏氣氛會調節觀眾情緒,讓他們懷著飽滿的狀態觀看影片。
在《海底總動員》中,父親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編劇設置了不同的戲劇情節點來強化節奏。西德菲爾德曾經說過,戲劇情節點也被稱為戲劇節拍,節拍確定下來后可以使劇情更加完整并能控制整部戲的速度。在多莉和馬林為了尋找面罩而游向深海后,是一片寧靜與黑暗,視覺節奏減慢,隨后一個藍色亮光由遠至近,在兩位主角周圍形成了很好的點光源,主人公被亮點迷惑開始隨點光源游動,節奏開始慢慢提升,而當亮光升到高處時,尖牙利齒的怪物便顯露出來,戲劇節奏開始強化,怪物的亮光猛然增強,身上也發出藍色斑點,張開血盆大口后兇殘的樣子馬上顯露出來。由于在深海漆黑一片,只有依靠電魚的亮光觀眾才能看清楚畫面,這束亮光好比探照燈一樣,畫面其余部分全部處于黑暗,這更加強了觀眾的注意力,一些列追逐動作后,怪物被眼罩所困,兩位主角離開此處向上游走,光線也消失,結束了此次情節點,視覺節奏再次處于平穩狀態。
一部動畫電影中類似這樣的戲劇節拍有很多處,它們是故事中最基本的節奏單元,把它們組合起來就創造出整部片子的起伏和節奏感,并且可以使戲劇推動力更加清晰。很多動畫影片都會遵從這種手法,因為觀眾早已習慣并熟悉這種視覺節奏,在他們的印象中視覺節奏的變化就像音樂般自如靈活,而光效也總是出現在每個單元的節奏中,為能產生最大戲劇化效果而不斷改變著。
作者簡介:李亢亢,河南藝術職業學院,影視動畫系,碩士學歷,研究方向:影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