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楊楊
近年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培養手段與方法的研究論文常見諸各類期刊,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另一方面,如何衡量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成效也同樣值得深思。本文旨在探討檔案袋評價方式的理論基礎、具體實施過程及程序,并揭示其存在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一、什么是成長檔案袋評價
檔案袋評價亦叫做“成長記錄袋評價”,是指以檔案袋為依據而對學生進行客觀性的、綜合性的評價,這樣就對學生進行了多樣化的評價,也呈現出了學生成長歷程的重要方面。檔案袋作為一種形成性評價方式,不僅具有發展性、多元性、多樣化和全面性,而且能夠使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目標變得更加突出和具體。在建立檔案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終生學習既打下知識基礎,也打下策略方面的基礎。
二、檔案袋評價的實施過程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過程并與教學活動密切結合
1.檔案袋評價內容的確定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實際。其中重要的一條是明確評價的內容,即用檔案袋去反映、評價和促進學生哪一方面的發展。而評價內容確定的依據是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班級教學實際、學生的特點與需求等。
2.學生作品及相關證據是在教學過程中產生并收集起來的。檔案袋中所收集的具體項目,不是某一教學過程結束后,專門安排時間通過某種活動完成,而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自然生成,并根據需要收集起來。這樣,教師們反映的費時、費力問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3.教師要及時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和反饋。收集不是目的,促進學生發展才是檔案袋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盡量和學生一起回顧他們的成長記錄,發現其優勢和不足,一方面指導學生不斷改進學習;另一方面也促進自己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專業能力的成長。
(二)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省
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在觀念上已經認識到學生自我評價與反省能力對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意義,但在教育行為中達到能具體落實的目標卻有著一定的距離。有的教師認為,小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省能力很差,覺得無法培養;有的教師機械地要求學生對每份作品都進行自我評價,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成了學生的苦差事;有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與反省缺乏必要的指導,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去評價,但評價什么、怎么評價,學生不是十分清楚。
學生自我評價與反省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就某一方面在一段時期內的發展而進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要求學生對每份作品都進行評價,或者讓全班學生在同一時間以相同的方式進行評價。
另外,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的目標與要求、評價的主要指標和標準、反省的主要問題與方法,必要時教師還要提出一些反省性的問題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
(三)確定評分的標準及程序
檔案袋評分與否以及如何評分,取決于它的使用目的。如果檔案袋用于展示學生的最佳成果,那么,所收集的作品不用專門進行評分;如果檔案袋用于形成性評價,就要對所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項目的細致評分;如果檔案袋用于終結性評價,就要根據評價內容的性質決定檔案袋評價的具體方式。
要評分,就必須要有清晰明確的評價標準,這是檔案袋評分的關鍵。有了標準,評分者才能客觀、公正地給單件作品或檔案袋整體進行評價,學生才能明確自己的任務要求,并依此為依據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要制定評分標準,首先要明確用去評價和促進什么,然后再尋找與確定評價的維度和指標。評價標準要簡明合理,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實際,將最為重要的幾個指標人微言輕標準即可。如果標準過于細致、指標過多,學生就會抓不到重點,而且會增加評價的負擔。
三、檔案袋評價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一)優點
1.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以自己的喜好對檔案袋進行設計,有興趣去做,是自己喜歡的就能做得認真,比教師布置作業要求他去做更有效。
2.檔案袋里可包羅萬象:學生既能把自己好的作文放進去,又能在學習中把自己認為好的素材放進去,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除此家長、教師、學生三者的積極參與,也有助于家長與教師的溝通。
3.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以前學生只是把作文當成是完成任務,個別學生敷衍了事,學生對教師認真的評語甚至看都不看,教師勞而無功,學生也不對教師提出的建議進行改正。而作文教學檔案評價袋讓學生有更多自主能動性,學生是認真完成的,對教師的評價能認真對待。
4.增強學生的協作意識。好的作文可以相互交流互評,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分享好的資源,探討寫作心得。
5.檔案袋也是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檔案袋記錄著學生作文的進步,也記錄著自己的成長的點點滴滴。
(二)不足
1.教學任務量可能會比以前大,但只要初步階段指導得好,問題不會很大。
2.對于農村的個別家長可能不能很好地配合,這種情況要多注意,要多多鼓勵。
3.檔案袋評價可能會花時間多、牽涉的面廣,有時候難以實施。
四、結語
總而言之,“檔案袋評價”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評估方式,雖然仍存在許多需要商討改進之處,但其重要的實踐意義無疑是不容忽視的。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擁有了自我評價、判斷自己學習質量和進步的機會,使他們成為評價的主體,并能在評價中養成反省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的能力,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加強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帶動了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關注,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記錄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進步,并從中受到激勵;彌補了傳統評價方式的弊端,能夠較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有效地增進了教學的相互結合,推動教學發展;有利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與同學、家長、教師共同探討,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可以從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得到借鑒,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