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期,我國已初步形成實現重點城市群與高端龍頭城市的城鎮化頂層制度大格局,和功能完善型與城鄉聯動特色的城鎮化頂層制度小格局,同時也存在著農民工市民化,社會分配,戶籍制度,公共服務體系等多重待解之題,為此筆者認為應著力解決以上問題來推動我國城鎮化的進程。
關鍵詞:城鎮化;基本格局
一、我國城鎮化的基本格局
中國現代化城鎮化始于1991年,距離概念的提出到現在,我國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城鎮化探索,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重點城市群與高端龍頭城市的大格局和功能完善型與城鄉聯動特色的小格局。
(一)重點城市群與高端龍頭城市的大格局
我國在以“十八大”為指導的未來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通過積極培育逐漸覆蓋的全國重點城市群,逐步實現在全國區域范圍內對城市空間結構進行優化重組,中西部地區是其中將要作為重點地區來實現重點城市群的區域。就目前我國中西部城市發展情況來看,我國中西部城市主要以中型和小型建筑為主,以此形成中小型的城市,而中西部地區大城市的發展則比較緩慢,并且各項基本設施和管理體制都還不完善,重點城市群的發展基本上還處于一種初級的發展階段。
除了中西部地區重點城市群的大格局外,我國大城市更是未來中國城鎮化發展的主要趨勢,我國政府著力打造了以高端大氣為主要形態的龍頭型城市。“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地加快了城市化建設的步伐,逐漸實現了大城市的崛起,努力打造高端形態的龍頭型大城市。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數據研究表明,現階段,我國的一線城市將會發展成為超巨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現在的二線城市將會發展成為巨型城市,如武漢、天津、重慶,而像濟南、成都、西安、大連等城市將會發展成為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將達到100萬--300萬,并且這樣的大城市將會發展到40個以上。
(二)功能完善型與城鄉聯動特色的小格局
中小城市是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應積極鼓勵和支持中小城市不斷擴大城市容量,重點解決現在中小城市面臨的基礎建設性問題。
在中小城市的功能完善發展格局外,還應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對于小城市有重點的發展聯動城鄉建設,因為小城市、小城鎮是中國城鎮化建設體系當中的主體部分。我國小城鎮的總體思路是通過建立試點政策,積極發展經濟實力強,并逐漸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小城市,逐漸發展成經濟政策靈活,能夠實現聯動城鄉統籌規劃,積極吸引更多的外資投入,為地區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努力建設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小城鎮,小城鎮的建設規模應在一萬個左右,小城鎮的人口數量控制在三萬左右。
二、完善城鎮化效果的政策建議
當然,只有基本格局是不夠的,如果沒有相關的配套,城鎮化也就成了空談。為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配套,提高城鎮化的效率。
首先,應該引導社會福利共享,加快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戶籍制度改革應以小城市、小城鎮作為主體,深入開展戶籍改革制度,進一步開放小城市、小城鎮的人口落戶政策,逐漸建立完善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盡快讓農民工適應城市市民的角色轉變,為轉變的農民工提供工作崗位,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放寬戶籍政策,為農民工提供在大城市固定的住所,穩定的職業,為市民將來的生活提供保障。與此同時,還應該弱化市民福利同居民戶籍之間的掛鉤關系,加大對農民工利益保護的立法,及時廢除針對農民工而設立的法規文件,讓農民工在城市居住享有同等的待遇,實現全社會成員都能夠享受改革的成果。
其次,建立覆蓋城鎮的公共性服務標準體系,推進土地改革。通過積極推進土地改革,不斷完善土地制度,讓土地真正的實現公平、正當交易,讓農民享有土地承包責任制,同置地蓋房相互協調發展,或與城鎮社會進行交易的權利。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加大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財政支持的力度,不斷拓展農村發展空間。其中,基本公共性服務是建設城鎮化的基本要求,應加大對相關法律條文的制定,對城鎮化建設附近的農村地區同步實現基礎公共性服務建設,城鎮化基礎公共性設施網絡式建設發展,應向周邊地區均質化擴展,不斷完善不同地區之間的轉移支付制度,保證各個地區公共性基礎標準化建設的資金需求。
最后,完善中小城鎮和城市的政策扶持,啟動城市群共同體發展的公共工程。中小城鎮和城市是承擔農村人口的主體,在公共基礎性建設方面存在較大的發展阻力,因此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城鎮和城市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完善和制定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同時城市群作為城鎮化建設的主體形態,應該充分發揮其所賦予的作用,進一步加大打造力度,形成重點城市與中心城市同中小城市、城鎮一體化發展的城市群共同體,為城鎮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促進城鎮化頂層制度與城鄉體制改革的積極探索。
三、結語
城鎮化承載著城鄉體制機制改革的轉型任務,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基本完成了城鎮化格局設計之后,通過相應的配套政策,定能加快我國城鎮化的速度。對于城鎮化,我們既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更要在實踐中摸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道路來,但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是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只要加大改革力度,以農民為本,以解放生產力和調整產業結構為出發點,我國的城鎮化道路一定越走越寬,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在我國建設一個全面、真正的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1]劉萬麗,河南城鎮化、就業與小微企業發展關系探討[J].商業時代,2013(22):136-137
[2]簡新華,黃錕.中國城鎮化水平和速度的實證分析與前景預測[J].經濟研究,2010(03)
[3]馬曉河,胡擁軍.中國城鎮化的若干重大問題與未來總體戰略構想[J].農業經濟問題.2010(11):4-10
[4]唐樹伶,張成虎.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城鎮化作用實證研究[J].商業時代.2013(20):60-62
[5]張翼.農民工“進城落戶”意愿與中國近期城鎮化道路的選擇[J].中國人口科學.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