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大多數人口居住在農村。而農村人口的飲用水問題一直是國家關心的大事。如何能夠確保農村人口用上安全可口的飲用水,是歷屆政府和專家門一直在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論述,闡述了農村飲用水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影響農村飲用水安全的各種因素,找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農村;飲用水;安全;措施
一、我國農村飲用水安全的狀況
(一)在我國,有限地區的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比城市狀況更為突出嚴峻,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與貧困地區的農村。這地區的人口比較分散、生活習慣各不相同,當地的經濟發展不均衡、供水成本較高等,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要想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的問題困難就顯得特別大。
(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安全飲用水要求標準越來越高,而與此同時由于環境的污染造成飲用水越來越不安全。據初步統計,我國目前還有3億多人口的飲用水存在著安全問題。據資料記載,到2004年為止,我國尚有33%的農村沒有用上合格的飲用水,自來水通村率也不及50%。
(三)在我國中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尤為突出。據《2004年中國農村貧困監測報告》記載,截止到2003年,我國貧困地區有18%的村民飲用水比較困難,14.1%的農戶飲用水水源招到污染,37.3%的農戶沒有安全飲用水。按取水水源的不同,飲用水可分為,自來水、深井水、淺井水、江河湖泊水、池塘水和其他水源的水等幾類。飲用這些飲用水水源的農民分別占全部農民的32.2%、、20.9%、24.9%、6.9%、2.3%、12.7%。在自來水、深井水、淺井水三種水源中,除去水源被污染與取水困難的農戶,實際上安全飲用水的農戶只占總戶數的62.7%。
二、對農村飲水安全產生影響的因素
(一)水源污染情況嚴重,飲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眾多
《環境公報》載明,我國每年的廢水排放量有670億之多,在對全國七大水系407個監測點的調查了解得知,只有38.1%的水源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而對二十八個重點湖庫的調查發現,只有7湖庫的水源個符合飲水的標準,比例僅為25%。通過對我國44個城市地下水的調查發現,有42個被污染,并檢查出水源中有毒物質的含量達數百種之多。先前水質超標一般都是物理與細菌方面的指標,而如今卻是化學與有毒物質指標嚴重超標。
(二)部分地區的農民飲用水水質高氟、高砷、苦咸嚴重超標
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不但可以導致骨骼變形甚至癱瘓,而且嚴重的還可導致皮膚病、癌癥、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質疾病問題。調查表明,我國高氟水源區的人口為5,085萬,飲用高砷水的人口為289萬,飲用苦咸水的人口為3,855萬。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以及黃淮海等地區。
(三)我國飲用水中的病原菌與有害微生物嚴重超標
飲用水中鐵錳等的含量也是嚴重超標。還有,我國局部地區還存在著嚴重的季節性缺水與水源保證率低等的各種問題
三、關于農村供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飲水工程的建設與供水量的標準相對較低,就現在而言,供水工程建設的標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要求,而水質污染的問題仍然在不斷惡化。我國的農村飲用水的處理設施大多都比較簡陋。農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一般都都是未經處理直接飲用,直供到戶。即使地表水源也只是在水源處投放藥物消毒,進行簡易處理。我國農村飲用水工程一般都是規模較小、數量多、分布范圍廣,它的這種特點,注定會出現維護、管理與經營的難度都比較大。
四、我國農村飲用水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加強領導與責任分工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水源加強控制,將這項工作納入工作的重要日程中,將任務采取層層分解的方式進行落實,并完善領導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度。對有關職能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在各方密切配合的同時,要加大力度,共同努力把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好做實。環保部門要對農村飲用水源的環境監督進行加強管理。
(二)對飲用水工程做好可行性分析報告與實施方案
農村飲用水工程的施工具有量大面廣的特點,要想把工作抓好、做實的難度較大,在國家宏觀指導下,充分發揮好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由地方確定任務目標、建設的規模和標準后,再編寫可行性分析報告,具體提出實施計劃,制定出管理的方法,工程施工中嚴格把好質量關。對方案的實施盡可能選擇水質良好、凈化難度較低、方便衛生防護的水源,采用合理的處理措施。在工程的選型上,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水源分布、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情況,經過技術分析與經濟比較,因地制宜地選擇合理方案。
(三)加強對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工作
雖然我國一直在大力倡導水污染的防治,但是,實際的污染負荷想要降低難度很大。我國農村有將近三億多的飲水不安全人口,飲用水的水源地被嚴重污染的人口約為一億。因此,想要搞好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必須對飲用水污染防治問題要高度重視。應采取依法嚴格實施農村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制度,合理劃定保護區,對破壞涵養林與保護設施的行為要嚴格懲治。要根據不同情況開展水源的安全防護、生態保養以及水源地涵養等重要工程的建設。加大對污染的治理力度,對污染物的排放量要嚴格控制,嚴厲打擊非法排放行為。加強對集中供水的水源的檢查保護。積極開展農業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導農戶合理的施用農業肥料。
(四)加大對農村飲用水工程的建設以及管理的力度
對農村供水工程要采用集中、分質、分散的供水方式,重點要解決的是飲用水安全的問題,健全對飲用水工程的項目管理工作。在確保做好前期準備的同時,要嚴格按照工程技術規定的要求與實施程序進行施工。應確保工程能夠長期發揮效益。
(五)加強對飲用水的安全監督管理
對農村供水工程,要加強對其源頭、水廠以及采水點的監測工作,對取水、制水、供水實行全過程的監管,及時了解掌握水源的環境、供水的水質等狀況,定期對供水做好檢查。供水單位則必須有以水質為核心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對水質建立好取樣、檢測以及化驗制度。而且應采取必須的消毒與凈化措施,確保水質的安全。
(六)做好以點帶面效應
結合對新農村的建設規劃,各級政府要建設二到五個不同類型的農村飲水安全典型示范工程,加強對示范工程的指導工作。示范工程要把農村飲水的安全建設和新農村的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在對飲用水安全發展的方法、技術指標、管理以及運行機制等多方面創造優秀的經驗,樹立標桿與樣板形象,用來帶動全國類似該地區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五、結語
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看出,不安全的飲用水與周圍惡劣的衛生環境給人類造成很多的痛苦。維護人類生命的健康,首先要從安全的飲用水與合格的衛生環境做起。使用安全的飲用水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事關廣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丁倩.農村飲水衛生[M].貴州科技出版社,2007
[2]曹升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3]吳曉萍.農村飲水安全分析[J].內蒙古水利,2007(03)
[4]楊龍,賀光華.農村飲水安全問題[J].水利規劃與設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