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榮志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西省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特意念了贛南興國105歲老紅軍王承登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希望國家加大對贛南油茶等扶貧產業的支持。從中可以看到,油茶產業在江西省扶貧中的作用。上猶縣作為贛南地區重要的油茶種植縣之一,近年來把油茶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同時也存在一些發展瓶頸。本文結合筆者對上猶縣油茶產業的調查情況,對進一步發展油茶產業提出建議。
一、上猶縣油茶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上猶縣目前油茶林面積32.8萬畝,其中農戶的老油茶林24萬畝,占73%;公司和大戶新造的油茶林8.8萬畝,占27%。近5年來,已建成萬畝新植高產油茶基地2個,萬畝以下千畝以上基地10個;完成低產林改造6.0萬畝,建成東山鎮墨溪坑、社溪鎮龍田等千畝以上油茶低產林改造基地5個。2014年茶油產量2147噸,年產值1.7億元。
(一)上猶縣發展油茶產業的主要做法。
1.財政扶持。出臺了上猶縣“兩茶一苗”產業重點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以獎代補”實施辦法。每年統籌整合項目資金,獎補山塘水庫、排灌設施、道路硬化、植樹種草等建設,加快基地成型。對于連片新植10畝以上的業主,給予400元/畝(含苗木款)獎補。對單戶或聯戶連片改造200畝以上的老油茶林業主,每畝補助300元(含苗木款)。同時,扶持連片1000畝以上的油茶產區的修路、架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產業發展。2014年向上爭取油茶項目資金1190多萬元用于油茶低產林改造和油茶新植補助。
2.林地流轉。推進林權配套改革,明晰產權,引導油茶林和其他山地合理流轉,建立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規范山地流轉,統一流轉期限50年,一次性付清流轉款(500—600元/畝·50年),收回農戶原林權證,變更、辦理林權證;促進規模經營,2014年流轉林地面積2.3萬畝,引進江西寶生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上猶強旺油茶開發有限公司、金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10家油茶種植企業承包種植油茶。
3.品牌建設。扶持江西寶生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展油茶深加工,研發“寶生緣”、“贛之露”系列茶油產品。邀請中央電視臺7套、4套欄目組拍攝、播放油茶專題節目,發掘上猶茶油傳統文化,提升上猶茶油品質;在深圳、贛州等城市開設茶油現場物理壓榨專賣店,建立茶油網絡、超市營銷體系。成立油茶合作社,鼓勵企業、單位干部職工收購、推銷茶油,開設茶油食品專賣店。
4.技術改造。聘請國內油茶知名專家授課,到油茶基地傳授油茶栽培技術,提高油茶經營管理的科技含量。成立科技服務小組,送科技到鄉村組、基地,把技術培訓課堂建在一線。與中國林科院、省農大、市林科所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基地。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及油茶種植、加工大戶到湖南省、亞林中心、省林科院、市林科所等高效油茶基地、育苗基地考察學習。
(二)油茶產業發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1.發展氛圍濃。上猶縣對油茶產業發展十分重視,全力做大做強油茶產業。每年召開“兩茶”產業總結表彰暨動員部署工作會議,獎優罰劣,全縣形成了干部影響群眾、大戶帶動千家萬戶發展油茶產業的良好氛圍。目前已有2萬多農戶、100多名干部通過獨資、合股等形式投資發展油茶產業。
2.造林質量高。在油茶開發施工中,指定專門的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指導,嚴格按油茶造林技術規范高標準造林,實行監管責任制和追究制,確保油茶示范基地建設的質量,每年油茶造林成活率達95%以上。
3.農戶增收多。種植高產油茶林,9年后每畝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農戶在油茶基地和油茶加工企業務工,年均人均增加收入2.9萬元;改造油茶低產林,3年內畝均產量可提高15斤,農戶人均年收入提高1260元。
4.生態保護好。油茶樹耐旱耐寒,適應性較強,種植油茶消滅了火燒跡地和宜林荒坡荒地,綠化環境,保護生態。在油茶產業發展中,整地注重因地制宜,提倡穴墾或打反坡條帶,條帶內挖竹節溝,條帶外緣種水保草,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保護條帶不被水沖毀。在開發清山過程中,保留25度以上陡坡和隔離帶原有植被,補種闊葉樹,形成油茶林生態保護屏障。
二、油茶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
(一)規模化發展難度大。由于林地分散經營,涉及農戶多,林地集中連片流轉難度大,加上前期資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時間長等原因,規模發展油茶產業受到影響。
(二)產業化建設滯后。由于規模開發戶少,油茶生產個體戶分散經營,導致區域內龍頭加工企業不多,部分鄉鎮油茶加工仍以手工作坊為主,加工程序簡單、方法粗糙,加工的油茶質地差,沒有形成品牌,油茶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三)種植戶觀念陳舊。當地農民由于長期受小農經濟思想的束縛,將種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為滿足自家生活需要,沒有切實樹立起種植油茶發家致富的觀念,以致經營積極性不高。據統計,油茶種植農戶每年每畝油茶僅投入2—3個工日進行鏟山,平時基本上沒有進行管護,導致投入和產出基本持平。
(四)樹齡老化嚴重。現有油茶樹齡老化嚴重,品種低劣,加之經營方式不科學,導致品質退化,大大降低油茶產量。
三、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建議
通過調查,筆者認為,做大做強油茶產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改造與新植相結合,大力推廣良種良法,使油茶產業向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油茶產業,使之成為富民產業,建議上級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油茶產業發展中來。
(二)加大低產林改造力度。由于油茶低產林較多和改造油茶低產林成本較低、見效較快等原因,建議把改造油茶低產林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首選之路。
(三)加大干部幫扶力度。充分利用干部下鄉“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平臺和現有扶貧政策,開展干部結對幫扶,轉變農戶陳舊觀念,幫扶有積極性的農戶改造油茶低產林。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宣傳推介,積極引進外地投資者建立油茶低產林改造示范基地,解決貧困農戶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勞務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五)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扶持油茶加工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與農戶簽訂收購油茶鮮果合同,按略高于市場價收購農戶的油茶鮮果的模式,解決農戶的茶油加工和銷售難題。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猶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