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福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學科加強了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電子教學具有專業性要求高、實踐性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電子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性,還能促進電子教學實現更加高效的變革與優化。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有利于教師及學生改變傳統教育及學習觀念,幫助教師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本文在分析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融合面臨挑戰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運用的途徑。
【關鍵詞】電子教學;信息技術;融合;課堂
隨著我國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強化,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人才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專業化,電子教學對于培養我國電子工程類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的電子教學中,由于專業性強,難度大,學生在接受過程中需要一定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地發揮主導作用。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增強學生對電子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創造性地融入到電子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現代信息技術進入電子教學中,將成為必然的趨勢,在此情形下,電子教學應該在明確自身學科定位及特點的基礎上,加強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從而更好地提升電子教育教學的效果。
一、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運用所面臨的挑戰
1、觀念的挑戰
電子教學在我國不同的教育階段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各種電子設備、工程類的基礎,作為傳統學科,我國的電子教學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中都受到高度的關注與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生產生活與電子類工程的關系日益密切,而電子教學卻未能充分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一些電子學科的內容偏于陳舊,尤其在教育教學觀念上,很多教師還沿用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實行“一言堂”,忽視了學生主體性需求,導致電子教育教學不僅效率低下,學生興趣不高,還難以切實地運用到社會生產實踐中。
2、技術的挑戰
信息技術涵蓋的內容廣泛,而要實現與電子教學的融合,還需要克服一系列技術上的難題,一方面,電子教學的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還不夠深入,難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還輔助電子教學活動,例如在課件的準備與制作上,教師可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初步掌握一項技術,也不一定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由于耗費的精力與時間過大,導致信息技術很難運用于日常電子教學中。另一方面,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層次較低,無法有效提升電子教學課堂的質量,電子教學中所融入的信息技術含量較少,電子教學的信息技術展示效果不佳,不僅降低了課堂的效率,也使得學生在接受電子知識時遇到一定得阻礙。
3、融合運用形式的挑戰
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需要豐富多元的形式為載體,信息技術促進電子教學有了更加多樣化的展現方式,使抽象的電路圖更加的具體、細致,目前,多媒體課件使電子教學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信息技術形式,因為他可以將聲音、圖片、文字、視頻等整合展現,這種多元化的展示形式使電子教學課堂更加生動。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多媒體課件只是信息技術的其中一部分,而要將電子教學中更加深入的知識展現出來,需要更具針對性的信息技術,使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達到更加充分的融合,才能更完整地呈現電子教學內容,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環境。
二、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容和運用的途徑
1、電子教學多媒體課件
電子專業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不同的概念、過程、算式推導、電路構成、電子儀器工作原理等,這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枯燥乏味,還晦澀難懂,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式講解,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與動力,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教學內容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生動具體,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如在講解橋式整流電路短路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電路短路的原因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通過逐一的分解步驟,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視頻或圖片,將一些真實的案例分析,引發學生的注意,通過文字、圖片、聲音等的結合,讓學生更加細致地體會電子電路的神奇魅力。
多媒體課件制作還可以將現實中無法呈現的儀器設備展現出來,通過內部構件的分析,讓學生對儀器設備有更加完整的理解,從而提升電子教學課堂的整體質量。
2、信息技術中的仿真軟件
仿真軟件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在很多科學生產實踐中都得到廣泛的運用,將仿真軟件運用到電子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加具體地對電子電路作出模擬設計、測試、演示,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電子實驗是電子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仿真軟件,不僅加強了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的結合,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電子專業的整體認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探究。
仿真軟件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的機會,通過仿真軟件進行仿真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加細致地觀察實驗所學要的各種條件、電路電流的變化等,讓學生對電子電路的發生關系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從而有效提高電子教學的質量。
3、改進學生學習工具與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合作等綜合能力的展現成為人才培養的重點,電子教學不僅要增強學生對各種電子電路、設備儀器、工作原理的認識與實踐,還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拓寬視野,加強對社會的責任意識,促進學生增強學習的動力,如電子電路的設計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參考國內外先進的電子儀器設備優秀案例,通過讓學生通過網絡來查閱、討論、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創造力,發表創新的觀點,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挖掘。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將信息技術與電子教學的融合,為學生提供另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讓學生認識到電子學習的魅力與樂趣,從而能夠培養學生更加自主的學習與探究,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將電子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將成為電子學科教育的重要趨勢,不僅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對于教師拓寬教學技能、學生改進學習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信息技術融入到電子教學的備課、教學設計、實驗設計、電子實踐等各個環節,使二者充分融合,是提高電子教育質量的關鍵途徑,也是促進我們不斷學習、創造的必然之路。
參考文獻:
[1]宜詩白,華英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M],商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史立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