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巧玲
【摘要】長期以來,國內外很多學者持續關注中外文互譯中的誤譯問題,其中也有部分研究者留意到誤譯現象對翻譯教學的啟發。例如楊仕章的“翻譯教學中的誤譯分析”,武潔的“從文化誤譯看翻譯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等。但目前很少有人將視角對焦高職日語專業的學生這一群體。基于此,本文對高職日語專業學生的誤譯現象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高職日語;誤譯;句子成分
在我國,對誤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列舉某個具體行業術語的誤譯例證;評論某些書籍以及字典中的誤譯現象;從字詞的誤譯反思翻譯方法存在的問題;從誤譯出發探索某種語法現象或句型的翻譯方法;討論誤譯與語境、理解、邏輯思維、認知心理因素、文化等的關系;討論誤譯現象的存在對教學等領域的啟發。將誤譯研究與翻譯教學結合是目前應用翻譯研究的熱點之一。如楊仕章教授、許建忠、鄭海凌教授等都有相關的論文發表。
國外也有學者關注誤譯現象。如日本著名的翻譯家別宮貞德就著有很多關于誤譯的書,但是他的誤譯研究是從日英互譯的角度來進行的。馬克修金娜的論文《誤譯在翻譯教學方法中》,闡述了誤譯產生的原因,翻譯教學中錯誤的判斷和修正方法,指出運用錯誤分析優化翻譯教學的途徑。但是關于誤譯現象對翻譯教學的啟發的這些研究,還存在以下問題:大多數是從俄漢互譯、英漢互譯或日英互譯的角度進行的,鮮有涉及日漢互譯的角度;即使有一些論文是研究誤譯對日語翻譯教學的啟發,也主要是探討誤譯對本科院校的日語翻譯教學及日語翻譯課程改革的作用,對高職院校日語翻譯教學中學生出現的誤譯進行的研究卻很少看到。基于此,本文將展開對高職日語專業學生誤譯現象的分析及相應的教學對策的研究。
一、高職日語專業學生誤譯的表現
根據本人長期在高職日語專業的翻譯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誤譯現象的總結,可以將他們出現的誤譯分為以下兩種。
(一)漢譯日時對漢語句子成分的理解不當造成的誤譯
本人在對高職日語專業的學生進行翻譯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在漢譯日時出現誤譯,除了由于詞匯和語法的誤用導致的誤譯之外,大部分是因為對漢語原句的句子成分理解不當。而且讓學生把漢語原句的句子成分進行劃分,很多學生都不能完全準確地劃分出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而對句子的成分進行準確的區分和辨別是與對句子的理解密切相關的,如果對句子的理解出現錯誤或者偏差,那翻譯時就必定會出現誤譯。因為翻譯的過程是先理解,后表達,表達在此處的意思即是翻譯。現對學生在漢譯日過程中出現的誤譯案例進行分析和加以說明。
例1、此保安公司也有防止產業間諜的專家。
譯1:この警備會社にもあった産業スパイの専門家を防止された。
譯2:この警備會社に産業スパイが防止の専門家もいる。
如上所示,譯1和譯2的誤譯都是由于對原句的句子成分分析不當導致的。譯1是認為“專家被防止”,并且,“專家是產業間諜方面的專家”。譯2認為是“產業間諜來防止”。以上的誤譯顯然是因為對于原句中的“防止產業間諜的專家”這一句子成分的理解錯誤才導致的,其實,原句的主干是“保安公司也有專家”,“此”作為定語修飾“保安公司”,“防止產業間諜”作為定語修飾“專家”,“專家”是能夠“防止產業間諜”的“專家”。參考譯文為“この警備會社にも産業スパイ防止の専門家がいる。”事實上,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提到“定語”這個詞,很多學生聽了后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定語”為何物。這說明他們在學習漢語的時候對于句子成分這一內容是沒有掌握得很好的。對漢語原句的句子成分分析不準確,這就直接導致了對漢語原句的誤解,而這誤解又導致了誤譯。
(二)日譯漢時分不清句子主干和枝葉造成的誤譯
日譯漢時,如果對于句子的主干和枝葉沒有很清晰的判斷,就會出現各種形式的誤譯。例如下面的誤譯案例。
例2、結婚祝いや誕生祝いといった他の國にもある贈り物はもちろん、ちょっとした訪問にも手土産を持參して、敬意と好意を表すというのが日本的な習慣になっています。
譯1:說結婚祝福和生日祝福,在別的國家也會有這樣的。當然要帶上禮物,提著特產去拜訪別人,來表示自己的好意和敬意,在日本已是一種公認的習慣。
譯2:在其他國家婚禮上、生日慶祝會上,當然也會贈送禮物。帶著土特產去拜訪別人,以表敬意和好意,成為日本人的習慣。
譯3:結婚祝福或生日祝福在別的國家當然也會贈送禮物,去拜訪時帶著土特產,表示敬意或好感,這是日本的習慣。
從以上的誤譯可以看出,學生們都沒有準確判斷出句子的主干和枝葉,其實句子的主干就是“というのが日本的な習慣になっています”,而“結婚祝いや誕生祝いといった他の國にもある贈り物はもちろん、ちょっとした訪問にも手土産を持參して、敬意と好意を表す”則是句子的枝葉,它修飾的是“というの”。參考譯文為“不用說其他國家也會存在的在婚禮、生日之際贈送禮品,就連平常的拜訪也要帶些禮品,以表示敬意和友好,這是日本人的習慣。”學生們對日語原句的理解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沒有主次之分,從而導致誤解,進而導致誤譯。
二、相應的教學對策
基于上述對于高職日語專業學生在日漢互譯過程中出現的誤譯的分類及其分析,現提出如下相應的教學對策或者建議。
(一)詳細講解漢語的句子成分
通過本文作者多年的日語翻譯教學實踐,發現高職日語專業的學生中有不少學生對于漢語的6種句子成分是分不清楚的,而且對于什么樣詞性的詞能夠做主語,什么樣的詞能夠做謂語,賓語,定語等等,都是模糊的概念。因此,作者認為,高職院校的日語教師很有必要向學生詳細講解漢語的句子成分及其構成,因為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在做漢譯日時分析漢語原句,從而提高漢語原句的理解正確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能提高翻譯的正確率了。因為理解是翻譯的前提。
(二)著重訓練找日語句子的主干和枝葉
作者認為,高職院校的日語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日譯漢的翻譯實踐時,要經常著重訓練學生抓住日語原句的主干,分清句子的枝葉,這是做好日譯漢的非常關鍵的第一步。因為如果第一步就邁錯了,會導致全盤皆輸,后面的正確翻譯就無從談起了。
本文從高職日語專業的學生出現的誤譯著手進行研究,根據誤譯現象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對其進行了分類,進而根據不同的誤譯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
參考文獻:
[1]楊仕章.翻譯教學中的誤譯分析[J].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
[2]武潔.從文化誤譯看翻譯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石家莊:河北企業,2014.
[3]王思思.略論“誤譯”的研究價值[J].武漢: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