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芝 肖德濤 單健 朱志超 康璽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結構需求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結合專業需要試點開展校企聯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我國各大高校對人才培養的一個鮮明特色,且在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較大的意義。本文按照卓越計劃教育培養總體要求對南華大學“2+1”人才培養模式的概況進行簡要分析,探討根據專業需要開展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2+1”人才培養;校企聯合;優化模式對策
目前,“2+1”人才培養模式已在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推行,其主要是以產學相結合,將學校和企業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完成課堂課程學習和專業實踐技能提升的教育過程。向企業定向的輸送較為專業的優秀人才,同時也大大提高學生進入社會后與崗位的匹配度。但是,當下對結合專業需要試點開展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高校較少,且“2+1”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存在一定問題,無法全面達到卓越計劃教育培養總體要求。因此,必須按照其企業或行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進行工程人才的定向培養、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要求,結合專業需要試點開展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
一、“2+1”人才培養模式簡述
“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開展產學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將學校與企業作為兩個不同的學習環境進行學習和開展工作,實現了定向培養,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其專業技能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校企聯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被各大高校所廣泛應用,高校根據企業的需求來設置其規定的各種課程和實踐技能環節,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校深入企業內部后,對其發展需求和未來行業的發展走向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根據計劃,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設置針對性強的教學內容,在校企同時干預下完成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校企聯合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不再僅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活動中,其作為一個相對先進的人才培養機制在高校成立。其中“1”主要是指一年的企業實踐實習階段,“2”是指根據企業要求在校兩年進行訂單培養,打造校企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學習環境。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學校教育方式變得相對靈活和開放。學校利用企業的實習實訓資源,企業利用學校的師資等資源,為人才的培養提供條件,實現雙贏【1】。
二、南華大學 “2+1”人才培養模式概況分析
南華大學是我國碩士學位培養的重點單位,在近十多年的發展中,學校將重點放在了對研究生的培養上,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成果,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的應用型人才。其“2+1”人才培養模式在業界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在近兩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緩慢和停滯的趨勢,逐漸表現出專業需要與“2+1”人才培養模式相分離的態勢。南華大學對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較為重視,因此,基于國內外核學科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據相關科研領域的調查數據關于每年核專業研究生500名左右的巨大缺口,必須結合專業需要試點開展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
三、探討 “2+1”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和建議
(一)了解專業需求,深化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
南華大學對其研究生的培養,所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因此了解專業需求,深化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顯得尤為重要。以南華大學核專業為例進行具體對策闡述,核專業涉及的領域較廣,且核電工程對推動經濟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因此,必須對核應用市場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專業在行業的需求。例如,核電開發與應用、核磁共振等被現代電力與醫療所廣泛關注,可以在人才培養中適當給予學生需求應用方面的具體工程任務,將企業在建或擬建的工程項目分配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完成主完成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試驗及投放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滿足了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目標【2】。
(二)深化專業改革,對專業定期重新設置、調整和嫁接
市場動態千變萬化、瞬息萬變,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可以根據行業動態,對專業進行改革、調整、設置甚至與之相關的領域進行嫁接。例如,核能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其與電力工程、礦業、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等息息相關,在結合市場走向與熱度的情況下,可將核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實踐融入進店里礦業等學科中,相互交融,擴大核專業學生的及營業領域與知識面,增強其競爭力。
(三)加強校企“雙導師制”的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在學校和企業建立互聘互派制,使企業和學校成為研究生學習的有效載體,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例如,導師與合作企業之間搭建了互通往來學習的橋梁,使教師與企業深度合作,實現校企之間各種實訓設備、實訓基地等學習資源的共享,提高了師資實踐領域的的知識,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核專業涉及的領域較廣,且核電工程對推動經濟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南華大學對核專業人才的培養一直擺在人才培養教育的重要位置,建立上述導師師資隊伍,有利于提高學校核專業研究生卓越工程師的質量【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結合專業需要試點開展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結合專業需要,培養其創新性和工程性更是作為現代化優秀人才、適應社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參考文獻:
[1]董靜.高職工商管理專業“2+1”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14(11):7-9.
[2]羅芬.適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高職“2+1”人才培養模式論析[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4,(3):13-14.
[3]王建.關于“2+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討[C].2014: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