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探索新時期青年員工隊伍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最大限度地激發青年員工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的熱情”,已經是很多企業在積極探索實踐的一項大工程,如何引領青年員工成才成長更是很多企業長期不懈探索研究的工作,使其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生力軍,走出一條與企業發展同步的青年工作新路子,是新形勢下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如何將青年員工隊伍建設好?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青年員工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的熱情?如何引領青年員工保持一種積極上進的良好心態,具備良好的工作態度?如何青年員工實現理想抱負、實現價值觀?如好讓青年員工隊伍保具備良性循環機制。從實踐看,我認為重點應堅持“五個引領、四種意識、三個加強”。
一、五個引領
一是要引領青年融得進團隊。近年來,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成熟和國家人才強國、企業人才強企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諸如“人才不僅是資源而且是重要資源”、“人才不僅是生產力而且是重要生產力”的認識開始逐漸深入人心。隨之而來的是,為真正把人才的引進、使用、教育和培養作為企業發展制勝的“高地”來打造,不少企業開始更加關心和關注青年群體,進而在引人、進人和用人上推出了“變招工為招生”等前所未有的新舉措。面對如此客觀變化的新形勢和企業求賢若渴的新需求,作為一個企業,首先著眼于青年人特殊的志趣愛好及其理想抱負,著力于加強價值觀、人生觀和事業觀的引領開展工作,切實當好他們的人生導師,及時為他們走進企業、認識企業、了解企業和融入企業搭橋鋪路,盡快讓他們懂得學校不同企業,理想不是現實,融入才是干好工作的前題等從理論到實踐的道理,以便他們更好地與不同年齡結構、不同知識層面、不同工作崗位的人和諧相處,這對青年員工能否快速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同時,有效崗前培訓也是讓青年員工快速融入團隊的一種方式,在員工進入企業之前,對即將進入的企業或工作崗位一切都很陌生,經過培訓,對企業的歷史及現狀情況、企業文化背景、企業團隊建設情況、企業的發展目標及方向讓青年員工全面了解,使員工在短時間內認知該企業的發展實力,從而下定決心在該企業大干一場。但是企業、企業干部在作企業的歷史及現狀情況培訓時要按照企業的實際狀況來進行介紹,堅決不可夸大其詞,否則在青年進入工作崗位時,會立即感覺到存在巨大的落差,快速融入團隊將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二是要引領青年放得下架子。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經濟實體和市場主體,理當按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規律和生存法則選人用人、實施改革。時至眼下,仍然有不少企業在不斷加大學生引進工作力度的同時,有的由于教育引領不力,以致不少大學生進出頻繁、跳槽加速;有的由于傳幫工作不到位,以致不少大學生施展才華無舞臺、人才培養難見效。殊不知,在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市場化、知識化的背景下,當代青年不僅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而且大多從小吃的是“薯片”,長大后用的是“芯片”,步入社會后看的是“大片”。其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行為走式等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一旦我們引領的方法不當或工作的行為缺失,就很有可能事與愿違或適得其反。因此,要想讓他們真正改變因文化學歷高、工作要求好、生活講時尚,就必須找方式、找方法、找恰當的時間于員工進行交流及引導,我們作為企業的基礎管理干部,我們將是青年員工融入工作的啟蒙老師,帶領員工一起干、一起學習、一起討論讓青年員工感受到我們是同工作、同學習、同辯證,最終一起來完成工作任務,逐步實現青年員工放下持大學文憑的“架子”來實現青年員工體現的工作“價值”。
三是要引領青年耐得住艱苦。古人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來自實踐的總結,無疑既是對吃苦耐勞、不畏困難、艱苦創業等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客觀詮釋,也是對我們無數從學校到企業的青年學生的激勵和鞭策。目前進入企業的青年員工,大部分屬于80、90后員工,從小吃的是“薯片”,長大后用的是“芯片”,步入社會后看的是“大片”,從來不愁吃、不愁穿,甚至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情況,部分還有家是經濟靠山,在加上學校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不力,讓現在很多80、90后的青年員工不具備吃苦耐牢精神,不理解什么是人生價值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眼高手低,總覺得這個工作不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大學生干這個工作是大材小用、我是大學生干這樣的工作被熟人知道會被取笑等等思想,那么作為基層管理干部,首先要引導員工轉變學校到社會一個思想態度,讓要員工認知社會的競爭力、認知工作核心價值觀,并且在管理工作中要因人管理,各個擊破,不能采取籠統式管理,并在工作中根據不同員工的特性安排具體工作任務,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讓員工充分體現價值觀。
四是要引領青年學得進東西。眾所周知,學習是進步的根基。古今中外,一切有作為、有成就的人,無不得益于勤奮學習。更何況,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唯有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并立足實際拜他人為師,向書本學習、向先進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和豐富自己,方能健康成長和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因此,基礎企業管理干部,有責任幫助廣大青年明白: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人生課題,文憑只是一個人受教育表現形式,。一個人只有把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學習來豐富才能使文憑變得有價值。有義務引領他們知道:作為一個當代青年,只有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愿景路徑和一種時代要求,主動走出“以上網代學”、“以玩游戲為樂”、對書本不感興趣、對專業不思進取、對時勢不夠重視、對實踐淺涉則止的肓然狀態,并堅持通過持之以恒的真學真用、實學實用的學習來不斷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標和前進航向,方能有效確保知識增值和能力提升,進而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對企業、對社會、對人民和對祖國的有用之才。
五是要引領青年看得到前途。回眸企業的用工特性,年輕化為標準,企業始終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并對青年寄予殷切希望。著力廣大青年正向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事業觀引領及培養,積極采取因企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等辯證施治的工作方法,不斷從思維上、事業上和生活上關心青年,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引領他們正視現實、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干好本職、實現進步,帶領他們從時代賦予的使命中尋找方向、在企業改革發展的進程中爭作貢獻、在復雜多變的困難和挑戰中經受考驗,切實為他們的成長進步搭建應有舞臺,真正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前途滿懷希望,進而使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永恒青春、書寫不朽篇章、釋放人生精彩、加快成長成才和成就輝煌事業。
二、四種意識
青年員工具備較強的工作意識,是企業發展進步道路上推進器,如何使青年員工具備較強的工作意識呢?那就是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不同的態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為,從而決定不同的結果,所以時刻保持一種積極上進的良好心態,才能不斷地勝任工作。要具備良好的工作態度,我認為要引導青年員工樹立并增強四種意識。
一是要強化紀律意識。增強紀律意識,要在增強自覺性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引領青年員工努力學習法規知識,熟悉企業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增強法規觀念,做到知紀、懂紀、遵紀,變“要我守紀”為“我要守紀”,始終繃緊紀律這根弦。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養成,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把紀律養成滲透于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遵紀守紀實踐中得到紀律鍛煉,在實踐中提高用法規制度約束自己的能力,嚴格自律,切實維護紀律的尊嚴和嚴肅性。
二是要增強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只有負好責任,才能干好事業。責任出智慧、出勇氣、出力量,是成就事業的內在動力。責任意識的強弱決定著執行力度的大小,執行效果的好壞。增強責任意識,就是要充分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自己分管工作的第一責任者”。想負責,敢負責,這就要求在思想深處不懼怕矛盾,不回避矛盾,要勇于負責,敢抓敢管,旗幟鮮明地褒揚先進、鞭策落后,做到大事難事要擔當,不氣餒、不妥協、不退縮,堅韌不拔,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三是要增強大局意識。樹立大局意識,就是識大體、顧大局,做到講全局、懂全局、謀全局。這就要求我們青年員工心系大局,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心里都要想著大局、關注大局,自覺把本職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認識、去定位,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局下分析一切問題。
四是要樹立精品意識。精品出自精心。樹立精品意識要具備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做每一件事情、每一項工作都要“不干則已,干則精品”,用心投入,高標準,嚴要求,決不能馬馬虎虎、粗枝大葉,不能滿足于一般化、過得去,而是要認真負責、精益求精,要好上加好、過得硬,追求完美。
細節筑就精品。“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而筑起千里長堤也是靠一個個小細節筑就的。哪一個小細節被忽略,可能就會功虧一簣,壞了大事。因此,樹立精品意識要積極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提倡一種嚴謹些,再嚴謹些;細致些,再細致些的工作作風,認真籌劃,周密部署,有程序、有章法,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推向前進。對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要一絲不茍,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努力發揚釘子精神,要有一股韌勁、要有一種執著精神,做到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創新出精品。打造精品不能墨守成規,要勇于創新。事物是不斷變化的,有時甚至是瞬息萬變,要想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情況,應對各種突發的事件和復雜的局面,將任務執行好,將工作完成好,僅僅憑著老經驗,老辦法,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只有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斷更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載體,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拓展工作內容,才能迎接新挑戰,解決新問題,促進新發展。
三、四個加強
青年員工極富進取心,胸懷成就事業和實現個人價值的熱情、信心與力量,但同時由于其可塑性與不穩定性,也極易受挫折、受環境的影響,出現“職業迷茫”,嚴重者甚至會遠離自己的人生目標。因此,企業管理者應準確把握青年員工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要求,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為他們成長成才提供廣闊的舞臺,鼓舞他們的干勁,凝聚他們的力量。打造一支素質強、業務精、作風硬的青年員工隊伍,對于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當代青年的共性是思想開放程度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知識面廣、主體意識強,容易受到各種思想和文化的影響。因此,青年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要重在引導其樹立正氣、充實思想,使他們勇于吃苦、樂于奉獻,自覺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做不利于企業改革發展穩定、有損企業形象的事;做到意志堅定、經得起誘惑、耐得住腐蝕,在經濟利益面前不喪失原則。
二是加強業務素質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引領青年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廣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拓寬知識層面,優化知識結構,不斷在觀念和行為上汲取營養,提高思想境界,增強綜合素質。要加強青年員工的培訓力度,優化他們的發展環境。引領青年員工有提升自身競爭能力的愿望,同時堅持培訓與考核相結合、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青年員工參與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使青年員工以昂揚的斗志、堅定的信念肩負起企業發展的重任。
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及青年文化建設。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創造文化。青年員工要當好企業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并結合實踐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要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在青年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引導青年員工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培養青年員工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克己自律的良好品質、勤勉敬業的責任意識和開拓進取的創新觀念。將青年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優化青年員工的職業道德和價值取向,切實將企業文化理念內化為青年員工的指導思想、行為規范和自覺行動,使青年員工進一步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要深化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充分利用學習園地、宣傳媒介,用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教育、引導、啟迪青年員工,使企業精神人格化、形象化,使青年員工在和諧向上的氛圍中不斷成長。要針對青年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的特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深入推進青年志愿者活動,讓青年員工在活動中陶冶情操、錘煉品質,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