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本文圍繞中國目前中學英語課堂上漢語使用情況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系統并多層次地闡述漢語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1)教師層面:教師是否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漢語;2)學生層面:學生是否能接受純英語教學并更好地學習英語;3)環境層面:影響英語教學中漢語使用情況的因素分析;4)什么情況下使用漢語;5)漢語使用目的是什么;6)7)漢語使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作用概析。漢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隨著學生的英語水平的變化而呈現出差異性,并與教師授課過程中的內容與目的密切相關。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漢語使用目的;漢語作用
一直以來,在外語課堂教學中,母語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以及發揮著怎樣的作用,都是備受爭議的問題。有的學者認為在外語課堂的教學中,應當完全地杜絕母語的使用,使學生以學習母語的方式習得第二外語;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母語在外語課堂教學的意義日漸凸顯。
在中國,漢語為學生的母語,英語則為外語教學中的主要部分。教學大綱或學校的教學計劃一般都沒有明確規定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工作語言。直接法和浸入法等外語教學法鼓勵教師用純目的語上課,為學生創造英語氛圍和英語環境。但是,從國內外總多優秀學者的理論及研究來看,母語可以在外語教學實踐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恰當地使用漢語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理解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輔助作用,所以漢語在英語課堂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影響漢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主要因素
1.1教師層面對漢語使用情況的影響
首先不得不承認,中學的英語教師大部分自身的英語熟練程度并不能達到純英語教學的理想高度,這使得中學英語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傾向于使用漢語作為輔助和補充。有限的英語能力和英語表達既局限了授課內容的充實度也影響了授課的質量和效率。這成為了英語課堂中使用漢語的原因之一。
1.2 學生層面對漢語使用情況的影響
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影響著他們對漢語使用的態度。大多數中學生不會將英語作為上大學的專業。學生們將他們的重點放在了語法和詞語的理解和使用上,表明了他們考慮更多的不是將英語說的像本地人那樣流利,而是怎樣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因此,在獲得更多的英語輸入和助漢語更好更容易的理解之間選擇,學生們會更喜歡后者。
1.3 環境層面對漢語使用情況的影響
語言教師和研究人員可以感知到,現如今中國英語教學正經歷著一場教學方法的改革,尤其是中小學"。若是考試的主要方向和形式并無大的改變的話,比如仍舊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作為中心,那么無疑那些為中高考努力學習的學生會將注意力放在語法和語言結構上。所以在這個環境下,教師們是不敢冒險放棄傳統強調語法和詞語的教學方法的。因此使用漢語,即便是大范圍的也是必要的。沒有對評價系統的徹底改革,漢語的使用比例也不會降低。
2.漢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分析
2.1 管理課堂、活躍氛圍
在同一課堂上,由于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水平各不相同,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盡相同。老師需要應用適當的方式引起他們的注意,使他們重新把思想集中到學習上來。教師在課堂上母語可以輕松地通過母語制造一兩個小幽默,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融洽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講解詞匯
在英語教學中介紹新單詞應盡量使用英語。但是在解釋一些復雜的如表示事物或單位名稱(包括科技術語)的詞和表示抽象概念的詞以及母語文化中特有的詞,用英語解釋費不僅耽誤時間而且容易產生誤解。如“餃子”和“壓歲錢”是中國春節特有的文化現象,在西方節日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用英語來解釋母語中獨有的文化現象和詞語不如轉換成母語反而有助于學生理解。
2.3講解語法
教師可以在講解一些復雜的語法結構時使用母語。語法的教學很難在實物和其他副語言手段的輔助下完全使用外語來講解,若勉強做,只會造成學生的理解困難,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另外,語法講解通常會涉及術語或其他元語言,而很多術語或元語言都超出了學生的詞匯量,所以教師在此時用母語解釋教學內容可以做到省時省力、簡便明了。
3.漢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作用概析
3.1 文本講解。
教材講授中的語碼轉換,就是指幫助學生們理解他們所學課程的主題。語碼轉換在圍繞課文所進行的討論以及教師對課文意義的評論和解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逐漸過渡到以英語作為授課媒介的過程中,或者說在為不能完全掌握英語資料的學生建構知識框架的過程中,語碼轉換扮演著一個意義重大的角色。
3.2 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中的語碼轉換另一個作用是控制課堂話語。語碼對比具有改變學生注意力方向的作用。語碼對比經常可以銜接一個從課文內容到一些“課外”問題的“框架”轉換,例如:規范學生紀律,要求他們專心聽講,吸引學生注意力,把討論課文內容跟所謂的安排學生的課堂活動區分開來,布置討論任務,誘導學生的積極參與,規范學生紀律以及個別學生個別對待的問題等等。
3.3 人際溝通。
人際關系中語碼轉換,在不同的個人之間進行磋商。從社會互動論的角度來看,課堂不僅是正規的學習場所,也是教學雙方處于各種社會關系并且承載各種身份地位信息的一個情感環境。應用語言學研究發現,在許多課堂環境中,英語代表著相對冷淡、正式的師生關系,而母語則代表相對親密、隨意的師生關系。因此,為了與學生建立親密友好的關系,教師們可能會在適當的時候轉換為母語。
4.結論
無論是早先國內外的研究,還是我們的親身實際,漢語在國內中學英語課堂上的廣泛使用是不爭的事實。不可否認,在課堂上以英語為主要教學媒體,同時恰當的使用漢語是有很大幫助的。漢語在英語課堂上起到了輔助的作用,這一點我們不可以忽視。
英語教學中適當地利用漢語教學,發揮漢語的必要作用。同時,必須注意,使用漢語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所學外語。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排除漢語的干擾,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漢語濫用,防止反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立平.英語專業教師在課堂上語碼轉換調查[J].解放軍外院學報,2004(5).
[2]陳玉清.論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l),48一51.
[3]衡仁權.2004.國外外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目標語和母語使用的研究評述.《外語界》.(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