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5年,對中國公共關系行業來說,挑戰巨大。傳播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深刻影響著行業的趨勢和發展方向。面對行業融合的嚴峻現實,一些公關從業人員甚至憂心行業的未來,不少人常常會問:在新媒體時代,公關還能做什么?
與此同時,圍繞“公關本質是否發生變化”、“傳統公關價值何在”、“‘互聯網+模式下公關公司是否將向平臺化發展”、“‘大公關是否是未來趨勢”等諸多話題,引發了熱議和思考。在深入的討論過后,人們得出一個重要共識,那就是,面對移動端、去中介化、行業融合等諸多挑戰,公共關系必須創新和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015年不僅僅是公共關系行業,傳統媒體、營銷、廣告等行業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尤其是傳統媒體行業。不過人們常說,挑戰與機遇并存,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為公共關系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
從經濟發展角度看,“一帶一路”旨在推動沿線國家乃至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得到了60多個沿線國家,以及一些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步入務實合作階段,一系列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宏偉藍圖正在逐步變成現實。公關公司在幫助企業傳播品牌,樹立形象,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從國際文化交流角度看,“一帶一路”促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接近、相互了解,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關系行業也大有可為。公關從業者在語言、傳播、人際溝通、分析判斷上具有諸多專業優勢,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可以發揮不可忽視的溝通、傳播與促進作用。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在新形勢下為中國公共關系行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而隨著這一構想的實施,中國及亞太地區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無論是國內公關公司還是國際公關公司都要根據市場的需求,為走出去的中國品牌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主旋律中不斷探索前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
眾所周知,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已經走過30年的發展歷程,在專業化、規范化、國際化進程中,展示了自身的實力,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一帶一路”戰略正在與沿線各國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對接。當然,挑戰也是巨大的,比如宗教、文化和地區發展水平的差異,以及恐怖主義的挑戰。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如何以專業的能力幫助中國與世界增信釋疑,匯聚認同,傳播中華文明,促進文明互鑒,既是挑戰,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