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正是一場回歸,通過它,用戶出發的思維更加具體化,商業最終回歸到人與家庭,通過房地產就更加“接地氣”
不管“互聯網+”這個詞是不是總理首創,反正這個時髦的潮流已經火了一整年。就目前這個形勢看,這股浪潮還將繼續潮涌我們的神州大地。
10月30日,由TED太德勵拓傳播集團領銜的“中國地推行業聯盟·上海分盟”正式成立,在20余家地推企業宣布聯盟的同時,未來O2O的主角也浮出水面,擁有互聯思維的傳統企業才是這場潮流的主角。
在這個主角群體中,房地產當仁不讓!
因為房地產是中國家庭最大的耐用消費品,房屋的總價、單價或是租金,甚至包括年限,都可以成為消費者階層細分的依據?;ヂ摼W思維追根究底還是從最終端的用戶出發。但是用戶在哪里?用戶有沒有購買力?用戶日常生活的半徑在哪里?這些都可以通過用戶居住的社區來告訴我們。每一個城市就是一個矩陣,每一個社區都是一個APP,社區居民就是這個APP的用戶,且擁有不斷自主更新的活力。
“房地產+”要做的就是如何用好這些數據庫,讓居住于此的用戶,都能夠在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上充分享受互聯網時代的紅利。
這樣看來,“房地產+”作為主體的可行程度和腳踏實地的穩定性,更遠勝于單純“互聯網+”的虛擬概念。
“房地產+”文化就是寶庫中國。位于上海地標的上海中心的寶庫藝術中心、觀復寶庫,就是建筑與文化的融合。文化給予了建筑精神與靈魂,因為有文化的內核,讓建筑更具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同時,建筑又成為文化的載體與平臺。寶庫中國將在不斷地運營中形成一個文化的生態體系。
“房地產+”二手房,或許就是未來真正的地產市場。隨著新房市場的萎縮,二手房將成為各大城市龐大的消費市場,這點我們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地產發展現狀中已經看到。
“房地產+”農業,通過對消費者的細分,社區固定地址的導入,將農產品最前端的100米和最后消費的100米進行結合。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有了保證,吃得放心;農民解決了銷售問題,種得開心。
所有的這些“房地產+”模式,無一例外都是利用互聯網的用戶思維與互動技術作為橋梁,連接不同行業來實現的。只有在“房地產+”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才更具有其用武之地。
就目前市場來看,將這種思維模式應用的最為廣泛的就是恒大地產,它依托房地產開發為主體,徹底進行了一把多元化的跨界融合??煜贩矫?,恒大冰泉、恒大糧油、咔哇熊奶粉等;文體方面,恒大足球隊、恒大音樂和恒大電影;能源方面,進軍了光伏產業;美容方面,收購了韓國原辰整形機構。同時,各板塊之間的網狀互動融合也相當出色——恒大冰泉的上市就成功搭載了恒大足球亞冠決賽做品牌的入市傳播,如法炮制的還有恒大糧油等。
順勢而為,當下如果還把思路停留在“電子商務”或者“APP開發”等單一的互聯網工具上,那只能在互聯網的浪潮里來一場刺激的沖浪體驗而已。互聯網思維正是一場回歸,通過它,從用戶出發的思維更加具體化,商業最終回歸到人與家庭,通過房地產就更加“接地氣”。
我們預計,“房地產+”會成為線上線下O2O融合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