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玉萍
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如何以專業的能力幫助中國與世界增信釋疑、匯聚認同,傳播中華文明、促進文明互鑒,值得每個公關從業者深思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s interconnect perfectly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heralding beautiful future. With this historic opportunity, its a profound question for consider how Chinas PR industry help strengthen trust and respect civilization.
兩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旨在推動沿線國家乃至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得到了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步入務實合作階段,一系列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宏偉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一帶一路”戰略正在與各國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完美對接,這種互信合作預示著各方美好的未來。值此歷史機遇,中國公共關系行業如何以專業的能力幫助中國與世界增信釋疑、匯聚認同,傳播中華文明、促進文明互鑒,是值得每個公關從業者深思的問題。
以往,我們幫助跨國公司或機構進入中國,并通過不斷努力建立品牌、傳播品牌,使外國品牌在中國市場從默默無聞成長為備受尊重,這其中的經驗和思考可以作為借鑒——首先分析所在國家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傳播的公眾認知基礎,并調研分析出主要的利益攸關者和媒體傳播渠道,設計開發針對傳播目標的策略和方案,構建品牌與目標受眾雙向溝通的平臺,通過長期的努力,逐步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公共事業、商業企業或非盈利組織創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今天,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面臨走出去的現實需求,我認為有幾個必要步驟是值得考慮的。首先是深入了解所在國經濟文化和語言,尊重、了解和傾聽,構建自身的傳播體系;其次是結合自身業務和所在國的需求,共謀發展尋找契合點,講好中國好故事;第三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互為快速通道,水乳交融,成果共享。
尊重,了解,傾聽
習近平主席指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一帶一路”為相關國家民眾加強交流、增進理解搭起了新的橋梁,為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強交流互鑒織就了新的紐帶。公共關系從誕生之日起,就在促進理解、增進認同方面不斷實踐和總結。在增進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方面,公關人正在通過專業的溝通和交流,推動文化和文明之間的理解互鑒。
作為“一帶一路”的見證者、闡釋者、參與者,在進入全新的市場時,首先要尊重沿線國家地區的語言、文化、社會、經濟、歷史、商業制度、營商環境、宗教信仰,按經濟規律辦事?!耙粠б宦贰背h將促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接近、相互了解,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公關關系行業的角色和作用尤其突出,公關從業者在語言、傳播、人際溝通、分析判斷上具有的專業優勢,將在全球化的進程中發揮不可忽視的溝通、傳播與促進的作用?!豆盘m經》有一句話:“你想要等到真理?那就到中國去?!敝袊\用自己的智慧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溝通,推動了尊重和包容。近十年來,公共關系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媒體環境也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ヂ摼W、社交媒體已經徹底改變了交流方式、行為習慣和消費方式,也改變了公共關系行業的工作方式。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關系,不是此消彼長,而是相互促進。移動化、視頻化、社交化趨勢凸顯,但是新聞的真實性、獨立性、公正性、及時性原則依舊適用。社交媒體上數不勝數的各種信息,真假混合,難以辨別。面對全新和復雜的局面,公共關系傳播需要與時俱進,通過跨媒體合作,有效融合新聞媒體、自有媒體、社交媒體和付費媒體,最大限度為品牌傳播服務,以滿足不斷演進的傳播需求。
共謀發展,尋找契合點
今年是“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實施的開局之年,該戰略正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與當地的建設藍圖對接,與所在國各自的發展戰略對接。隨著中國企業走進沿線國家,通過與所在國的共同努力,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增添動力;而通過經貿交流和有效的傳播工作,將有更多外國企業的特色產品和服務走近中國消費者。公共關系工作必須適應新時期的新需求,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讓信息更快、更便捷地傳遞,人人皆媒體,處處有故事,多角度、全媒體、跨屏幕等形式多樣地傳播正是公關人給予企業最好的支持。馬來西亞沙巴州“探索天地間”旅行社的發言人也指出,目前中國人已經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旅客來源地,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到沙巴旅游。中國在未來5年將有5億人次出境旅游、商務旅行。加強與沿線國家旅游合作,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如何吸引更多消費者互動,觸發更多二次傳播,這些都為品牌深入人心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再來看看中國的友好鄰邦柬埔寨是如何講述中柬友誼的故事。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的建設就是在“一帶一路”框架內,是中柬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的又一例證,并被兩國政府首腦寄予厚望。在天有鞋業(柬埔寨)有限公司寬敞的廠房內,柬埔寨姑娘潔薩瑞正在忙碌著。“我現在每月有300多美元的收入,足夠養家了。我非常滿意,希望可以一直在這里工作下去。”樸實和簡單的肺腑之言正是沿線國家普通老百姓最直白的表述。中國的投資將創造當地8萬至10萬的就業崗位,并帶動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凹砥艺诠I化進程中有大量農民轉變成工人,我們感謝中國企業讓他們能夠盡快完成這一轉變。我們也相信,西哈努克港特區也展現了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并向世界表明,中國是在真心幫助他國發展?!奔砥艺l展理事會駐西港特區辦公室負責人金達表示。
走向海外的中資企業,要擁有對中國文化的自信,不斷挖掘我們文化的底蘊,悉心了解對方所想,傾聽對方所需,講述自身的真實故事,同時也介紹我們的發展歷程。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業務和所在國的需求,共謀發展,尋找契合點,講述幫助當地發展經濟,創造就業,為經濟和民生發展做出貢獻的生動好故事。這些故事的二次傳播都將對提升中國企業形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立足長遠發展
遵紀守法、融入當地社會、承擔社會責任是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需要特別關注的。眾所周知,從20世紀60、70年代起,中國政府就派出大批醫術精湛的醫療隊、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漁業專家深入欠發達國家地區的城市和農村,通過幫助當地農民建立農業耕作能力、不斷提升農業效率,提供公共醫療服務,與當地國家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數十年的耕耘為今天中國續寫中國與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新世紀繼續推進“南南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是政府間通過輸出公共服務實現了國家間的互助互利,站在新世紀的起點上,隨著更多成功的中國企業走出過國門,參與“一帶一路”的規劃和建設,我認為,給企業品牌注入更崇高的品牌理想和目標,并全方位促成其理想的實現,必將為當地的社會經濟帶去活力。通過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人類的基本價值——改善人類生活的理想聯系起來,我們就能明確企業存在的真正理由。而這又會給企業帶來無限的發展機會,促使企業在不同階段采取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不斷溝通和互動,企業品牌必將贏得沿線國家地區人民的尊敬和喜愛。
通過對所在國家地區的深入研究,在尊重當地文化習俗、經濟規律、宗教信仰的基礎上,以適合當地政府、民眾的溝通方式講清楚我們的企業是誰、從哪里來、到這里的目標,以及企業的成長故事、勵志故事,讓企業的利益攸關者深入了解、認識、逐步喜歡企業品牌,達成文化認同。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當地社區共同發展,以同理心換位思考,支持當地建設,共享發展成果。這些都是未來企業在當地長期發展的根基,從社區關系、員工招聘、中長期發展都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以博雅為代表的一批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知名公共關系咨詢服務公司在過去30年中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的交流做出了專業的努力。博雅也是最早建立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公關公司,跨越太平洋的中美團隊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企業搭建了走向國際市場的橋梁,尤其在幫助中國公司進入全球新市場、應對投資者關系和數字化挑戰、通過戰略定位取得國際市場長遠成功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口碑。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中國及亞太地區已經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公關公司都要根據市場的需求為走出去的中國品牌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主旋律中不斷探索前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發展做出專業的貢獻,更為中國樹立優秀的品牌形象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