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 要:本文根據相關政策,對“三齡二歷一身份”重點及難點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人事檔案;三齡二歷一身份;干部
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是組織人事工作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礎。記錄了干部個人經歷、政治思想、品德作風、業務能力、工作表現、工作實績等信息,是組織上歷史地、全面地考察和了解干部,公道正派地選賢任能的依據。新形勢下干部人事檔案在干部任免調配、考核考察、巡視監督、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少數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和個人利益的驅使,擅自更改個人檔案信息,有借招工、錄干改小年齡公示期間扎堆出現的“神童官員”,有“曲線救國”實現公務員身份三級跳的梅州市原技術學院副院長鐘立,更有除性別為真,姓名、年齡、履歷均為假的“騙官書記”王亞麗,嚴重損害干部管理工作的公信力,敗壞干部隊伍的風氣,污染一個地方和單位的從政環境。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管理干部和干部人事檔案的職能部門,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和檔案規范化管理中負有把關責任。干部人事檔案審核工作政策性強,牽涉面廣,情況復雜,而其中審核難度系數比較大是“三齡二歷一身份”,即三齡(年齡、工齡、黨齡)、二歷(學歷、工作經歷)、一身份(干部身份)。本文根據相關政策,對“三齡二歷一身份”重點及難點問題進行探討。
1 出生年齡的認定
出生年齡的認定是根據干部檔案中最早記載的出生日期。根據中組部、人事部、公安部《關于認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06]41號文件)規定,“干部的出生日期,檔案記載與戶籍登記不一致的,應當以干部檔案和戶籍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
1.1 出生日期存在多個記載的處理辦法:檔案中存在多個日期的,分兩種情況:一是有組織批復的,審查材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政策規定,程序是否合法,批復材料齊全、有效的,可按組織批復的出生日期予以確認;二是沒有組織批復的,按照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確認。
1.2 陰陽歷的處理辦法:干部檔案中出生日期的記載只有兩個,且在早期材料中就有古歷時間換算為公歷時間的相關記載,公農歷換算相差2個月以內的,可以按現掌握時間予以認定。
1.3 向干部反饋時,干部沒有異議的,按照組織認定的時間;如干部有異議的,可由本人提供早于檔案中最早材料形成時間的原始依據材料,根據所提供材料記載的出生日期,按規定程序報批。原始依據一般指原始戶籍底帳、戶口卡片和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記表以及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初中新生花名冊、學籍表、初中畢業生登記表等其他可以入檔的原始材料等。
2 參加工作時間的認定
干部的參加工作時間和連續工齡主要是依據干部檔案中的入伍登記表、招工表、招工政審表、選拔學生登記表、補充子女登記表、轉正定級表等材料的記載進行審核確認。
3 入黨時間的認定
入黨時間的審核確認根據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間黨齡計算起始時間的規定。1956.9.15-1969.3.31,入黨時間為支部大會接收為預備黨員之日(須經上級黨委批準),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預備期為一年;1969.4.1-1977.8.11,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準之日,無預備期,黨齡同時開始計算;1977.8.12-1982.9.5,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準為預備黨員之日,黨齡從轉正之日起算起;1982.9.6起至今,入黨時間為支部大會接收為預備黨員之日(須經上級黨委批準),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預備期為一年。
4 學歷的認定
干部的學歷學位的認定主要依據教育部關于學歷問題的答復意見及各省出臺的有關干部學歷、學位管理工作的政策。
學歷按學習方式分全日制學歷和在職學歷兩類。全日制教育是指按國家招生規定錄取、在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具有學歷教育資格的教育機構中全脫產學習獲得學歷的方式。全日制教育學歷分為高小、小學、初中、高中、中專、中技、大專、大學、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在職教育是指在職狀態下脫產或邊工作邊學習獲得的國民教育或黨校、省業余等學歷的學習方式。
學歷學位認定的主要條件:一是材料要齊全、完整,涵蓋入學、在學和畢業三個環節的材料。國民教育學歷學位一般有考生登記表、學習成績表、畢業生鑒定表、畢業生登記表等材料,考取學位的還要有外語水平或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論文答辯評審、授予學位決定等材料;黨校學歷一般有報名登記表、學員畢業鑒定表、學員成績表、學歷證明等材料;省業余大專、大學學歷,一般有學員鑒定表、學歷證明等材料。二是材料要真實。屬2001年以后的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直接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打印出學歷認定報告存檔。2000年以前的學歷,可通過有償方式向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聯系查詢,并由該中心出具《中國高等教育學歷查詢報告》,或向畢業院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進行電話查詢,并做好相應的電話記錄。國外學歷學位需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屬自學考試的,帶畢業證到省、市自學考試辦公室驗證并出具相應學歷證明;屬非通過高考的電大學歷,帶畢業證到省、市電大驗證并出具相應的學歷證明。
學歷、學位認定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疑問材料認定必須征求干部本人意見。本人同意認證的,由本人交納認證所需費用,干部主管業務部門負責向有關教育部門認證,認證結果及時通知本人,費用單據交還干部本人;本人不同意認證的,不得承認其學歷、學位。二是注意區分學歷和學位。認定干部的學歷、學位,要對照學歷學位材料及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進行相互印證。注意有學歷不一定獲得學位,獲得學位不一定同時獲得學歷。三是審核學歷時要同時審核學習簡歷,學習簡歷與學歷材料應相互印證。
5 經歷的認定
工作經歷認定依據反映工作經歷的材料,主要包括《干部任免審批表》、《干部履歷表》等。
工作經歷依據最近的《干部任免審批表》,作為現使用的信息逐一進行倒查,反查各類材料一一印證干部的每段經歷。重點審核每一次職務變動是否均有《干部任免審批表》,提任的是否有考察材料,任免職時間是否正確,經歷時間是否銜接。判斷其職務晉升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屬于破格提拔。并根據履歷、自傳、學歷學位、工資、任免等材料綜合判斷干部工作經歷是否真實,有無造假嫌疑。
6 干部身份的認定
干部身份認定依據干部進入干部隊伍的相應材料為依據,重點審核轉干、錄干、聘用制干部的審批材料是否真實有效,聘用干部審批材料是否按規定進行續、轉聘。
進入干部隊伍分為不同情況,一般應具有相應的材料。二是工人轉干,主要審核轉干審批表、以工代干審批表;三是軍轉干部,主要審核戰士提干審批表、軍校學員轉正定級審批表、轉業審批表;四是外部調任,主要審核相應的調動審批材料。五是錄干、聘用制干部,主要審核錄用干部、聘用制干部審批表。若無轉干、錄干、聘用制干部的材料,需由單位作出說明并加蓋組織印章;若材料存在疑問,應查找批準單位的批復文件或其他依據材料核對,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從嚴治檔的標準,切實做到政策執行從嚴、審核程序從嚴、標準紀律從嚴,確保審核認定結果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同時要講究方式方法,突出重點對象、重點內容,抓住審核登記、組織認定和問題處理等關鍵環節。要加大問題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讓干部檔案隨意任性者付出慘痛代價,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