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業指導是高職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目前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經常出現的和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筆者提出以輔導員為中心的,將學生分類進行就業指導。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印象分類;分類就業指導
0 引言
從1999年開始,連續擴招促使我國的高等教育總規模不斷擴大,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其中高職學生的就業形勢尤其嚴峻,因為擴招主體是高職院校。經過分析現實的各種案例,筆者覺得在做就業工作之前可以做一些事前準備,讓最了解學生的輔導員做一個學生印象分類,最后形成一種量化的數據。通過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可以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方向做出一個合理的判斷,然后對就業難的原因進行一個深入分析,做到對癥下藥。
1 分析目前就業所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
外部因素:當今社會就業形勢不好導致就業崗位銳減,同時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普遍較高,增加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難度。
內部因素:部分學生就業技能不夠強、學生社交能力差、學生就業意識差、家庭條件差以及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創新。
2 分類方案的指導思想
2.1 分類方案的名稱為“學生印象分類”,采用學生分項印象指標分類,具體工作根據分類做出相應的策劃。以了解學生為前提,并且對學生的類別進行分類總結,做針對性工作,動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強調一個“印象”是因為學生的各項能力等不可能以一種絕對的方式衡量,只能說以輔導員對學生的認識和調查為前提。了解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調查,談話,設計調查問卷等等,在此不做過多解釋。
2.2 分項指標細則:
2.2.1 專業技能。
以學生的成績和專業任課老師的評價為標準。主要區分點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特別是學生主修的課程成績。此外對于其他的專業技能也予以考慮,但主要針對與當今社會熱門的專業技能。
2.2.2 社交能力。
以學生平時和老師的交流以及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表現優劣為標準。主要參考語言表達能力,與各位老師同學關系的處理能力和該學生在校內和校外建立的關系網。對于女生,形象佳者也可考慮在內。
2.2.3 家庭背景。
以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為標準。主要參考家庭的經濟水平,家長或其親戚的工作單位及職務,同時盡量了解學生家長的社會資源儲備情況。對于家長有明確表示可以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的也可做特別考慮。
2.2.4 就業意識。
以學生對目前就業形勢的了解以及學生對步入社會的欲望是否積極為標準。主要靠與學生的談話,做調查問卷統計或者通過其他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就業心理狀態。
2.2.5 綜合指標
是對以上四個指標的一個總結,是對一個學生的印象總體評價,具有一個整體性的參考,方便于分類。
(具體表格見樣表1)
3 分類后的具體教育措施
分類后主要的教育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為群體學生的教育,另一個方面為個體學生的教育。以下就分別對兩個方面做簡單闡述:
3.1 分類后對群體學生的教育措施
分類后主要是明確教育的對象,使得對象更加有針對性。如表1樣表所顯示,假設某班有12個學生,根據分類綜合分為A的群體有3個學生,綜合分為B的群體有3個學生,綜合分為C的群體有4個學生,綜合分為D的群體只有2個學生。
做工作的時候先把綜合分為C的學生分出來,集中看看他們的共同點,如綜合分為C的4個學生當中有4個學生的社交能力分為C,則可以把這三個學生集中起來,設計一套提升他們社交能力的方案。
3.2 對于個體學生分項指標的提升辦法。
將學生的各個單項指標分數進行排列,以分數為C以下的學生為工作對象。具體辦法簡單闡述如下:
3.2.1 對于專業技能的提升。
實施的關鍵在于輔導員和專業老師們的交流。通過交流讓任課老師協助輔導員對學生做一些相應的針對性教育,以達到“多對一”的效果。
3.2.2 對于社交能力的提升。
社交能力差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性格缺陷、不懂得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交往中缺乏技巧。
可以讓他們擔任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學生干部,或者任命他們做一些活動負責人。開展相應的團日的活動,如演講比賽,班級討論會等。增加他們對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認識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多提醒他們,盡量給他們以提示,讓他們重視人際交往的技巧同時找到和人交流的樂趣,提高對自己的信心。
3.2.3 對于學生就業意識的提升。
通過團日活動、日常的交流逐步明確學生的就業意識。給學生進行就業形勢分析,了解專業行業世界就業情況,并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指導學生做職業規劃。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讓他們做好從學生到員工角色轉變的心理準備,學習一些除了專業知識外的必要知識。支持學生個性的發展,只要符合社會的需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調整職業生涯規劃,但輔導員必須把控其發展思路以及方向是否正確。部分學生有創業的激情和能力,我們應該積極鼓勵。
3.2.4 對于家庭背景的觀點。
對于學生的家庭背景是一個客觀因素,我們只能對其有利的地方加以利用,不利的地方盡量避免其負面影響。主要措施要圍繞與家長合作和學生的思想工作問題,并且注重貧困生的教育方法。貧困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要特別小心。貧困生大多較為敏感、多疑,他們迫切需要經濟上的援助。但是更加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尊重和扶持。要運用適當的方法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心理空間和生活環境,貧困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
4 總結
綜上所述,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分類就業指導是將各種就業思想和方法集成并綜合運用的一種方法。筆者認為,就業難并非就是社會的客觀因素與學生的素質因素,方法沒有針對性與相應的策略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在一個充滿競爭的就業市場里,高職院校應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就業指導,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只要學生具備應有的素質,相信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并開拓出自己的事業。
參考文獻:
[1]連茜平.大學生分類就業指導策略[J].現代企業教育,2009(8)下,193-194.
[2]陳秋余.淺談高校貧困生的就業指導工作[J].衛生職業教育,2009(l29),20-21.
[3]柏扣蘭.論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J].廣西輕工業,2009(9),180-181.
作者簡介:許力,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助理講師,廣西大學工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