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 高群
摘 要:大學生黨員是充滿活力的新生代,他們更是“中國夢”早日實現的有力鑄造者。本文在闡述新時期大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的重大意義基礎上,結合之前調查形成的大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現狀,系統全面地闡述了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的新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
0 引言
高校大學生黨員是新時期大學生隊伍的領頭羊和生力軍,是中國共產黨的新鮮血液,做好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校黨建、團建工作一項極其重要的戰略任務。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達8668.6萬名,其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黨員3606.8萬名,占黨員總數的41.6%[1];如此龐大的大學生黨員隊伍教育和管理對于提高我黨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大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的重大意義
1.1 實現“中國夢”的迫切需要
2013年7月,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對于提高學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實現‘兩個100年目標、實現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
1.2 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需求
高校黨組織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離不開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基本細胞,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就需要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戰斗力和綜合素質,需要在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上下功夫。
1.3 構建和諧高校校園環境的需要
和諧校園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和諧校園環境構建的重要參與者,對構建和諧高校校園環境的促進作用不容忽視。高校應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點帶面,以面帶片,最終把他們培養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環境的推動者與實踐者。
2 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的新思路
2.1 嚴把學生黨員“入口關”
要做好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引領和教育督導工作,首先就需要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抓好“入口關”的五個環節:積極分子培訓、考察、發展、教育、轉正。基層黨組織對積極分子的培訓應該做到系統、全面、規范;同時要完善考察的各個環節,要注重考察的全面性;在發展環節上,要注重制度化、規范化的實施,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此外,還要規范預備黨員的教育環節,建立相關登記、教育、考核和學習制度;轉正環節,高校更是要嚴格把關,規范程序,對于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給予轉正。
2.2 注重全程教育管理理念
現在,很多高校只重視入黨前教育,而忽視入黨后教育,這樣很不利于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各高校應將入黨前教育與入黨后教育緊密銜接,在嚴把“入口關”的基礎上,加強對已發展學生黨員再教育引導,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形式,開創全員教育局面,注重教育效果的延續性,注重全程教育管理理念。
2.3 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建立立體評價考核、激勵體系
優秀的大學生黨員隊伍離不開健全的監督管理制度,因此,高校要不斷健全監督管理機制,無論是增補管理工作力量還是在活動場所、經費等方面都要給予大力的支持。特別是要培養一批能力強、素質高、經驗豐富的黨支部書記和輔導員,促使教育與管理人員與大學生黨員共同進步成長。同時,高校應在遵循實事求是、公正、公開、公平原則的基礎上,建立立體的學生黨員評價考核、激勵體系,切合實際地制定相應的評價考核和激勵辦法,將評價考核結果與大學生黨員激勵融入一體,以提高他們加強自身黨性鍛煉的自覺性和針對性,增強學生黨員的使命感[3]。
2.4 重視黨員榜樣作用,進行模范教育管理
高校里,優秀的典范可以引領廣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而高校黨員就是模范的典型。高校的優秀黨員非常多,高校可以收集、總結優秀大學生黨員的模范案例,重視黨員榜樣作用,通過專業學習、評比評優和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向廣大學生傳遞正能量,激發大學生黨員改變自己的愿望,點燃超越自我的激情,掀起普通學生向黨員靠攏,向黨員學習的熱潮,讓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促使高校學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2.5 依托新媒體豐富教育載體,創新教育方式
新時期大學生在網絡化信息時代成長,高校應充分利用這種優勢,依托新媒體豐富教育載體,建立網絡素質教育大平臺,滿足大學生黨員成才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例如創建紅色學習網站、“我們共同的家”微信交流群等,以便及時給予他們引導和幫助。同時,高校要不斷創新黨員教育方式,結合90后學生黨員的認知特點,開展他們樂于接受的活動和教育形式,例如: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建立社會實踐新模式等,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和學習的方式。
2.6 運用心理學,創新教育途徑
高校學生黨員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高校應在積極分子培養過程中就建立心理檔案,同時應開始相關的心理健康課程,對于個別需要幫助的學生黨員要進行個性心理輔導,對于黨員群體可開展心理行為訓練,以便在廣大學生黨員中普及心理學知識。此外,高校應通過日常管理把心理教育全方位滲入學生黨員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同時引入朋輩教育,提升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1]http://www.gov.cn/xinwen/2014-06/30/content_2709978.htm.
[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10/c70731-22147486.html.
[3]陳陽.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5).
基金項目:本文為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成果,基金名稱: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一般課題項目“大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的研究與應用”,課題號:JG13DB316。
作者簡介:
李一男,女,遼寧鞍山人,講師;高群,女,遼寧錦州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