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玥
摘 要:漆畫以其獨特的美感流傳至今,仍有不少的愛好者和收藏者。目前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對于工藝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多。作為一名研究生,有幸真正接觸到了漆畫。現就談談自己第一幅漆畫《夜色江南》創作過程中的一點心得。
關鍵詞:漆畫;創作過程;實踐體會
初次接觸漆畫是2010至2011年間,當時作為環境景觀設計系的一名學生“看漆畫猶如霧里看花,水中觀魚,有一種朦朧的、神秘的、驚艷的美感。”一是三年未接觸漆畫,但一直未忘卻當初的感動之情;二是對于大漆的半透明的特性以及各種技法產生的獨特的肌理美感的好奇。有幸在研究生期間真正接觸到漆畫,這是人生的第一幅漆畫作《夜色江南》(見圖1),很遺憾,最后效果與預想完全不一樣,但這絲毫不奇怪,漆畫具有不可預知性。
俗話說,只有了解漆畫的制作并親身體驗過,才知其中的五味雜陳,漆畫的創作過程就是一個“痛到快樂到驚喜到思考”的過程。從藝術體驗到藝術構思,光是前期的準備就已經非常的繁瑣,比如:親自購買置辦各類工具材料到親手裁切加工漆板等,而這些就已考驗創作者的藝術創造能力和耐性,更暗示漆畫創作并不能僅憑著一腔熱情和空洞的幻想,它更需要的是無比的勇氣、信心和堅韌的毅力來完成接下來周密、冗雜、周期長的工藝流程。除此之外,由于漆畫創作具有不可預知的特殊性,所謂“人畫一半,天畫一半”,最初的設計不可能完全預料到最后的畫面效果,因此在制作過程中,還需憑創作者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創造力以及豐富的漆畫藝術創作經驗來全面掌控,這將最終決定漆畫作品的優良成敗。而我這幅作品的失敗之處就在于創作經驗的匱乏以及藝術思維方式的不靈活多變。
漆畫的制作過程實質上就是一種自我審美認識的表現過程,而藝術表現就是物化過程,在此創作主體必須借助于一定的物質媒介。而只有對物質材料的自身特性進行恰到好處的運用和操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創作、服務于作品的整體風格效果。漆畫是“畫”那就要遵循繪畫所具備的特質,同時也要發揮漆畫物質媒介的特色。接下來論述作品《夜色江南》的創作過程。
1.構思、畫稿、過搞
在沒有動筆之前,不得不說看過最多的是喬十光的漆畫作品,而且因為喜歡旅游,所以腦中初步方向是和風景有關,后來經過反復的推敲,確定最終的線描稿(見圖2),它是一幅1m×1m的畫稿,筆者并沒有在電腦上繪圖而是直接繪制于于畫板等大的紙張上,而后用藍印復寫紙墊在畫稿下面,將畫稿準確覆蓋于漆板上,用筆在畫稿正面勾勒拷貝。揭去畫稿及復寫紙,漆面上便留下畫稿的線描輪廓印痕,為使線廓更明顯,可以用鋁箔粉輕輕地涂抹在線廓上,漆面便顯現出清晰的銀白色粉稿,以上即在漆板上過稿的方法。
2.鑲嵌
黑漆、朱漆固然很美,但色彩總有局限。于是在漆藝的長河中就借來了“他山之石”,發展了鑲嵌技法。大體有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