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譜俠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學習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要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發展的能力。而課前預習活動正是落實這一理念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正確的語文預習可以使老師和學生的課堂效率得到提高,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紹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自主預習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預習;有效策略
事實上,很多教師都為學生布置了課前預習的作業,學生在理論上也知道課前需要預習,但是預習工作真正能夠很好地完成的卻寥寥無幾,教師倡導預習,卻并未對預習工作做真正指導,學生實際上根本沒有預習。傳統的預習方法就是教師口頭布置學生回家看看書,學生回家隨便看看書,遇到問題一晃而過,忽視了在預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使得學生形成了被動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應當培養出自主學習的學生,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真正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努力實現語文新課程的總體目標。如何進行有效預習,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創建學習小組,創造有效的學習條件
為了能夠保證預習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善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分配一兩個語文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其他學生進行合理分配,保證每一個小組學生都能夠很好的分配,這樣既可以保證每組都有“領頭羊”,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夠使得學生有競爭意識,他們之間相互監督,為有效地預習創造很好的條件。學習小組的學習能夠更進一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小組的帶動,他們的預習效果自然而然得到強化。
二、精心設計預習內容,預習的作業追求多樣化
很多學生不愿意預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預習作業不太受學生的喜歡,合理的預習內容往往能夠體現合理的預習方法,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預習作業。
1.預習作業應當有針對性。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語文大部分就是閱讀、詞句,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相應特點做好預習的具體工作,預習的作業一定要有針對性。
2.應當有啟發性。啟發性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思考,預習作業富有啟發性能夠很好地打開學生的思路,啟發性的預習作業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思考。
3.應有適當的難度。預習的作業最好能夠因人而異地布置,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在指導預習時,應當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點進行難度不大的問題設計,不能夠全班“一刀切”,學生所能夠解決的問題一般都是從簡單到復雜,而且都是循序漸進的。預習的過程也是同樣的過程,如果是過難的問題,那么學生的預習工作不僅很難完成,而且他們在預習過程中會漸漸失去耐心,失去興趣。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根據語文語言性學科的特點,盡量布置一些學生通過手頭的資料就可以獲得一定答案的問題,他們在尋找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預習。當然,也需要在預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從各個角度思考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還能夠讓他們學到很多知識。
三、教給學生提前預習的方法
如何進行有效預習,強化學生的預習效果,除了要使學生了解教材之外,還應當對課本之外的內容進行相應指導。
1.多讀課文內容。語文教師最終的環節就是需要將課文的內容通讀一遍以上,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達到背誦的程度,先將教材粗讀一遍,然后領會大意,再細讀,可以在課本上大體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及相應的重點和難點。
2.認真思考。預習時一定要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相關的學習活動積極思考,弄清知識的各種內在聯系,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了解每一個句子和詞語,并理解大體的課文意思。
3.虛心請教。在預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雖然學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學習,但是很多內容還是無法查到。這就需要學生和老師及同學討論,并且可以和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向家長和老師請教。這樣能夠讓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4.適當進行習題訓練。教師應當在上課前及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和效果進行抽查,及時檢查他們的預習效果,讓他們及時對新知識進行鞏固。這樣才能讓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做好準備,并且在練習時應當做好筆記。
四、重視課前的預習檢查
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非常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及時檢查,這樣會讓學生感到喜悅,而且能夠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參與到課上小組的討論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也可以抽查部分學生的預習作業,尤其對于一些重點問題,課堂上涉及的重點盡量多檢查。教師在預習時如果進行了小組式的分配,就可以讓每個小組出幾個代表,然后讓每一個小組的代表對預習的問題進行匯報,并且在回報過程中提出問題,還可以指出其他各組的問題。這樣,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表達,找出其中的一些問題,再根據自己的教學準備和教材的相關內容,及時整合教學方式,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應當突破原來的學習模式,掌握新的預習技巧,讓他們對學習的知識點有更準確的認識,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只有真正有效地預習,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使得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1]佚名.中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2.5.19.
[2]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
[3]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C].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