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軍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于性格上的偉大。”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不良的惡習則會貽害孩子一生。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和開放程度的加大,各種疾病、環境和心理等問題不斷侵蝕著青少年脆弱的身心。有調查結果顯示,約有1/5的孩子體重超標,近10%的孩子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老年病”。這些疾病不僅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重病之下的軀體也無法承擔成人后的工作和拼搏,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及早發現,及早防治。
青少年高血脂不能輕視
吃得好了,運動少了,血脂就高了。目前,青少年患高脂血癥極為普遍,它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及復合性高脂血癥,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脂對腎臟、末梢循環、胰臟、瘙癢癥、免疫系統和血液系統疾病也會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由于青春期高血脂的發生是暫時性的,過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統發育迅速趨于平衡,血脂就會恢復正常,因此一般不主張過早應用降血脂藥物。但養成了導致高脂血癥的不良生活習慣,其危害卻是終生的。因此,必須通過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使血脂恢復正常的目的。
合理飲食預防高血脂
合理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脂血癥有著重要的意義。防治青春期高脂血癥的方法是要保持情緒穩定,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盛怒、憂傷、恐懼、狂笑、爭吵等不良情緒均會導致血脂升高;生活要有規律,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不能過多熬夜;飲食要合理科學,少吃肥肉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油、魚子等,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牛奶、黑五類、蘑菇等食品,要限制鈉鹽攝入量,每日用鹽應控制在5克以內;要戒煙、不酗酒,因為吸煙能引起血管收縮,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要堅持體育鍛煉,每天至少參加體育鍛煉半小時,但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不宜過于激烈。
青少年高血壓易被忽視
青少年高血壓產生的原因很多,比如肥胖、家族史等,長期精神壓力使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血管阻力壓差增大,可能會引發高血壓。青少年高血壓多起源于兒童期。青少年高血壓臨床表現不明顯,常被家長及本人忽視,凡經常出現頭痛(頭皮血管跳痛)、頭暈、耳鳴、乏力、腰酸等癥狀,在排除其他因素后,測量血壓,化驗尿蛋白,查血兒茶酚胺含量,以便確診。
非藥物治療更重要
在治療方面,除非有明顯的癥狀性高血壓,一般不宜迅速降壓治療。通常應經數周到數月方可降至安全水平。除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更重要,應勸告其加強體力活動,維持理想體重,限制食鹽攝入量和禁止吸煙,等。
肥胖引發青少年糖尿病
肥胖是青少年糖尿病主要危險因素。青少年肥胖率在地區分布上呈現城市高于農村的特點,尤其是在經歷經濟快速發展的大中城市,兒童肥胖的上升速度快,肥胖已經或正在成為青少年最嚴重的流行病。導致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合理,缺乏科學的飲食觀念,一味地認為孩子要有充足的營養。實際上按飲食的標準,現在很多孩子都存在營養過剩和搭配不合理的現象。另一方面是運動不足。其他因素如學習壓力大,熬夜看電視、玩電子游戲干擾睡眠規律,遺傳易感背景,等。
治療以飲食、運動為基礎
對于患上糖尿病的兒童青少年,家長要全力配合做到盡早診治。治療過程中要以飲食、運動為基礎,要使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能持久達標,需要應用胰島素的不要恐慌,家長和患兒均要學習和掌握胰島素應用基本知識和血糖監測等,減少和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正確認識疾病,要有信心和正常的孩童一樣學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