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新 孫程程
當某種生活的痛苦達到必須被改變的臨界點時,成功的商業創意必然誕生
——對于候車的痛苦催生了優步,對于餐廳素質不透明的痛苦催生了大眾點評網。
這些互聯網思維的成功實踐者利用大平臺對接供需,利用大數據匹配資源。
痛苦是行業革新的驅動力,痛苦是互聯網思維誕生的精神土壤。
你是個城市白領,每天必須打出租車上下班,但每一天你都必須在街頭等待幾十分鐘才能搶到一輛出租車,司機的態度通常惡劣,你卻對他無可奈何,這種生活讓你痛苦。你是忍受這種痛苦還是想辦法改變?
你是個吃貨,每到一個城市就想找當地有特點的美食店大快朵頤一番。但是你不認識這個城市的任何一個人,你無法在公開目錄查閱到城市大部分餐館的介紹與評價,于是你隨便走進一家餐廳——用餐的結果就是被店家魚肉,而且飯菜非常難吃,這種情形屢屢發生,這種生活讓你痛苦。你是忍受這種痛苦還是想辦法改變?
普通人選擇忍受痛苦,創新者選擇革命痛苦——對于候車的痛苦催生了優步,對于餐廳素質不透明的痛苦催生了大眾點評網。這兩個企業都是互聯網思維的成功實踐者:利用大平臺對接供需,利用大數據匹配資源。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某一種生活的痛苦已達到了必須被改變的臨界點。痛苦是行業革新的驅動力,痛苦是互聯網思維誕生的精神土壤。
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是什么?
白巖松曾經去日本采訪過渡邊淳一,向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幾千年來,你覺得什么東西從來沒有進步過?
渡邊淳一的回答是:愛,幾千來都一模一樣,基本性質層面從來不變。愛的沖動、愛的渴望、愛的悲傷,無論哪一個朝代的人都是同樣的感受。
商業社會發展多年,變化的東西我們見得太多,什么東西是幾乎沒有變化的?那就是商業發展的最基本需求——人們對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好的體驗的追求,自始至終從來沒有變化過。無論是在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還是網絡時代,這種需求從來都沒有變化過。如果這種需求沒有被滿足,讓消費者產生痛苦,行業的革命就會到來,痛苦是行業革新的驅動力。
互聯網思維是一個新概念,但在本質上卻是與之前的任何一種商業思維一樣——商道就是人道,一切商業的本質都是為人而服務,一切思維無非就是讓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好的體驗更好地抵達人的需求。
當我們回到本源去看待一件事情時,通常都能獲得對此事物更為本質的認知。
在傳統商業時代,我們要去革新一種生活需求的痛苦,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對出租車行業的不滿早已持續甚久,但作為某種政策堡壘保護下的行業,外人根本無從入手,也無從輕易去改變這種局面。直到互聯網的出現,這一切才到了徹底可以被顛覆的時刻。
生活的痛苦無處不在,對痛苦的顛覆則不斷誕生革命性的商業應用。社會的發展也是一種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商業生態圈與大自然生態圈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優勝劣汰,并具有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功能。每一個商業思維的誕生都是對前一種商業生態圈不足的補償,也是對人的商業需求更深一層次滿足的自然延伸。
科技以人為本,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本質。
顛覆痛苦+互聯網=成功的商業思維
對于城市人而言,照證件照是一種剛性需求——上學、入職、進修、出國、身份證都需要用證件照,這種需求的頻次是不斷提升的。但是對于許多人來說,照證件照也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因為大部分的證件照是如此之難看,以至證件照上的不如意照片成為不少人心頭之痛。改變照證件照的痛苦就誕生了一個極棒創意點——用流程化和技術化來提升照證件照的水準,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賦予這個行業全新的活力,讓痛苦變成欣喜。上海一家照相館——天真藍照相館應運而生。創始的是一群年輕人,他們就抓住了一個非常細微但一直存在的需求點——拍攝最美證件照。
每一個小細節都體現出他們對證件照的極致追求。很多人的證件照都是表情僵硬,著裝死板。他們就洞察了人們對于證件照、求職照還有登記照想要美美的這個需求,然后不遺余力地去實現最美證件照。一般照相館照像就是一個快門的按下,而“天真藍”是一整套的流程服務。即使很小的一件物品,只要是可以讓證件照更美,他們都愿意為之付出努力。拍照時后面的紅色背景板,是他們跋涉到日本尋找到的覺得最合適又明艷的紅色;拍照時使用的正裝更是精心挑選,讓顧客不會顯得呆板乏味。
“天真藍”模式的核心就是聚焦客戶核心需求:把照像這件事不僅完成“照”,更要照出好看。這種商業思考的模式正是與互聯網思維的核心一樣:借助網絡,讓企業有機會更精準鎖定人的需求,滿足人的需求,最終超越人的需求。
有一個叫Amber姑娘,很喜歡花。但是作為一個極具藝術細胞的姑娘,她常常對從街邊花店買來的花束很不滿意——樣式老土、濫竽充數。于是她決定自己開創一個具有獨特審美觀的花店——野獸派。
她做的花束很有特點,經常是用互相很不搭配的花放在一起,收到她的花束時,顧客都會被花束的狂野不羈所震驚。富有創意的花束,不按常理出牌的搭配反而契合了消費者心中追求另類和新意的需求點。
雖然“野獸派”并沒有做任何推廣,但因為產品獨特,很多人慕名而來。知名作家六六生病后收到朋友送的“野獸派”的花,在微博贊美并配圖,基于名人效應和互聯網外部效應,頃刻間“野獸派”聚集了很多的粉絲,后期女神高圓圓和周迅婚禮的捧花也是出自“野獸派”,自此“野獸派”的花火得不可收拾。任何一種商業思維,如果能夠有效顛覆原先消費過程的不足,真正滿足消費需求,商業的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互聯網的存在不過為這種滿足提供了手段上的便利罷了。
互聯網思維:產品第一,營銷第二
不管是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還是現在的“互聯網+”,都是先有產品的成功,然后是營銷的成功。種橙子對賣橙子的人來說,是能做好的最基本和簡單的事情,但是脫穎而出的橙子并不是很多,因為將種橙子這件事做到極致的太少,75歲的老人褚時健詮釋了如何做到極致。
褚橙的成功,很多人認為是基于褚時健個人的傳奇故事,但是很多人會忽略褚橙成功更重要的基本點是褚橙自身的高品質。褚時健在2002年出獄后毅然拒絕開價幾十萬的高新顧問,進入種植行業。對褚老來說所有與種植相關的知識,果苗、栽種、施肥等都要從頭學起,最終用十年,他讓自己成為冰糖橙的專家。褚橙上市的時被搶購一空,不是因為互聯網思維應用的高超,而是褚橙本身的品質是一流的。市場的優勝劣汰是很殘酷的,想要運用互聯網思維,也要基于真誠與口碑。如果褚橙的質量不是上乘的,網絡營銷再轟轟烈烈,意見領袖再怎么宣傳,可以換得消費者的第一次嘗試,但卻得不到消費者一直的忠誠與信賴。
商業應該回歸商業的本質,不應過度吹噓任何一種新思維對商業的重要性。對于企業而言,要應用互聯網思維,關鍵不是于任何網絡推廣,而是將互聯網精神貫穿到整個價值鏈之中——從產品的設計、生產開始,就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完美的用戶體驗為目標,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給顧客極致的品質體驗與驚喜。
讓好變得最好,讓簡單做到極致,讓期待變成驚喜,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本質所在。